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4991048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1.下列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NH3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NH3B. 干燥NH3C. 收集NH3D. 处理尾气【答案】D【解析】【分析】A.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有水生成;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D.氨气极易溶于水;【详解】A.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有水生成,则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项错误;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B项错误;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球形结构可防止倒吸,D项正确;答案选D。2.浓硫酸具有很多重

2、要的性质,在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 酸性B. 吸水性C. 脱水性D. 强氧化性【答案】A【解析】浓硫酸和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反应过程分两步,浓硫酸吸收水,蔗糖(C12H22O11)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碳和水(试验后蔗糖会变黑,黑的就是碳颗粒),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浓硫酸和C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除了具有酸固有的性质-酸性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

3、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H2SO4),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特殊的性质,如浓硫酸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显示了它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3.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可以使用铁制的容器来储存的是( )A. 稀硝酸B. 浓硝酸C. 浓盐酸D. 稀盐酸【答案】B【解析】【详解】A、铁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腐蚀铁容器,因此铁制容器不能储存稀硝酸,故A不符合题意;B、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产生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保护内部铁不被氧化,因此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故B符合题意;C、铁与浓盐酸反应,因此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盐酸,故C不符合题意;D、铁与稀盐酸反应,因此不能用铁制容器盛

4、放浓盐酸,故D不符合题意。4.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图是硒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关于硒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位于第四周期B. 质量数为34C. 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D. 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S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Se位于第四周期A族,选项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Se的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4,而不是质量数为34,选项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S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则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选项C正

5、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选项D正确;答案选B。5.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根本原因是A.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电荷数逐渐增大,但不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A项错误;B.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B项错误;C.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

6、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C项正确;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D项错误;答案选C。6.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元素的非金属性:PSClB. 原子半径:FClIC. 碱性强弱:KOHNaOHMg(OH)2D. 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解题即可。【详解】A. 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PSCl,故A错误;B

7、.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FClI,故B错误;C. 因为金属性KNaMg,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Mg(OH)2,故C正确;D. 因为非金属性ClBrI,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IO4HBrO4HClO4,故D错误;故答案选C。7.下列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中,错误的是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N、O、F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Mg、Al、Si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 P、S、Cl元素的负化合价依次为3、2、1【答案】B【解析】【详解】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则最

8、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A项正确;B.N最高正价+5,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B项错误;C.Mg、Al、Si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项正确;D.P、S、Cl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分别为58=3、68=2、78=1,则P、S、Cl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依次为3、2、1,D项正确;答案选B。8.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氨气 B. 四氯化碳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C【解析】【详解】A. 漏写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应为,A项错误;B. 各原子均满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漏写Cl原子上的孤电子对,B项错误;C. 氮气有氮氮三键,每个N原子上还有1对孤电子对,C项正确;D.二氧化碳中碳

9、氧间是碳氧双键,有两对共用电子对,应为,D项错误;答案选C。9.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H2O2B. CaCl2C. CCl4D. NaOH【答案】D【解析】【详解】AH2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A选项不满足题意;BCaCl2是离子化合物,但只含有离子键,B选项不满足题意;CCCl4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C选项不满足题意;DNa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选项满足题意;答案选D。10.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B.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共价键D. 含金属元素化合

10、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答案】B【解析】【详解】A还可能有共价键,比如NH4Cl,错误;B如氯化铵,铵根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正确;C还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比如H2O2,错误;DHMnO4中就没有离子键,错误。11.已知a 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bacd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C.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因而离子的性质也相同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答案】A【解析】【分析】a 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11、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是,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 根据A、B、C、D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原子序数:bacd,故A正确;B.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减弱,金属性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B,故B错误;C. a An+、bB(n+1)+具有氧化性,cCn-、dD(n+1)-具有还原性,所以四种离子的性质不同,故C错误;D.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

12、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2.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A族元素B. 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

13、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D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详解】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此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IA族,故A不符合题意;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49,中子数为115-49=66,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6-49=17,故B不符合题意;C.A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三周期IIIA族,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IIA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InAl,故C不符合题意;D

14、.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弱,因此碱性:In(OH)3RbOH,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13.如图所示,对A生成C的反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该反应进行时,一定有能量放出C. A比C稳定D.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一定就可以进行【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

15、物放热反应,故A错误;B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进行时,一定有能量放出,故B正确;CA的总能量大于C,则C稳定,故C错误;D放热反应不一定容易进行,如铝热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故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点睛】判断吸放热的依据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14.NO是氮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下图表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有关反应和NO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 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生成2molNO(g),放出能量180 kJC. 在1 L的密闭容器中N2(g)和O2(g)反应生成NO(g),10分钟内减少1mol N2,则10分钟内化学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