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990984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初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 摘要:本文对生物课堂结课艺术性的功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并结合教学体会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生物教学、结课艺术、方法探讨 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给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生物学教学中结课艺术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新课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

2、.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 1.2系统知识,承前启后 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1.3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1.4质疑问难,发展智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

3、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和自学能力。 1.5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2、生物学课堂结课艺术的方法和功效 结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2.1归纳总结新授内容 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

4、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2.2布惑置疑,再起波澜 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2.3首尾呼应 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以不小的惊喜。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2.4讨论比较 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通过分析进行

5、讨论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同点,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更清晰牢固。 2.5这标巩固 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达标巩固和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2.6设置悬念 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起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为此,教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问的联

6、系,在某些课之结尾,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7妙设歌诀 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汁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2.8冶情励志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联系我国明代杰出植物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辉煌事迹。还可简介我国现

7、代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的业迹。又如讲“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时,简介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经大量观察研究分析,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被恩格斯赞誉为19t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诚然,“画龙点睛”无定式,但它的精心设计与草草收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3、生物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结课的方法很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科学准确性 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3.2重点明确性 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

8、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难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3富有启发性 语言要精炼干净利落。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收效良好,意味隽永。结课环节的安排要紧凑,不要拖堂。 3.4语言趣味性 在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3.5方法多样性 在设计结课时,要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的难易,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综合运用。 4、结语 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应有“画龙点睛”之效,不可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