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0970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自主检测二(二模)试题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静(m) 逶(y)_ 海市(shn)_楼 因地( zh) 宜2找出错别字并改正。(4分)江南的古镇,猛一看都很破旧,但是她的文化沉淀大多就是在这里。古色铃珑的门窗,精雕细凿的漏空,低眉吟诵的香樟,俱是奈人寻味,而那小船泊在静静的两巷间的绿波上,装上货物,慢慢地摇荡,要是在夜里,清翠的桨击打水的叮叮声响,响彻寂静的空巷,那是多么的富有情调。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3)落红

2、不是无情物, 。( 己亥杂诗)(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5)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8)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4名著阅读(5分)西游记中有句云:“齐天孙大圣,混世泼牛王,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骋强。粗心大圣将人骗,大胆牛王把扇诓。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简要说明粗心大圣如何将人骗,大胆牛王又如何把扇诓?(3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在 “洞中历险”的过程中,汤姆表现出了聪明机智和

3、高尚纯洁的友情,举出相关的情节。(2分) 5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三方面简要概括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每点不超过15个字。(3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播出后,该片已行

4、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答】_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月色入户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B欣然起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C庭下如积水空明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D念无与乐者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7.下面句式与其他三句不

5、同的是(2分)()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8. 分析本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同样是与友人的共勉,所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2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910题。东坡食汤饼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注释】汤饼:面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梧、藤:地名,梧

6、州、藤州。鬻:卖。恶(c):通“粗”。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2分) 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 2分) 10.分析本段文字采用什么写法,刻画了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1.分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写法和作用。(3分) 12.从词中找出能体现题目中“壮词”之意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7、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9分)知足知不足季羡林中国有一句老话“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心存妄想,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

8、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fn)的问题。什么叫分?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的“分”,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回味无穷。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涵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启示我们

9、,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

10、”。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只有知不足的,才能求进步,人才能为人类文化作出贡献。【注】毛笔。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13.结合全文,说说“知足”和“知不足”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14.分析第段中划线句的作用。(2分) 15.简析第段的论证过程。(3分)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8分)鹊 巢任崇喜北方冬日,天寒,地冻,风硬,叶落,树们只剩下赤条条硬朗的枝干。冬日好像铺开了一张宣纸,树用枝干勾勒淡墨的线条,怎么看都是一幅画,干净磊落,骨感十足,写意着一种简约朴素的美。这时,树上的

11、一个个鸟巢便藏不住了,露出真面目来,黑不溜秋的。仿佛是哪个临摹国画者,一不小心蘸多了墨,滴落在树杈间,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鸟窝,妙然天成。其实,说它们像国画中的墨团,倒不如说它们更像冬日的草们,抖抖索索团结在一起,一丛丛,蓬松着,完全不顾形象。这样的情景,在平原,从头年深秋,一直到来年仲春,时常会看到。这些鸟巢,多是喜鹊巢。乡村大道的两旁,多栽着杨树柳树。 就像许多人家一样,喜鹊也喜欢把家安在大路边,热闹的地方。喜鹊是喜欢与人亲近的鸟儿,居家房前屋后的树,就是它们的根据地。靠近树梢处,喜鹊巢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不一而足。没有谁来规划,鸟儿凭着自由的天性,衔来细碎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搭起来,便是自己的家,安顿着温暖。走在有树的道上,我常常抬头看树上是否有鸟巢。经常,我的目光穿越一排又一排树梢,只看到枝条在天空恣意地抒写着,没有我所渴望的鸟巢。即便看到鸟巢,我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