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4990953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地理第卷 (选择题)表为乌鲁木齐和H地某月连续两天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一天第二天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日落时刻乌鲁木齐94218299411830H地634222663522251. H地在乌鲁木齐的A. 东北方B. 西南方C. 西北方D. 东南方2. 此时段A. 同样高度旗杆的正午影长广州大于纽约B.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C. 悉尼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D. 开普敦昼长夜短、昼逐渐变短【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通过对第一天的昼长进行计算,乌鲁木齐昼长=18:29-9:42=7:47;H

2、地的昼长=22:26-6:34=15:52,因此此时为北半球冬季,H地位于南半球,南北方向上H地位于乌鲁木齐的南方,AC错误。通过昼长公式可以计算出H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4:04,此时北京时间为6:34,通过计算经度为82.5E,同理可计算出乌鲁木齐的经度约为86E,因此H地位于西方,综上判断,H地位于乌鲁木齐的西南方,B正确,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表中乌鲁木齐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判断此时乌鲁木齐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据此进行判断,广州与纽约相比,广州的纬度低,正午太阳高较大,此时同样高度旗杆的正午影长广州小于纽约,A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北移

3、动,B错误;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C错误;开普敦位于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昼逐渐变短,D正确。故选D。下图为2018年3月9号12点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A. 北京地区受倒春寒天气的影响B. 渤海海域比黄海海域风大浪高C. 日本南部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D. 上海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好4. 图中A. 地区比地区云量少B. 地区比地区温度低C. 地区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D. 低压系统中甲强度最强易形成台风【答案】3. B 4. C【解析】3题详解】据图可知,北京位于暖锋的锋后,气温升高,故A项错误;渤海海域等压线密集,黄海海域等压线稀疏,说明

4、渤海海域比黄海海域风大浪高,故B项正确;日本南部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故C项错误;上海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运动,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D项错误。【4题详解】据图可知,地位于冷锋的锋后,会出现大风、阴雨天气,地位于暖锋的锋后,天气晴朗,故地区比地区云量多,A项错误;地区位于冷锋的锋前,气温较高,地区位于暖锋的锋前位置,气温较低,且地区的纬度较高,故地区比地区温度高,B项错误;地区位于暖锋的锋前位置,会出现连续性的降水天气,故C项正确;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甲地位于50纬度附近温带海洋上,故甲地不易形

5、成台风,D项错误。“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西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甲地C.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6. 在AB线上的地质构造类型为A. 背斜B. 向斜C. 地堑D. 断层【答案】5. A 6. A【解析】【5题详解】曲流的凹岸(甲)为侵蚀岸,凸岸(乙)为沉积岸,故曲流的东岸为沉积岸,西岸是侵蚀岸,A正确;乙地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利用于聚落的形成,甲地以侵蚀为主,“数家新住处”不

6、应位于甲地,B错误;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C错误;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读,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D错误。选A。【6题详解】背斜的岩层向上隆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凹,地堑是两侧岩层相对上升,中间岩层相对下陷,岩层明显发生位移的是断层;图中剖面图岩层向上隆起,说明是背斜构造,A正确。选A。【点睛】背斜是良好的油、气储存构造;河谷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河流的流向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由内力作用形成;背斜处利于修筑隧道。左图为2012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右图为2012年M市从业人口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关于M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迁入人口各年龄段都

7、是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会引起M市的婚育问题B. 迁入人口的性别差异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C. 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重工业发达D. 人口的迁入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8. 下列关于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缓解就业压力B. 制约经济发展C. 造成基础设施紧张D. 减轻环境污染【答案】7. B 8. C【解析】【7题详解】A据图可知,M市迁入人口数量3334年龄段中女性少于男性,A项错误。B据图可知,迁入人口中的劳动人口性别差异在1529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说明与产业结构有关,B项正确。C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C项错误。D人口迁入主要从事

8、相对应产业的工作,不会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D项错误。故选B。【8题详解】A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会增加就业压力,A项错误。B劳动人口增加,会促进经济发展,B项错误。C人口大量的迁入,会导致住房紧张、交通压力增加等问题,造成基础设施紧张,C项正确。D人口大量迁入,会导致生活垃圾增加,环境污染加重,D项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迁移的意义: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作用。2、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促进城

9、市化水平的提高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要负责计算机、通信、电子产品研发制造。1988年进入中国大陆,在深圳建厂现在遍布全国。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基地已超过31个,其中,2012年开工建设的富士康新总部在上海落成,并承担贸易、科技总部职能。目前,这家拥有120万工人的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将会快速“变形”:用3年时间投入100万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富士康从在深圳建厂,到遍布全

10、国,主要是因为与转出区相比,转入区( )A. 工业基础雄厚B. 矿产资源丰富C.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D.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10. 在不久的将来,富士康在全国集中四大分布区中,最可能专注研发和电子商务的地区为( )A. B. C. D. 11. 富士康投入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其主要有利影响是( )A. 提高产品质量B. 降低劳动强度C. 缓解用工短缺D. 减轻环境污染【答案】9. D 10. B 11. C【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富士康公司拥有120万工人,所以应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内地经济水平低,内地与深圳相比,工业基础、交通、市场都不占优势;产业转移主要是向土地和劳

11、动力价格低的地区转移;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营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不需要靠近原料产地,故选项D正确。【10题详解】注意题干要求是专注于“研发和电子商务”的地区,应该位于科技水平高的地区;上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多,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富士康新总部在上海,并承担贸易、科技总部职能;其它三地的工业基础,技术力量不如上海,故选项B正确。【11题详解】用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可以节省劳动力,能够缓解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状况;机器人只是替代部分手工制造,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不大,而且对于劳动强度没有降低,有可能提高;工业生产的产品与性质没有改变,不可能减轻环境污染,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

12、查产业转移、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区位因素。2016年3月25日中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 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A. 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 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C. 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D.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13. 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A. B. C.

13、D. 【答案】12. B 13. B【解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资源丰富。【12题详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B不符合。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符合。【13题详解】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对。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对。落差大,水能资源丰

14、富,对。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错。B对,A、C、D错。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 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A. 避免台风、海潮侵袭B. 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C. 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D. 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15. 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 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A. B. C. D. 【答案】

15、14. D 15. C【解析】【14题详解】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避免台风和海潮侵袭,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排除A。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比浅层地下施工难度要大,技术要求更高,建设工程量更大,成本更高,排除B。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排除C。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用地会越来越紧张,今后可能会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因此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可以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选项D符合题意。【15题详解】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得东部城市利用东江的河水可能减小,东江枯水期径流水位可能升高,应该减轻咸潮危害,错误。图中显示,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