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990926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口与临边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八仙山公园安置区洞口与临边防护施工方案省高德工程建设市八仙山公园安置区工程安全防护方案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9143.99;15楼为地下1层;13楼为地上24层,45楼为地上18层。总建筑高度:1楼为74.20m;2楼为76.00m,3楼为72.00m,4楼为54.15m,5楼为54.40m,建筑占地面积:4909.13(其中1楼782.95,2楼1496.78,3楼742.82,4楼1217.83,5楼656.60)建设单位:市南华房地产开发勘察单位:省市水电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市工程建设监理事务所;施工单位:省高德工程建设;本方案编制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

2、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我司现场标准化管理细则等。二、安全防护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安全员、机电管理员、各工长及班组长为成员的安全防护管理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安全防护、安全技术、安全防护检查和安全防护措施。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防护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本项目的安全防护负技术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标准,结合工程特点,主持工程的安全防护技术交底。安全员是本项目安全防护的直接责任人。市八仙山公园安置区项目经理部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图如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站施工员内业员

3、材料员泥水工长钢筋工长木工工长机电组安全组装修组泥水组钢筋组木工组塔吊组电焊组架子组机电组机械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要素分配管理职责:主管领导主要职能协助职能安全防护管理体系要素项目经理分公司安全站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木工工长钢筋工长泥水工长安全员1安全员2机电工长材料员技术员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地下室基坑周边小区道路防护变压器防护钢筋车间防护生活区防护办公区临边防护下基坑斜道防护下基坑人行通道防护外架与建筑物间防护电梯井道防护电梯门防护楼梯走道防护塔吊基础周边防护楼层、阳台边防护施工电梯防护上楼层安全通道防护卸料平台周边防护屋面周边防护楼层预留洞口防护电梯口防护楼梯口防护基坑核心筒防护冷拉区防护通

4、道口防护三、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实行验收或准用证制度,未领取验收合格通知书或准用证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不得使用。2、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3、各项工程在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好专项安全防护方案,并向安全员、施工员作书面安全防护技术交底,再由各施工员向所管辖的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并做好交底记录入档。4、所有从事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凡非本单位人员进入

5、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登记批准,严禁将小孩带入施工现场。6、施工现场不准赤脚,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准穿裙子,不准光膀子,女职工作业要将长发绑扎好后戴好安全帽。7、工作期间不准嬉笑打闹,不准在脚手架上看书、睡觉,不准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不准乘提拦上下,不准动用非本工种的机具设备,不准由高处向下抛扔物品,不准任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不准随意在施工场所吸烟,不准洒后上岗。8、工地办公室、库房、警卫室、职工宿舍等临时设施严禁使用电炉子、电褥子,职工宿舍不准随意安装插座。9、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发口头及书面的整改通知书,并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安全防护的检查由项目经理牵

6、头,安全站、安全员、施工员及班组长必须参加。四、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的购买、使用、检查、验收、维修、保养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漏电保护器、电闸箱、电器元件)等,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产品合格证、产品准用证,无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和产品准用证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不得使用。 2、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每周进行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安全生产,并做好检查、维修记录入档。3、按规定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定期进行检验和试验,对检验、试验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要坚决报废

7、,不得使用,并做好检验、试验记录入档。五、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使用要求(一)安全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安全帽不准斜歪倒戴,帽带要系紧。2、安全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损伤、裂痕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更换。(二)安全带1、凡在米以上(含2米)高处作业(无防护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防止操作碰撞,使用米以上绳时要加缓冲器。2、安全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定期进行检测试验,对检测试验不合格的安全带要坚决报废,不准使用。3、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和随意更换。(三)安全网1、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定期进行抽样检测试验,对

8、检测试验不合格的安全网要坚决报废,不得使用。2、安全网的设置:本工程主体工程及临边防护均采用2000目1002密目网全封闭防护。密目网要挂设在外脚手架外立杆侧横挂,临边支撑杆侧,密目网的每个环扣用16#铅丝与支撑杆绑扎牢固,密目网上下两网之间要拼接严密,并与施工作业面贴紧。本工程主体在进入二层时,在二层楼板处设一道兜网(脚手架侧)或直接打用木模板全封闭,随着主体结构的进行,平均每三层封闭一次,或用安全兜网或模板全封闭,兜网挂设要外高里低,并有适应垂度,兜网的每个系点要与架体绑扎牢固。六、施工人员安全防护1、参加施工人员是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者。施工人员进场时或进行具体操作前,须经过

9、施工工长及安全员的安全交底。2、凡患有恐高症人员不得参加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将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3、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必须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综合管理。4、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其配带方法要符合要求;进入2m以上架体或施工层作业必须佩挂安全带。5、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禁止打赤脚、穿拖鞋、硬底鞋和打赤膊施工。6、施工人员不得任意拆除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如机械护壳、安全网、安全围栏、外架拉接点、警示信号等。如因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并在施工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7、施工人员工作前不许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嬉笑打闹。8施工人员应立

10、足本职工作,不得动用不属本职工作围的机电设备。9、施工现场夏天给工人备足清凉解毒凉茶或盐开水。10、搞好食堂饮食卫生,不出售腐烂食物给工人餐饮。七、四口和临边安全防护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规定: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因工程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防护措施如下:(1)楼梯口防护1、楼梯口应设置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栅门外,(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还应在电梯井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平网无杂物,网与井壁间隙不大于10cm。当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

11、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2、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时红灯示警。3、防护栏杆、防护栅门应符合规规定,整齐牢固,与现场规化管理相适应。防护设施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设计、有图纸,并经验收形成工具化、定型化的防护用具,安全可靠、整齐美观,周转使用。4、楼梯口防护栏杆具体标准:a)材料:防护栏杆横杆和杆柱均选用16mm螺纹钢筋,横杆和杆柱采用焊接连接固定。b)高度:上横杆顶高度为1.2m,下横杆顶高度为0.6m,杆柱高度为1.3m。c)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方式:在楼梯平台和踏步临边50mm处预埋直径18mm钢筋,预埋间距不大于2.0m,

12、预埋钢筋伸出混凝土板面100mm,防护栏杆杆柱与预埋钢筋焊接固定,并保证防护栏杆垂直于地面。d)构造强度要求: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e)颜色:横杆与立杆统一刷红白相间油漆,红白段统一长度为40cm。示意图:楼梯、楼层防护栏杆(2)井口防护栅门具体标准a)材料:栅门均选用14mm钢筋焊接制作。b)尺寸:高度为1.1m,门栅网格立杆间距为15cm,宽度大于电梯门洞尺寸20cm。c)与主体结构固定方式:采用10mm膨胀螺栓和u形卡将栅门上横杆固定在电梯门洞两边各10cm处,栅门下横杆离地10cm。固定后,栅门只能向上翻转,无法拆移,如要拆移,须在履行申报手续后,经项目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