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978453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泵房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油公司)(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灰渣系统工程排水泵房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施工单位:油田建设集团油建公司 第三工程处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4施工准备25施工方案36质量保证措施177安全、环保保证措施198施工进度计划239施工平面布置图241 编制依据 1.1设计图纸 1.2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土工试验报告1.3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施工执行标准:1.4.1施工质量验收规及标准:序号标准、规名称标准、规编号备注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DL/T 5199-20042005-4

2、-13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DL/T 5215-20052005-6-14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DL/T 5099-19991999-10-15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 5100-19991999-10-16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DL/T 5110-20002001-1-1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DL/T 5173-20032003-6-1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DL/T 5144-20012002-5-1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DL/T 5169-20022002-12-110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1.4.2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队伍施工能力。2 工程概况 2.

3、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为排水泵房深基坑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排水泵房长20.0m,宽12.0m,深6.9m。2.2 工程特点本工程为地下水工建筑工程,为保证在雨季来临前施工完0.000以下砼工程,现施工工期较紧,土方开挖时存在冻土开挖,冻土厚1.8m,施工时由于基坑较深,开挖时需按规进行放坡,同时进行边坡支护,开挖时采取井点降水的方法进行基坑排水,保证土方开挖正常进行。3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项目副经理:朱 江项目经理:曲文奎技术负责人:赵喜庆技 术 员 : 郑 伟质检员:黄浩洲土方工程:赵玉军 安全员:白睿 材料配套: 霍 刚监督员:裴虎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与该工程相关的技术、质

4、量、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齐全。4.1.2组织各专业熟悉图纸,审查图纸与说明容是否相符以及各组成部分是否发生矛盾和错误,建筑图与结构图上的尺寸、标高等方面是否一致。4.1.3结合施工图纸,组织技术工人参加有关知识的学习,包括施工操作规程,施工规等,切实掌握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4.1.4施工测量放线完成,并经技术负责人复测完毕,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验收。4.1.5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已编制完毕。4.2人员准备4.2.1土建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准备情况序号类别人员序号类别人员1项目经理玉军6材料员东、2专业工程师王信强7预算员训孝3专业技术员义贤8合同员任 辉4专业质检员王宏敏9工 长单

5、连生、吴永权5安全员 成10队长官军4.2.2施工人员准备情况序号工种数量单位备注 1力工20名2操作手6名3架子工10名4.3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平整完毕,进出场道路通畅,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已全部敷设完毕。4.4机具准备主要施工设备、机具计划表序号用电机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功率(KW)进场日期备注1破碎机2401125KW201203102挖掘机1.2m32125KW201203103翻斗车F102240KW201203105 施工方案5.1 施工程序本工程主要为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6.9m,坡度1:0.75,分三次进行开方,第一次开挖冻土方深度为2m,开始进行井点降水,第二次

6、开挖至4.5m,第三次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0mm,最后200mm采用人工清土修整。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超过4m,因此开挖过程中对边坡进行支护以保证施工安全。5.2 施工方法 5.2.1土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6.9m。经土壤试验报告表明:地表下2m围为多年积累的回填土,2m以下为黄褐色亚粘土,地下水位稳定于地表下3m左右。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及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顺序为至北向南倒退开挖,挖出的土由于现场无堆放地点,全部随挖随运出至甲方指定地点,待工程施工完回填时再运回;井点降水施工不能减少边坡放坡系数。基坑开挖时,根据地质情况,四周放坡1:0.75,分三次进行开挖,

7、第一次开挖冻土方深度为2m,随后开始进行井点降水,第二次开挖至4.5m,第三次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0mm,剩余200mm厚土方采用人工清土修整。由于排水泵房东侧2m为脱硫工艺楼,该建筑基础为预应力静压桩基础,因此开挖时,为保证不破坏桩体,排水泵房东侧基坑遇桩基处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同时对四周进行边坡支护。基坑从南侧起点开始向北依次开方,在排水泵房南侧设一坡道,供翻斗车运土用,土方随挖随运走,土方开挖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表面杂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厚度0.5-0.6m,挖除的土方外运至厂外垃圾场,其余挖出的土方运至土方临时堆放场地(建设单位指定),回填时运回。土方开挖示意图如下:20.0

8、m12.0m土方运出方向2.0m2.5m2.2m土方开挖示意图基坑开挖过程中,要严格做好降排水工作,具体降排水方法见“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土方开挖严禁倒挖、超挖,开挖深度、长度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下层土方开挖必须在上层支护体系施工完成两天后进行。5.2.2边坡支护在排水泵房东侧为拟建脱硫工艺楼,该建筑基础为预应力静压桩基础,已施工完,桩顶标高为-3米(相对于自然地坪为0.000),拟建排水泵房基础底标高为-6.9米,且两构筑物临近轴线距离为2米,因此基坑开挖时对排水泵房东侧与其它三面分别采取支护措施进行支护,以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5.2.2.

9、1临墙边坡支护拟建排水泵房、脱硫工艺楼高低地基支护方式:由于拟建脱硫工艺楼为预应力静压桩基础,桩顶标高为-3米,成排敷设,拟建排水泵房-7.0米。本工程施工时,为了使开挖时不对桩基产生侧向静压力此方案仅考虑裸桩施工(即土方开挖时,与桩基处人工开挖,使桩基全部裸露出来),靠脱硫工艺楼一侧基槽放坡按正常1:0.75放坡,分二次支护,用水平挡土板(300mm1500mm定型钢模板)固定在柱桩(80mm120mm硬木大方,间距为1500mm)侧,在柱桩外侧用斜支撑交顶,斜撑(60mm80mm硬木大方)支顶,斜撑应支在木桩上。在挡土板侧回填土,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250mm。 辅助支护:用安全网

10、将护坡覆盖,用十字木桩固定(每2m2用1个木桩)。 自然地面脱硫工艺楼基础标高-3.0脱硫工艺楼桩基础1.5m3.9m1:0.75排水泵房基础-6.9m2.4m集水沟二次井点降水管临墙边坡支护示意图5.2.2.2基坑边坡支护排水泵房其余三面开挖时在放坡的同时用水平挡土板(300mm1500mm定型钢模板)固定在柱桩(80mm120mm硬木大方,间距为1500mm)侧,在柱桩外侧用斜支撑交顶,斜撑(60mm80mm硬木大方)支顶,斜撑应支在木桩上。在挡土板侧回填土,回填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250mm。在坡顶上设挡水土堤,防止雨水及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底部东西两侧设排水沟,防止基坑积水。 辅助

11、支护:用安全网将护坡覆盖,用十字木桩固定(每3m2用1个木桩)。柱桩斜支撑木桩回填土1.5m挡土板自然地坪斜柱支撑示意图(台阶和基坑底均做支护)5.2.3基坑防护在基坑四周外1m处,每隔2m设1.5m高立杆(有效直径为100mm的松杆),在立杆上用8#铁线固定两道松木(有效直径为100mm)水平杆,下一层距地面0.5m,上层距地面 1.2m,设置警示标志,夜间设警示灯。5.2.4坡道防护在基坑入口处设坡道,用50mm厚木板搭设,宽度为1m,每隔300mm设防滑条,并设立栏杆。栏杆采用钢脚手杆,组装两道,每隔600mm设一道,刷红、白漆,入口处设警示标志,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5.2.5基坑

12、挖方安全边坡验算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土的重度r=18kpa/m3、摩擦角=19.8、粘聚力c=26kpa/ 当开挖坡度角=53.13时(坡度=1:0.75):(1)当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挖方边坡的允许最大高度为:h=m故土坡允许最大高度为7.58m(2)当挖土边坡高度为5.47米时的稳定坡度值:将已知挖土高度h=5.47m,及r、值代入公式:h= 5.47=解之得:sin=0.90 =64.2,故土坡的稳定坡角为64.2。53.1364.2 所以本工程放坡系数合理,能够满足边坡稳定要求。5.2.6监测方案由于本工程与邻近建筑物为同时施工,不存在建筑物倾斜开裂现象,仅存在地基土稳定性监测,所

13、以我们派专人进行测试点监测工作。5.2.6.1设置监测点在脱硫工艺楼的预应力静压桩基础上设置水准点沉降点及坐标点,在远离建筑物30米外设置永久水准点及坐标点,设专人定期进行高程观测,并做好记录。5.2.6.2监测方法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观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观测计算坡顶位移。对各测点进行观测前,首先通过观测基准点核对工作站基点位置,然后再进行对各测点的观测。2)坡顶沉降观测基坑开挖前埋好观测点,观测点应通视良好,以利于精密仪器测量。为确保观测精度,水准点设置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地点,各等级的水准点运用一座二等水准点和4个普通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作为该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对已制作好的观测点进行水准路线设计,从已知水准点上,根据周边观测点数及设站数以水准导线长度构成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3)基坑下有人施工时,在基坑上每天设置专人1人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