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4962078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十三五”市区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南通市“十三五”市区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南通市城乡建设局2016年11月前 言“十三五”时期,南通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这一时期,是南通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根据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接国家住建部和江苏省住建厅相关“十三五”规划,编制南通市“十三五”市区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我市目前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规划紧紧围绕南通市城乡建设局的主要职能,包括城市建设、工程建设以及相关的市政公用事业

2、和勘察设计咨询业等,涉及市政公用和园林绿化行业及抗震防灾、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等(建筑业有关内容另行单独编制南通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文本结构采用章节形式,共分为四章、十五节。规划主要针对我市市区城乡建设的特点和实际,回顾“十二五”建设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市市区城乡建设事业面临的形势和需求,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保障“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规划是“十三五”期间统揽我市市区城乡建设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25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1第一节 城市建设发展情况1第二节 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情况14第三节

3、 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情况17第四节 抗震防灾情况21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26第一节 指导思想26第二节 基本原则26第三节 发展目标26第三章 主要任务31第一节 城市建设主要任务31第二节 工程建设市场管理主要任务45第三节 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主要任务46第四节 抗震防灾主要任务49第四章 政策措施51第一节 城市建设政策措施51第二节 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政策措施54第三节 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发展55政策措施55第四节 抗震防灾政策措施56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58附图 1 市政工程拟建重点工程项目图 2 公益事业拟建重点工程项目图 3 园林绿化拟建重点工程项目图第一

4、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南通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市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战略决策,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建设各项事业齐头并进,为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型城镇化试点扎实推进,城乡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8%,比“十一五”末提高6.8个百分点。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和提高,中心城市宜居创业功能不断增强。市区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准。市区园林绿化进一步增量提质,绿地布局更加优化

5、,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第一节 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一、“十二五”建设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二五”期间,市区城建投入呈现规模大、效率高、运行好的良好态势,每年城建项目百个以上,“十二五”期间,城建资金累计投入超千亿元,建成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载体功能的显著提升、人居环境的日益改善。1市政工程“十二五”期间,市政建设从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从核心城区向组团沟通、从空间拓展向品位提升发展;从过去侧重于“通”(拉开城市框架)调整为侧重于“快”(让市民出行更方便快捷);从带状城市向组团城市格局转变。2015年底,市区城市道

6、路总长度达到2677.51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30.05平方米。(1)快速路网围绕“一轴一环八射”快速路网系统开展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首轮快速路网系统建成的目标。主要建成江海大道高架、通盛大道高架、通沪大道高架、长江路快速化改造、通京大道快速化改造、通启路高架、东方大道等。除啬园路-长江路未实现快速化外,首轮 “一轴一环八射” 快速路网已基本建设到位,主城区机动车辆“10分钟上快速路、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通勤”目标基本实现。“十二五”末,建成快速路网总里程达83.4公里,位于全省第一方阵。(2)骨干路网1)实现带状城市向组团城市转变,加强了核心城区与通州区、开发区等组团的联系。主要建设了钟

7、秀路东延、人民路东延、世纪大道东延、崇川路东延、永怡路东延、永和路东延、工农路北延、通刘路拓宽改造、胜利路南段、世纪大道东延、龙盛大道、星湖大道改造工程,宏兴路工程、新开北路工程等项目,加强主城区与通州区、开发区的联系通道,加快了各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撑了区域发展。2)加大了对观音新城、市北新城、新城区等重要组团路网投入,优化了路网结构,形成了新的城市路网格局。主要建设了永兴大道东延、幸余路、河东路、树西路、永和路东延、幸余路东延、城北大道东段、永兴路、国强路北延、河东二路、总渠路、国胜路、观阳路、通甲路、胜利路、崇川区经十八路、世纪大道东延等工程。3)围绕提升城市形象,逐步重点打造通吕运河

8、、海港引河“第二生态圈”建设。建成北城大桥、静海大桥、通盛大桥、通甲路桥等桥梁,开工建设光阳路桥、园林路桥。至“十二五”末,通吕运河上的桥达到11座。(3)支路网着力解决交通堵点,加大了对重要节点的改造、支路及后街后巷建设。主要建设了青年西路与外环西路交叉口改造、时代超市地下通道、国美电器地下通道、工农路公交专用车道改造等工程,建成了南郊路东段、新城小区支路、万象北路、河西街、北园路、银通路、平安路等工程,提高了道路节点的通行能力,发挥了支路及后街后巷的 “微循环”作用。(4)停车场针对城市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逐年安排停车场项目,建设了青年路世伦路、长江中路、麦客隆、五一路等停车场,一定程度

9、上缓解了市区停车难的矛盾。(5)轨道交通积极开展轨道交通前期工作,2012年5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得南通市人民政府的批复;2014年4月,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规划通过住建部组织的专家审查;2014年8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启动了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2公用事业(1)市政养护设施养护水平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围绕“转型升级求突破、管养主业上台阶、设施管理上水平、改革创新增活力”的总体目标。全面加强市政设施日常巡查和维护能力建设,做到“应修尽修、随坏随修”。一是养护总量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市区共完成道板维修约216035平方米、

10、路牙沿维修约57579米、沥青路维修约504410平方米,沥青坑塘修补73365平方米,其它各类附属设施维修12万余件,市区道路设施完好率明显提高。二是预防性养护得到创新。道路灌缝技术、雾封罩面技术、基层注浆技术等一批新型预防性养护技术得到应用,大大提高我市道路管养水平。累计实施沥青路面道路裂缝灌缝425000米,沥青路面雾封层26000平方米,基层地聚合物注浆处理18000平方米。三是中修大修全面推进。对市区一些“重点道路”、“病害道路”进行大中修改造,完成环濠河周边的环城路、桃坞路、濠南路、城山路等十余条道路的沥青面层SMA改造,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对工农路与青年路交叉口、世伦路、外环西路

11、等九条路况较差的路段进行整体大修,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2)照明截止“十二五”期间,市区路灯共29.62万盏,亮灯率99;景观亮化亮灯率98;道路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2015年,在省厅组织的城市绿色照明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五名。城市照明智能化管理取得新成绩,主要实现“七大”转变。一是由原来的查修一体化模式向查修分开模式转变。将查修一体化改为查修分开的修灯模式,提高维护效率;二是由原区域分片区设施维护模式向设施类型分组维修模式转变。人员效率提高,设备需求减少,提高利用率;三是由原人工巡查向无线监控转变。通过无线视频监控进行查灯,发现故障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节约

12、人力、物力成本;四是由区域统一控制向单灯控制进行转变。开展单灯控制技术试点,实现精准控制,节电、节能、控光、省钱,提升城市照明智能化水平;五是由政府主导投资向“PPP模式”转变。大胆探索“PPP模式”,改变公用事业项目靠政府主导投资变为由投资方通过节省电费分成收回成本的模式。全市老小区照明工程有4000盏路灯采用 “PPP模式”,进行节能改造,每年节约电费近70万元;六是由传统人工管理向智能平台转变。建立城市照明动态数据库,把全市路灯杆号牌重新编号,贴上二维码,市民可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了解路灯设施基本信息,在线报修、咨询、反映情况。建立城市照明综合管理平台,把三遥控制系统的报修报警信息在

13、GIS上精确定位并实现指令自动派发。建立电费自动分析系统,加强绿色照明;七是实现由后端管理到前期把控的转变。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进行设计,确保优先建设发展功能照明,严控景观照明的范围、亮度和能耗密度。限时淘汰低效照明产品,优先采用对照度和角度可控的LED灯具。(3)城市供水 “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我市共投资20多亿元用于水厂、管网、应急水库等供水设施建设,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较大突破。截止2015年底,市区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全市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100%,人口受益率98%以上,供水能力达210万立方米/日,出厂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相关标准。

14、一是供水能力稳步提升。完成区域供水崇海水厂(一期40万立方米/日)项目建设,该水厂定位“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成为苏中、苏北首家具有深度处理能力的大型现代化净水厂。二是区域供水网络基本形成。先后建成通洋、通吕、通久区域供水线,区域供水主干管网络基本形成,保供能力持续提升。三是应急水源初建成效。建成南通市老洪港应急水库、市区应急深井群等应急水源项目,南通供水统筹及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四是源水预警系统建成投运。狼山、洪港两大主力水厂,源水预警系统建成上线,为原水预警提供科技保证。五是老旧管网进一步更新改造。完成人民西路、江海大道、长江路等67条管网更新、改造,供水管网得到进一步完善。六是“智慧水务”

15、初步建成。南通市区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主城区市政主干管网复核上网,南通供水迈入“智慧水务”时代。(4)城市排水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节能减排总体部署,把城镇污水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市区基本形成5大污水处理系统,即港闸区污水处理系统、主城区污水处理系统、观音山污水处理系统、开发区污水处理系统、通州城区污水处理系统。一是污水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市区共有7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74.7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全省第四,城镇污水处理综合考核名列前茅,多次位列全省第一。二是污水收集处理率大幅提高。市区现状道路和已建成区域,都配套建设了污水管道,各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主干管网已基本形成,形成较为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市区主次干道上建成污水管道总长约474.27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全省第三。市区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全面配套完善城区雨水管网,市区形成较为完善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市区主次干道建成雨水管道长874.59公里,雨、污水泵房合计39座。通过对城市道路中的积水路段进行逐年梳理改造,明确排水防涝紧急处置措施,采取部门联动机制,市区排水防涝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