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59098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设计说明书专 业:环境工程设 计 者:冀平学 号:20046831指导老师:闫金霞目 录第一章 废水的特点及水质状况简介-3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选择-3第一节 工艺流程说明-3第二节 一级各构筑物的选择与说明-4第三节 二级及三级各处理构筑物的选择说明-6第四节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选择和说明-7第三章 各构筑物及辅助设施的平面布置原则-8后记-9第一章 废水的特点及水质状况简介 该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的是城市污水,每日排放水量。 废水进出水质如下: 指标项目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去除效率%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选择第一节 工艺流程说明2.1.1 主体工艺的选择本设计采用了普通

2、活性污泥法,原因如下:根据进出水质的要求可以看到,废水处理无N和P的要求,且氧化沟的占地面积较大,普通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比较稳定,效率也较高。 2. 1.2 工艺流程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优点: 1.有机物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的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历了一个从池道端的对数增长,经减速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吸的完全生长周期2.在池首端和前段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较低3.效果好,BOD除率达90%以上缺点: 1.曝气池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高,耗氧速度也高2.暴气池溶积大,基建费用高.3.供氧与需氧不平衡4.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动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优点

3、: 1.可考虑不设初沉池,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化沟内能太到好氧稳定的程度2.可考虑不单敲边鼓二次沉淀池,可少去污泥回流装置.3.BOD负荷低缺点: 1.占地面积较大2.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路:机械格栅提升泵辐流初沉池曝气池辐流二沉池消毒池巴氏计量槽 泥路: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的污泥浓缩池消化池脱水车间晾晒场外运 2.1.4工艺流程的说明 废水首先经过机械格栅(一粗一中)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经提升泵将废水提升到曝气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砂子 煤渣等比重较大的颗粒。然后污水进入辐流式初沉池作预处理,去除较细小的悬浮有机物;然后进入曝气池,污泥中的微生物处理除去 、等有机物,再进入辐流式二沉

4、池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活性污泥回流到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有足够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出水经加氯接触池消毒后经巴氏计量槽排入水体。初沉池 、曝气池和二沉池的污泥混合后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到初沉池进行再处理,再经污泥消化池处理含有机物的污泥,防治污泥腐烂发臭,消化后的污泥再经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污泥晾晒后外运。第二节 一级各构筑物的选择与说明 2.2.1 格栅 格栅是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采用地下式,上面设盖板。选用一粗一中。 设计参

5、数:粗格栅:栅间距,间隙数,栅槽宽度,安装倾角,栅前水深,水流过栅流速,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栅槽总长度,栅后槽总高度,栅条断面形状为迎水、背水面均为锐边矩形,栅渣量为中格栅:栅间距,间隙数,栅槽宽度,安装倾角,栅前水深,水流过栅流速,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栅槽总长度,栅后槽总高度,栅条断面形状为迎水、背水面均为锐边矩形,栅渣量为2.2.2 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证污水能够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过,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 污水提升前水位(即泵站吸水池最低水位),提升后水位。提升静扬程,水泵水头损失,从而需水泵扬程。采用MN系列污水泵,该泵提升流量,扬程,转速,功率,效率。占地

6、面积为,即为圆形泵房,高。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水泵为自灌式。2.2.3 曝气沉砂池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将比重较大的颗粒去除,其工作原理是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入下一级构筑物。沉砂池内水平流速为,污水在池内停留,池长,宽,池内每小时的供气量为。沉砂室设格,每个分格内个沉砂斗,共个沉砂斗。沉砂池水力损失为。2.2.4初沉池 沉淀池的池型有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斜板式等四种,每种沉淀池均包含五个区,即进水区 、沉淀区、 缓冲区 、污泥区和出水区。以下是各种池型的比较:类型优点缺点适用条件平流式处理水量可大可少,

7、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对水量水质变化适应性强,造价低,平面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大,排泥因难(人工排泥),工作繁杂,机械刮泥易锈,配水不均地下水位高,施工困难地区,适用流动性差比重大的污泥,不能用静水压力排泥,污水量不限辐流式处理水量较为经济,排泥设备己定型系列化,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结构受力条件好排泥设备复杂,需具有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施工严格适用处理水量大,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及工程地质条件差的地区初沉池采用的是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初沉池,机械刮泥。池子共座,直径为,有效水深为,沉淀时间为,每天的污泥量为。第三节 二级及三级各处理构筑物的选择说明2.3.1 曝气池 曝气池即在曝气的作用下,

8、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溶解氧并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为活性污泥吸附并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 普通活性污泥法在工艺上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效果好,去除可达 ,特别使用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对污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 此曝气池设2组曝气池,每组设3廊道。池宽 ,单廊道长 。池深,池总高度。采用鼓风曝气,空气扩散装置安装在距曝气池池底处 ,采用LG60型空压机9台,该型空压机风压50Kpa,风量。正常条件下,7台工作,2台备用;高负荷时,8台工作,1台备用。空气管布置:在相邻的2个廊道的隔墙上设1根干管,共5根干管。每根干管上设7

9、对配气竖管,共14根配气竖管。全曝气池总共设70条配气竖管,采用9800个空气扩散器,每个竖管上按设的空气扩散器的数目为个。2.3.2 二沉池二沉池是将从曝气池出来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出水经三角形溢流堰流入环形集水槽收集,污泥借静水压力由排泥管排出。二沉池设2座,池直径为 ,表面负荷,停留时间为。.2.3.3加氯接触池处理后的水在加氯接触池消毒。采用六组四廊道式平流式消毒接触池,消毒采用投加液氯的方式。消毒池池长,每格池宽。水力停留时间,设计投氯量为,消毒池有效水深设计为。2.3.4 巴氏计量槽消毒池的出水经巴氏计量槽排出,以利于测流量。第四节 污泥处理

10、构筑物的选择和说明2.4.1 污泥浓缩池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细菌、病原微生物及重金属离子的有毒物质,剩余活性污泥则视曝气时间长短和所含有机物的量,因此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污泥浓缩的方法有间歇式与连续式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机械浓缩。本设计采用带有刮泥机及搅动栅的圆形辐流式的重力浓缩池。直径为 ,有效水深 ,污泥浓缩前含水率为%,浓缩后含水率为 %。2.4.2 污泥消化池厌氧消化池是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的污泥的一种处理构筑物,由集气罩池盖池体和下锥体等四部分组成,并附有搅拌和加温设备。本设计采用固定盖式消化池,两级消化,一级消化进行加温搅拌,二级不加热,

11、不搅拌。而是利用一级消化的余温。采用沼气循环搅拌方式。一级消化池容积为 ,直径为 ,高度为。二级消化池容积为,各部尺寸与一级消化池相同。2.4.3 脱水设备 脱水目的在于减小污泥体积,便于外运或后续处理。一般可使污泥含水率从%左右降低到%,其体积减小至原来的。目前应用的脱水机械有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机,还有干化床等。本设计采用的是带式压滤机,DYQ-1000B型,处理量为,功率为1.5kw。第三章 各构筑物及辅助设施的平面布置原则1)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尽量紧凑,以节约占地,缩短连接管线,便于管理操作。2) 处理构筑物应与生活、管理设施分别集中布置,并保持一定距离,各位置和朝向力求合理

12、。3) 高程布置图需标明污水处理构筑物和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池底,池顶及水面标高。后 记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污水处理厂的有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查阅参考书和浏览网页,学习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锻炼了我们CAD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设计中 ,由于知识认识有限,也缺乏很多实际的经验,很多数据的取舍和设备的选取会有些不当,设计中出现的错误,希望老师能够给予相应的指导。本次设计所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虽然近些年氧化沟运用比较广泛,效果也较明显。但相对其来说,传统活性污泥法更稳定,效果也较好,此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也很多。只是不太容易取得在这方面的创新。但我在这次设计中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在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的程度,我想这才是我们这次设计的根本目的。最后,谢谢闫老师这些天对我们的辅导和帮助。参考文献:1.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韩洪军主编 。2.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装置,徐强主编。 3.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孙力平等编著。 4.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高峻发、王社平主编。 5.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李海, 孙瑞征, 陈振选等编。 6.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王洪臣主编。 7.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陆少鸣等主编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