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34950529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进一步做好病例诊断和救治工作,医学专家工作组对医疗救治工作持续进行分析、研判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推出新的诊疗方案版本。根据材料,并结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50分)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

2、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入。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第,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

3、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怎样反映客观事物呢?客观事物是怎样反映到人脑中去的呢?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完成了这个任务。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接触并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客观对象的特性作用于人的感官,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总是自觉地面向实践、几十捕捉思戴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并根据社会提供的新经验,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提出能够正确解决时代客体的新结论。不断发展着的实践从根本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

4、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们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而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人们研究自然科学是为了改造自然,研究社会科学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认识和实践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50分)答: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

5、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即科学的分析综合,化为系统的意见和办法。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人民群众中去实践,进行验证,并把正确的东西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化为行动。这符合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心至无穷.这就是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认识发展的过程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展开的过程,但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只有通过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才能够具体化,

6、才能够表现出来,才能够真正展开.这也就是说,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在实践中产生和解决的.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超越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当着客观过程向前推移,具体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实践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时候,如果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那么,认识就脱离了客观实践在新阶段

7、上的具体的历史特点,就会使思想落后于实际终结性试卷三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100分)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9页)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在这一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只

8、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的。剩余价值规律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切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发展过程,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总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实质。资本主义的本质在于剥削工人劳动力,利用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积

9、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在转移商品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获得工人创造的超过商品自身的价值,然后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剥削关系。资本家重复这一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给出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学说也可以叫自然生成学说、生物学说、非量化学说、非价值观学说,即存在价值观外的价值带动价值观内的价值,通过他人自己的领悟、感觉、体会带来幸福和创造价值的学说,而不是单纯的给予与获得的学说,是通过书本报纸来获取力量的、而不是仅限于信息的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