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45453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儿童心理评估.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特殊儿童的心理评估 一、 什么是特殊儿童的心理评估? 1 评估的定义 测量: 是决定特殊儿童能力表现或成就水平的过程。 测验: 是在标准化情境中用来评估儿童的知识、 技能或人格等方面的任务或一系列任务。 常模: 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 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 即某一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它是心理测评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时的参照分数标准。 2.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评估的作用: 鉴别、 安置, 为当前个体做适应其能力水平的个别计划。 2.评估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符合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 二、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类型

2、 1.教育前评估-诊断性评估 2.教育后评估-阶段性评估(过程评估、 终结评估)。 三、 教育性评估内容及相关工具 1.身体检查与医学诊断 2.心理与教育测验 2.1 智力测验: 在一定的条件下, 使用特定的标准化得量表, 对被试施加刺激, 从被试的一定反应中测量其智力的高低。 (一) 比纳西蒙量表(智龄) 1905 年,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Binet)和西蒙 (Simon)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量表。 这套测验由 30 个从易到难的题目组成, 涵盖记忆、 注意、 理解和推理能力等方面, 后经修订题目数量增加到 59 个。 测验者根据测题的难易将它们按年龄分组。 测验结果用智

3、龄表示, 也就是说它测量的是某一儿童的智力相当于那个年龄阶段的水平, 最后 通过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对来衡量儿童智力水平的高低。 (二) 斯坦福比纳量表 (比率智商)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Tolman)对比纳西蒙量表进行了修订, 在 1916 年发表了斯坦福比纳量表(SB 量表), 该量表共有 90 个项目, 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项目(39 个)是新增的。 斯坦福比纳量表经过 1937 年、 1960 年、 1972 年、 1982 年、 1986 年等多次修订后, 成为当代应用最广也最具权威的智力测验之一。 适用的范围从 2 岁到成人, 另外, 还增编了测验复本, 施测时可以交替使用。 与

4、比纳西蒙量表相比, 斯坦福比纳量表的最大改变是将原来表示智力高低的心理年龄用比率智商来表示。 比率智商就是指个人的智力年龄(MA) 与其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 的比值。 即 智力年龄(MA) 智商(IQ) = 100 实足年龄(CA) 例: 以儿童的智龄为 8.5, 实际年龄为 7, 那么他的智商就是 8.57100=121(小数点后可忽略不计) 注意: 智龄只能表示智力的绝对高低, 而不能比较实际年龄不同的儿童的智商高低,智商则能表示智力的相对高低。 (三)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 在比率智商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缺点, 人们发现, 比率智商是假定智

5、力发展和年龄增长成正比, 是一种直线关系, 但实际上当年龄增长到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包括成人智力量表、 儿童智力量表、 幼儿智力量表。 其中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 共有 12 个分测验: 5 个言语测验, 5 个操作测验, 两个备用测验。 适用于 6-16岁的儿童。 离差智商(计算原理): 它的基本原理是把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智力分布看做是常态(正态) 分布, 而某个儿童智力的高低是由其与同龄人智力分布的离差大小而决定的。 IQ=100+15Z (平均分数 100, 标准分数 15) 有关统计概念的解释 正态分布: 靠近平均数分布的频数最多, 离开均数越远, 分

6、布的数据越少, 左右两侧基本对称, 这种中间多、 两侧逐渐减少的基本对称的分布, 称为正态分布。 平均数 =(x1+x2=x3+.xn)/n 标准差 = (xi- )2 n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方差与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 其值越大说明改组数据离散程度越大, 值越小说明该组数据离散程度越小。 标准分数 Z=(x- )/ l 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受到 值(平均数) 和 值(标准差) 大小的影响。 当 相同时, 越小,曲线瘦高,表明数据越集中, 越大,曲线矮胖,表明数据越分散 。 标准正态分布时区间 ( -1,1 ) 的面积占总 面积的 68.27%; 标准正态分布时区间

7、(-1.96,1.96) 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5%; 标准正态分布时区间(-2.58,2.58) 或正态分布时区间( -2.58 , +2.58 ) 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9%。 (四) 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测验是一种非文字的智力测验, 主要用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及清晰思维能力。 瑞文推理测验由两种题目构成, 一种是从一个完整的图形中挖去一块, 另一种是在一个图形矩阵中缺少一个图形, 要求被试从几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出一个能够完成图形或者符合一定结构排列规律的图案。 瑞文推理测验的优点: 测验对象不受文化, 种族及语言等条件的限制, 适用的年龄范围很宽。 2.2 适应行为测验 (一) AAMD

8、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适应行为是诊断智力低下的一个重要 依据, 智力低下的定义是智商低下, 适应行为受损, 两者发生在成年前。 智商依靠智力测验确定, 适应行为依 靠行为评定。 AAMD 适应行为量表便 是为此目的而编的。 AAMD 提出的适应水平分六级。 l 一级:在低的竞争环境中有一定的能力, 但在个人事务管理上要有某些支持和监督。 l 二级:在 部分竞争或竞争环境中具有有效的社会和经济能力。 l 三级:在无竞争或受保护的环境中具有有限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l 四级:对有限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有反应, 生计需要监督, 在有帮助的情况下过机械的生 活。 l 五级:仅能对最简单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有反应,

9、生计与日常生活事物完全依。 赖他人监督。 l 六级:在生理或姿势上有全面的 残缺, 需要不断的医学全护。 (二)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适应行为又称为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是一个能力评估量表,包括有 8 个分量表,归纳为 3 个功能因子(含近200 种行为条目),即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独立功能因子包括有感觉运动(主要反映视,听,运动和协调能力),生活自理(测试饮食,大小便,穿戴等自理能力),劳动技能(包括日常家务劳动和职业劳动),经济活动(包括钱的概念,购物技能和用钱能力)4 个项目

10、.独立功能因子也包括语言发展(包括数的概念,书写,阅读和言语交流),时空定向(评估对时间概念,空间定向和使用交通工具的能力)2 个项目.社会/自制因子包括有个人取向(包括注意力,有目 标的主动性,行为的自控能力,日常爱好,个人习惯),社会责任(包括遵守社会规范及社会交往有关的行为技能)2 个项目. 2.3 其他评估工具 (一) 格塞尔发展量表 (二) 丹佛发展筛选测验 DDST DDST 是筛选性测验, 并非测定智商.筛查性测验是指比较快速地把对象从人群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测验。 学前儿童 50 项智能筛查测验也属于此类。 (三)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基本内容结构 l 智力量表 163

11、 题(包括适应性行为、 语言和探索活动, 用于评价婴幼儿感知觉的敏 锐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应能力物体衡常性、 视动协调与操作能力; 学习、 记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声、 语言交往的能力; 早期形成的概括、 分类能力。 ) l 运动量表 81 题(包括粗大运动-抬头、 坐、 爬、 站、 走、 跑、 跳等; 精细运动-对指、抓握等; 平衡协调能力。 ) l 行为记录 定性观察 三个部分互相补充, 各个部分对于临床评价都有独特的价值。 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特点 l 与格塞尔量表、 DDST 等评价工具相比, BSID 具有如下特点: l 更为完善、 细致; l 客观、 灵活; l 操作性

12、强; l 数量化, 利于结果分析, 科研应用 (四) Halstead-Reitan 神经心理测验 Halstead-Reitan 神经心理测验-儿童神经心理测验 HRB(Y) RC 用于测查儿童是否存在脑病损, 能够发现那些表现很轻微, 甚至外表觉察不出的行为缺陷, 测验使用可延伸至5 岁儿童, 于 1955 年制成本测验。 幼儿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的常模, 一般不采用划界分和损伤指数的方式, 而是采用正常组及各种脑病组各项分测验的均数及标准差。 HRB(Y) RC 用于 58 岁儿童几个修改测验 有 156 张幻灯片分成 7 组, 用投射装置(或卡片式) 显示。 受试在 1 至 4 个数字的按

13、键上作出选择性的按压后, 有铃声或蜂鸣声给以阳性或阴性强化。 测量概念形成、 抽象和综合能力。 对幼儿不采用数字来作范畴测验内容, 而是用红、 蓝、 黄、 四种颜色代替四个数字。 色形和渐进图形测验 成人和少年用连线 A 和 B 测验,幼儿尚不认识数字和字母, 改用色形和渐进图形测验代替。 前者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 要求儿童第一次按相同颜色匹配, 第二次按形状匹配, 如此交替进行。 后者是大图形内另有一不相同的小图形, 从一指定图形开始, 按这些图形中的小图形寻画一个形状相同的大图形相匹配。 如此连续交替进行。 这两种测验相当连线 B 测验。 测定大脑功能的灵活性(图 144)。 图形配对测验这是幼儿特有测验。 在卡片上下两排图画按相似性(外形的, 或意义的) 一一配对, 测定分析综合能力(包括视觉的和 言语的)。 V 形配对和图形配对测验均为幼儿特有测验, 测量视觉空间关系能力 靶测验(target test)幼儿特有测验。 要求儿童按主试者在刺激图上的指点顺序, 再生于他们的回答纸上。 可测量视觉-空间形象的再生能力。 数字划消测验 l 研究注意的传统材料, 材料用阿拉伯数字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