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用纺织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937582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护用纺织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安全防护用纺织品 第一节静电防护纺织品第二节电磁辐射防护纺织品第三节热防护纺织品第四节防水透湿纺织品第五节防毒纺织品第六节阻燃纺织品 主要知识点 重点 各类劳动防护用纺织品的防护对象及防护机理 导电纤维纺织品和抗静电纺织品的基本原理和加工技术 微波辐射和紫外线的危害 防紫外线纺织品遮蔽性的评价 热防护纺织品 防水透湿纺织品 阻燃纺织品的防护机理和加工技术 各类防毒纺织品的防护机理及应用 难点 各类劳动防护用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和性能测试静电防护纺织品的性能测试 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 是指为保护作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 免受物理 化学等因素的伤害所使用的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一般工作服 高温

2、防护服 防火服 防寒服 防静电工作服 防毒服等 静电危害 服装与服装 服装与人体相互吸附 服装吸尘及污染 引起意外事故 第一节静电防护纺织品 一 静电的危害 静电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静电影响安全静电影响衣服穿着的舒适 卫生和美观二 静电防护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及防护机理导电纤维是采用金属 碳纤维等无机材料以及通过在有机纤维表面涂覆 复合纺丝等方法制成的纤维 常用的导电纤维有金属纤维 碳纤维和有机复合导电纤维 改性抗静电纤维共混纺丝 共聚或接枝共聚等方法 织物后整理法非耐久性抗静电整理耐久性抗静电整理机理 利用静电的分散泄露作用消除静电 利用电晕放电作用消除静电 三 静电防护纺织品的性能测试 性能要求

3、 要能够防尘 防缠绕 防衣服穿脱时的静电刺激 无尘无菌工作服要求织物本身必须不产生尘埃 同时又能有效消除静电 防止吸附尘埃和细菌 测试方法 半衰期法 摩擦带电电压法 电荷面密度法 极间等效电阻法 第二节电磁辐射防护纺织品电磁波辐射的种类很多 无线电波 包括长波 中波 短波 超短波和微波 光波 如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宇宙射线 如X射线 射线 射线 射线及中子射线 一 电磁波的危害电磁波对人体危害集中在三大系统 遗传系统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表现为 1 致热效应2 非致热效应3 累积效应 二 防电磁波辐射纺织品的防护机理隔离和屏蔽三 防微波辐射纺织品加工1 常用防微波辐射纤维2 防微波辐射织物

4、3 防微波辐射织物后整理织物表面涂层 镀层技术四 防紫外线织物1 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2 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加工3 紫外线遮蔽性的评价 1 射线防护织物的种类 防中子射线织物 防X射线织物 防紫外线织物 防红外线织物 防电磁波织物 防微波织物等 2 射线防护织物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指标性能要求 织物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以保证织物的牢度和舒适性 织物的重量不宜过重 因多数射线防护织物均使用特种纤维和特种整理 易使防护服过于笨重 穿着不便 安全性 织物对特定射线的屏蔽效果要佳 测试指标 屏蔽率 第三节热防护纺织品一 热防护纺织品的种类和机理1 种类 热辐射防护织物 耐热融抗金属飞溅的防护织物 热绝缘织

5、物 防火织物 2 机理 隔热 反射 增加织物的透气性 二 热防护纤维1 有机纤维2 无机纤维 见表7 4 三 热防护纺织品的加工混纺法 复合层压法 表面涂层法 多层织物等 四 热防护纺织品的性能要求比热容 导热系数 熔孔性 纤维的耐热性五 热防护纺织品的性能测试测试指标 除强力 弹性 耐磨等指标外 主要是测试其耐热性 如热辐射测试RPP试验 热对流测试 服装或面料的受热开裂试验 面料隔热性能测试 TT值 TPP值 FFF值 六 热防护织物的原料选用及品种结构1 原料选用 在高温下 纤维能保持常温时所具备的物理力学性能 纤维应具有较长的热稳定寿命 或在高温下经过相当长的使用时间 纤维仍具有最低限

6、度的物理力学性能 2 热防护织物的品种 单层结构型的热防护织物及防火手套织物 金属化涂层织物 层压复合织物 第四节防水透湿纺织品 一 防水透湿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及机理1 超高密结构技术2 微孔技术3 致密亲水膜技术4 复合技术二 防水透湿纺织品的性能测试1 防水性喷淋试验 静压试验 织物浸在水中的吸水试验2 透湿性透湿法测试仪 蒸发法测试仪 吸湿法测试仪3 防风性4 耐久性 三 防水透湿机理1 防水机理 织物阻止水的渗透取决于织物表面能的大小和织物的结构 当织物表面能低于水时 因水的内聚力使其呈球状 从而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 2 透湿机理 当服装内侧的温湿度高于外侧时 在织物两侧就会存在一个压力梯

7、度 使水蒸气分子从织物内的孔隙扩散到织物外表面 第五节防毒纺织品一 工业毒物的种类及危害1 工业毒物的种类 蒸气 雾 烟 粉尘等 2 工业毒物对人的危害 直接中毒 间接中毒 二 防毒纺织品类型及防毒机理1 隔绝型防毒织物2 吸附型防毒织物3 解毒型防毒织物 第六节阻燃纺织品一 纺织品的燃烧过程二 纺织品阻燃的机理目前比较成熟的阻燃理论有四种 一是熔融覆盖论 观点是阻燃剂与火源接触后 产生玻璃状粘着物质 把被燃物覆盖起来 从而与氧气隔开 达到阻燃目的 二是气体理论 认为固相受热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氢和氧基游离基 氢基游离基与阻燃剂遇热产生的游离基相结合 生产新的物质 使可燃性气体中的游离基数量减少达

8、到阻燃目的 三是吸热反应论 认为阻燃剂在燃烧时产生分解而吸收热能 阻止被燃物继续燃烧 四是化学理论 认为阻燃剂作为一个组分参加化学反应 生产不燃或难燃物质 达到阻燃目的 三 阻燃剂根据阻燃性的耐久性分类按阻燃剂的化合物类型分类根据整理纤维的种类四 阻燃纺织品的加工技术 1 纤维的阻燃方法 提高成纤高聚物的热稳定性或原丝经过阻燃改性 涂层法 共混法 共聚法 接枝改性法 皮芯复合纺丝法 2 织物的阻燃整理 浸轧焙烘法 浸渍烘燥法 有机溶剂法 涂布法 喷雾法等 五 纺织品阻燃性测试及指标 性能要求 织物具有自熄性 离开火源立即熄灭 不产生熔滴 经阻燃整理后 织物手感变化不大 对皮肤无不适感 织物强力

9、下降不超过20 具有一定的耐洗涤性 阻燃织物经动物试验证明无毒 在燃烧试验时 无烟雾放出 测试要求 可测试引燃 火焰蔓延及持续性 能量和燃烧产物等方面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是极限氧指数 1 燃烧法2 极限氧指数法3 表面燃烧实验法 第七节防寒织物1 种类和用途 天然填充料 合成纤维絮或网 制成毛绒织物 涂金属膜织物 可充气膨胀的织物等 2 防寒机理及织物构造 1 构造 防寒织物由内层绝热材料和外层材料两部分构成 2 机理 内层绝热材料纤维间充满空气 对热的转移有一定得阻挡作用 可有效地防止热量散失 外层材料可有效地保护内层绝热材料的绝热性 使整体织物具有优异的服用性能 防风 防水 透湿 3

10、 性能要求及测试指标 除防寒 保暖外 还要有一定的防风 防水 透湿性和服用舒适性 测试指标有保温率 传热系数 克罗值 第八节防弹织物1 防弹织物的用途 防弹衣 能够防枪弹和弹片的袭击 2 防弹装备的防弹机理 一种是硬式防弹装备 用钢板或陶瓷板 金属网等硬质材料制成 防弹机理是 以刚克刚 一种是柔式防弹装备 用kevlar等高性能纤维制成 是纺织复合技术的应用 防弹机理是 以柔克刚 还有一种是软硬式防弹装备 由硬质防弹层和软质防弹层组成 两者共同完成防弹作用 3 防弹织物的性能要求 要求低密度 重量轻 增加穿着舒适性和灵活性 高强度 高韧性 低断裂伸长 高能量吸收性 高耐化学腐蚀性 耐紫外线辐射 思考题 静电有哪些危害 什么是电磁辐射 有哪些危害 什么是导电纤维 分析常用导电纤维的性能特点 分析常用热防护纤维的性能特点 分析纺织品阻燃的机理 分析防水透湿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及机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