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考试.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20445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医学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医学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医学考试.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 伦琴 发现了X线。2、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内容:实验核医学、临床核医学 核医学:诊断:体外检查法 体内检查法:放射性核素显像、非显像检查 治疗 (举例说明)核素治疗:(粒子或粒子)高度选择性的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药物。 131I 甲亢 甲癌转移性(分化型)3、放射性药物的特点: (1)具有放射性; (2)其生理生化特性取决于被标记物的固有特性; (3)不恒定性(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4)脱标及辐射自分解;(5)引入量少,计量单位不同(以活度为计量单位);(6)治疗作用基础不同于普通药物。4、放射

2、性示踪剂性质:同一性;可探测性。5、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举例)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与天然元素或其化合物一样,引入体内后根据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其一定的生物学行为,它们选择性的聚焦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的主要机制有: (1)特异性结合:放射性免疫显像及反义显像; (2)合成代谢:131I甲状腺显像; (3)细胞吞噬:肝胶体显像; (4)循环通路:99mTc-DTPA脑脊液间隙显像; (5)选择性浓聚:99mTc-焦磷酸盐心肌梗死组织显像; (6)选择性排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7)通透弥散:脑血流灌注显像; (8)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骨显像。6、放射性核素显像类型 根

3、据显像的部位影像采集的时间、方式以及所有核素发射核射线的种类,将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2)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3)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4)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5)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根据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力); (6)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 (7)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根据显像剂发出射线的种类)。7、核医学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的正当化原则;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显限值原则。8、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肺血流灌注显像与肺通气显像结合。9、肺灌注显像原理: 静脉注入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管径的放射性核素颗粒,放射性颗粒在肺毛细血管床内暂时嵌顿,即微血管栓

4、塞,从而使肺显影,放射性颗粒在肺内的分布与肺动脉血流灌注量成正比,因而肺灌注显像反映肺动脉的血流分布,当腓血管狭窄或栓塞时,放射性颗粒不能随血流进入该区,肺灌注显像该区呈现放射性减低或缺损。10、肺灌注显像适应证: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疗效判断。11、联合应用鉴别诊断PE及COPD灌注显像 通气显像 意义 正常 - 排泄肺栓塞 异常+ 正常-不匹配 诊断肺栓塞 也异常+匹配 COPD通气与灌注的不匹配是肺栓塞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12、核素肺灌注显像静脉注射某些颗粒状的放射性药物,流经肺循环时,暂时滞留在肺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采用显像设备使肺显像。13、核素肺通气显像吸入放

5、射性气体或放射性气溶胶,使放射性核素沉积于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内,采用显像设备使肺显像。14、两肺多发楔形稀疏缺损区 PE100% V/Q不匹配诊断PE肺灌注显像正常,基本上可以排除肺动脉血栓栓塞,但异常的肺灌注显像并不一定是肺栓塞,只有与肺通气显像不匹配的灌注异常才是肺栓塞显像的特征。15、RIA质量控制常用指标: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稳定性;健全性。16、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征在大脑原发病灶的对侧小脑同时出现血流灌注的减低。17、免疫放射分析与非放射免疫分析的异同相同点:基本原理相同、同样标记抗体不同点:示踪剂不同,检测标记物的方法也不同,无核污染。18、典型肾图三段的名称及其生理意义

6、 (1)a段:静脉注射131I-OIH后10秒左右,肾图呈急速上升的一段曲线,时间约为30秒,此段的放射性计数60%来自肾外血管床,10%来自肾血管床,3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动脉的血流灌注量,又称为血管段。 (2)b段:是继a段之后逐渐斜行上升的曲线,通常2-4分钟达到高峰,此段曲线的上升斜率和高度反映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血液中摄取131I-OIH的速度和数量,主要与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管分泌功能有关。 (3)c段:系继b段之后的下降段曲线,曲线初始部分下降较快,其斜率与b段上升斜率相近,反映肾排出131I-OIH的速度和数量,主要与尿路通畅程度和尿流量有关。因尿

7、流量的多少受肾有效血浆流量、肾小管功能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此在尿路通畅情况下,c段能反映肾血流量和肾功能。19、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 (1)急剧上升型:单侧者多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同时出现在双侧者,多见于急性肾性肾衰竭和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上尿路引流障碍。 (2)高水平延长线型:多见于上尿路不全梗阻和肾盂积水并伴有肾功能损害者。 (3)抛物线型: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能损害和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 (4)低水平延长线型:常见于肾功能严重损害,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以及急性肾前性肾衰竭;偶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当梗阻原因解除后肾图可很快恢复正常。 (5)低水平递减型:可见于肾

8、无功能、肾功能极差、先天性肾缺如、肾摘除或对位落空等。 (6)阶梯状下降型:多见于尿反流和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引起的上尿路不稳定性痉挛,此型重复性差。 (7)单侧小肾图:多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也可见于游走肾坐位采集者和先天性小肾。20、简述乙酰唑胺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乙酰唑胺能抑制脑内碳酸酐酶的活性,使脑内PH值下降,正常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脑血管扩张,导致rCBF增加20%-30%,由于病变血管的这种扩张反应很弱,使潜在缺血区和缺血区的rCBF增高不明显,在影像上出现相对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对评价脑循环的储备功能及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确的临床实用价值。21

9、、脑血流灌注显像的适应证 (1)诊断短暂脑缺血性发作和可逆性缺血性脑病; (2)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的效果评价; (3)癫痫灶的定位诊断; (4)老年性痴呆病的诊断与鉴别。22、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 (1)短暂脑缺血性发作(TIA)和可逆性缺血性脑病(PRIND):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脑血流可能未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处于慢性低灌注状态,这时神经系统检查及CT和MRI检查结果多为阴性,而rCBF显像可发现近50%患者脑内存在缺血性改变,病变部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 (2)脑梗死: 脑梗死发病早期rCBF显像即可检出。此外,rCBF显像还可检出难以被CT和MR

10、I发现的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征象和局部过度灌注表现,前者表现为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同时可见病变对侧小脑放射性减低,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疾病。而后者表现为病变的放射性减低区周围出现异常的放射性增高区。 (3)其他:癫痫、AD、脑损伤、脑肿瘤、偏头痛、脑死亡、精神和情感障碍性疾病、帕金森、其他脑部疾病。23、PET脑代谢显像原理(名词解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葡萄糖是脑组织的唯一能源物质,选择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作为显像剂,它和普通葡萄糖一样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也能在细胞内己糖激酶作用下变成6-磷酸脱氧葡萄糖,但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外,更不能快速地反向

11、通过血脑屏障,其在脑内滞留时间较长。因此在体外通过PET对发射正电子的核素进行计算机成像,从而反映脑组织的代谢情况。24、代谢性骨病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甲旁亢、肾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畸形性骨炎。25、骨显像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区,可见于: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肺癌骨转移;代谢性骨病;骨折。26、骨显像“闪烁”显像: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近期(2-3个月)内约有10%-15%的患者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进一步增高,病变更加突出,但临床上却有改善的表现,这种不匹配的反应称为“闪烁”现象。3个月后再行显像往往可见明显改善。这是由于治疗后短期内放射性骨炎未愈,局部血流仍有增加和修复性新生骨骨盐代谢

12、活跃所致。这是骨愈合和修复的表现,而不是转移性骨肿瘤的结果。27、各种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其中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发生骨转移最为常见。1、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 伦琴 发现了X线。2、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内容:实验核医学、临床核医学 核医学:诊断:体外检查法 体内检查法:放射性核素显像、非显像检查 治疗 (举例说明)核素治疗:(粒子或粒子)高度选择性的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药物。 131I 甲亢 甲癌转移性(分化型)3、放射性药物的特点: (1)具有放射性; (2)其生理生化特性取决于被标记物的固有特性; (3)不恒定

13、性(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4)脱标及辐射自分解;(5)引入量少,计量单位不同(以活度为计量单位);(6)治疗作用基础不同于普通药物。4、放射性示踪剂性质:同一性;可探测性。5、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举例)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与天然元素或其化合物一样,引入体内后根据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其一定的生物学行为,它们选择性的聚焦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的主要机制有: (1)特异性结合:放射性免疫显像及反义显像; (2)合成代谢:131I甲状腺显像; (3)细胞吞噬:肝胶体显像; (4)循环通路:99mTc-DTPA脑脊液间隙显像; (5)选择性浓聚:99mTc-焦磷酸盐心肌梗死组

14、织显像; (6)选择性排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7)通透弥散:脑血流灌注显像; (8)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骨显像。6、放射性核素显像类型 根据显像的部位影像采集的时间、方式以及所有核素发射核射线的种类,将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2)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3)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4)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5)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根据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力); (6)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 (7)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根据显像剂发出射线的种类)。7、核医学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的正当化原则;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显限值原则。8、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肺血流灌注显像与肺通气显像结合。9、肺灌注显像原理: 静脉注入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管径的放射性核素颗粒,放射性颗粒在肺毛细血管床内暂时嵌顿,即微血管栓塞,从而使肺显影,放射性颗粒在肺内的分布与肺动脉血流灌注量成正比,因而肺灌注显像反映肺动脉的血流分布,当腓血管狭窄或栓塞时,放射性颗粒不能随血流进入该区,肺灌注显像该区呈现放射性减低或缺损。10、肺灌注显像适应证: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疗效判断。11、联合应用鉴别诊断PE及COPD灌注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