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19507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 内科一病区李娜 内容摘要 什么是浅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 它是由不锈钢的针芯 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 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齐刺入血管中 当套管送入血管后 抽出针芯 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针柄 针尖 肝素帽 白色隔离塞 延长管 导管 小夹子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操作简单 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保护血管 减少液体外渗 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 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 便于抢救工作 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 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 特别是危重患者 可随时打开静

2、脉通道及早用药 提高抢救成功率 使用范围 1 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2 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3 危重的病人4 手术的病人5 小儿及老年人6 躁动不合作的病人 留置针种类 开放式留置针密闭式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防逆流留置针 开放式留置针 提供较大输液量 但不能完全有效避免血液外溢的传统的留置针 密闭式留置针 能在使用过程中 有效避免血液外溢而造成血液污染的整体式留置针 直型 Y型 安全式留置针 既防针刺伤又防血液污染 防逆流留置针 防止血液逆流 减低血液污染的危险 达到正压封管的效果 规格型号对照表 19 25ml min 33 36ml min 56 65ml min 76 105ml min 留置

3、针的临床选择 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 应选用细 短留置针 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 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 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选择 原则 静脉粗直 弹性好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及受伤肢体一般来说 能扎上肢不扎下肢 能扎健侧不扎患侧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桡静脉穿刺时易发生桡神经损伤如使用应尽量靠上 肢体主要浅静脉 行程长 静脉瓣多的 不做为静脉治疗的首选 股静脉置管有较高的细菌定植率应避免使用 正确的穿刺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 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皮肤2次 直径8cm 左右松动留置针 左

4、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留置针柄与皮肤呈15 30 角进针 见回血续进2 3mm后退针芯少许 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 松开止血带 拔出针芯 穿刺成功后 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 输液器一端与肝素帽连接 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 观察局部有无漏输液是否通畅 特别提示 1 白色隔离塞不能再次穿刺 否则有穿透套管造成渗漏的危险 2 穿刺失败时必须更换新的留置针 透明敷料使用的要点 一要点 1 无张力垂放单手放置2 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3 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二 操作三步曲 1 捏导管突起2 抚平整块敷料3 边撕边框边按压 U型固定 标明穿刺时间 冲管与封管 冲管 将输液装置中的液体药物血液和血液制品从血管

5、通路装置种移出进入血液 用于评估和保持导管通畅 防止因溶液 药物的不相容而出现沉淀 封管 把封管液注入血管通路装置 使血管通路装置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通畅 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风险 冲管 冲管液 1 预冲液2 0 9 生理盐水 不使用静脉溶液容器 如输液袋 作为获得冲管的来源 3 当药物与盐水不相溶时 先使用5 的葡萄糖冲管后再用0 9 的生理盐水冲管 4 抗菌盐水 冲管液的量 1 最小为导管系统容积的2倍 2 外周导管为5mL 3 中心导管为10mL 4 抗菌盐水不超过30mL 24hr 封管 何时冲管 封管 技术要点 敷料更换频率 已封管留置针的启用 必须先抽回血 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

6、液体 步骤 常规消毒肝素帽 用NS10ml冲管 先抽回血 当遇阻力时 应给予拔管 不能强行冲击 避免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发生堵塞 冲管通畅后 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即可 注意事项 1 观察滴速 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 渗液时 立即重新消毒 更换敷贴2 更换透明贴膜后 记录当时穿刺日期并标注 3 留置时间一般以3 5d为宜4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次 5 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6 尽量避免肢体下垂 防血液回流阻塞 7 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 肿 热 痛及静脉硬化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注意事项 8 不宜经留置针输液包括 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 肠外营养 PH值低于5或高于

7、9的液体或药物等 9 静脉留置针不应常规用于采血 10 不得在置有留置针的一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11 选择穿刺部位时应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 再次穿刺点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 12 输液前抽回血以确认导管是否通畅 更换透明敷料 时间 2 3天 有特殊随时更换 要点 更换敷料时 对穿刺部位要严格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 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 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 拔针的注意事项 一手固定套管针 另一手由外周至中央水平揭除敷料 洁尔碘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周围皮肤 先拔针后按压法 即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迅速按压 按压时应沿血管纵行按压 时间为5分钟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 皮下血肿2 液

8、体渗漏3 导管赌赛4 静脉炎5 静脉血栓6 感染 皮下血肿 原因 1 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2 技术掌握不好 操之过急 动作不稳等 往往容易使置管针穿过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3 拔针时按压不正确 措施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提高穿刺成功率 拔针时正确按压 液体渗漏 原因 1 操作不当穿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 2 导管滑出血管外未及时发现 3 患者自身如素因贫血 胶体渗透压低 4 固定不牢 病人躁动不安 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内 措施 护理人员除加强训练外 应妥善固定导管 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输液过程加强巡视 导管堵塞 原因 分管腔内和管腔外 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或导管冲洗不彻底 管液种类量及推注

9、速度选择不当以及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措施 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 每次输液毕要正确封管 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 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缓慢脉冲式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嘱病人置管肢体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回血 静脉炎 原因 1 血管选择不当2 无菌操作不严格3 输注高渗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4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5 留置针选则不合适 静脉炎 静脉炎 措施 1控制微粒混入药液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药时针头垂直插入安瓿底部 可减少玻璃微粒 同时加药针头不宜过大 以减少橡胶微粒 所溶解药物必须完全溶解 以减少药物结晶微粒 以上方法均可减少各种微粒进入人体造成

10、的伤害 2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粗直 弹性好 回流通畅 避开关节 受伤感染的静脉 便于穿刺 固定和观察的血管 尽量选择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输液易发生静脉炎 甚至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特别是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更加注意 因为此类病人血流慢 血液浓度高 易引起血栓 静脉炎 3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损伤 输高浓度 大分子溶液的脂肪乳 氨基酸等液体时 应减慢输液的滴速 并给予足够的稀释 通常与葡萄糖混合输注或使用三通同时输注 对于静脉输血的患者建议另外建立外周通路 不使用留置针 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避免产生化学性静脉炎 对血管刺激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 4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根据药物浓度及注意事项 掌握配伍

11、禁忌 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 化疗药物 应先用透导液体穿刺 输药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使药物不沉积在血管壁 提高血管使用率 5规范化洗手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消毒面积要超过敷料覆盖面积 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侵入血管 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 规范化洗手 静脉炎 6在输入高渗液 刺激性药物后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左右 再行肝素盐水2 5ml封管 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肝素液封管可减少局部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 掌握封管的方法 普遍采用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仍存在弊病 因肝素帽致密度极强 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子退出留置针外 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握 易造成负压封管 导致凝血堵管 而只将针头

12、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可避免负压封管 先在延长管根部夹闭小开关 再拔出针头 可保持管内正压 不容易导致回血 如果封管速度太快 使血管内部压力突然增大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可导致局部血管炎性病变 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静脉炎 7留置针保留时间 留置针的更换时间尚无统一标准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留置针保留时间规定为3d 由于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及刺激性药物的影响 随着留置针时间的延长 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 所以即使没有穿刺部位的异常感觉也不应长时间留置 但多数学者主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不超过7d为宜 静脉炎 8静脉炎的治疗 红外线灯照射疗法 每日2次 每次20 30min 采用硫酸镁温热敷 疗

13、效较好 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收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而使血管舒张 抬高穿刺肢体局部用药如喜疗妥 如意金黄散 静脉血栓 原因 1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置管的肢体活动减少 血液淤滞 根据报道久病卧床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的血栓多3倍 2 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高凝状态 强碱性环境导致血管内膜粗糙3 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损伤血壁 静脉血栓 措施 1穿刺时选择上肢粗静脉 并注意保护血管 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 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2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置管的肢体 可给予热敷和适当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穿刺时尽注意保护血管 发现套管内出现血块堵塞 应该采用负压进行抽吸 一旦形成血栓 应立即拔除套管 抬高患肢 并可适当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促进血液回流 局部用50 硫酸镁外敷 同时予以溶栓 抗凝 理疗等处理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