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34913699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5(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计划 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一 本章近年考题分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 注册会计师执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 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帮助其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的是 2001年 A 计划实施实质性测试时确定的预期样本量B 被审计单位的中期会计报表C 内部控制调查问卷表D 与管理当局的沟通函 答案 B 解析 重要性是会计报表的特性 选项中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内容只有B 2 注册会计师在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用作实质性测试时 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B 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C 分支机构的分布区域 D 助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 答案 A 解析 在审计的实施阶段 注册会计师在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

2、用作实质性测试时 应考虑七个因素 其中第六项即 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o本题的选项来自 五湖四海 A来自分析性复核 第七章 B为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第五章 C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中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 程序有关 第三章 D与审计证据相关性 可靠性的判定因素有关 第六章 3 在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 时间时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以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为主 并将审计程序的执行主要安排在期中进行 则表明注册会计师 o 2001年 A 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高水平B 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C 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高水平D 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答案 A 解析 事实上 检查风险不仅与实质性测试

3、的 性质 时间 有关 而且与实质 性测试的 范围 有关 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请见教材原文 4 编制审计计划时 注册会计师应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 以确定 oA 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B 可容忍误差巳初步审计策略D 审计意见类型 答案 A 解析 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二 多项选择题 1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 如果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 A 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B 扩大符合性测试的范围C 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D 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 答案 AC 解析 B可谓 推倒重来 大可不必 D显然 操之过急 发表什么意见应视程

4、序A C的实施结果而定 2 如果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 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 为降低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 A 修改审计计划 将重要性水平调整至更高的水平B 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 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否重要C 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D 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答案 BC 解析 A乃 削足适履 D则 操之过急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重要性水平越高 审计风险越低B 重要性水平越低 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C 样本量越大 抽样风险越大D 可容忍误差越小 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答案 ABD 解析 A B涉及的知识属于重要性 审计风险 C D所涉及的

5、是样本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应记住 三者之间互为反向关系 4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主要目的有 2000年 A 提高审计效率B 保证审计质量巳查出错误与舞弊D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答案 AB 解析 所选两项属于重要性基本概念中的 两目的 提高审计效率 保证审计质量 三 判断题 1 在审计实施阶段 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性复核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 以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各类特殊认定的证据 2001年 答案 O 解析 分析性复核程序在计划阶段 报告阶段的使用是必须的 在实施阶段的用途是 任意选择 的 题目的用词为 可以 因此正确 2 注册会计

6、师如拟信赖内部控制 应当实施符合性测试 以将控制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答案 X 解析 第一句话 基本 正确 即如拟信赖内控 并且信赖是经济的 则应实施符合性测试 但第二句话纯粹为 添足 之举 也正是本题的 陷阱 之所在 此类 陷阱 颇有 诱敌深入 的意味 事实上 实施符合性测试并不能使控制风险有任何降低 应记住 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的高低均为客观存在 注册会计师不能改变 只能进行适当的估计 以便确定相应的对策 2001年 3 在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 注册会计师无须考虑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答案 X 解析 在初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六项基本因素 其中第四项为 内部控制与

7、审计风险的评价结果 o具体地说 如果控制风险低 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 以节省审计成本等等 可见重要性水平的初步确定与控制风险有关 四 综合题 1 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在各账户上的分配o 2002年 3 0分 答案 见第十二章2002年内部控制综合题 2 重要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o 2001年 1 0分 答案 见第十五章2001年会计核算 审计调整及审计意见类型综合题 二 本章复习提示及重要考点 一 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考分较高 年均6 3分 虽然考分的稳定程度不及第六章 但总体而言仍属于重要章节 在历年考试中 每年都有适量的客观题 而大约每四年考核一次简答题 综合题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有关重要性

8、的知识 本章有关审计计划 分析性复核 初步审计策略的内容难度较低 应以概念为主 有关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的内容难度较高 需要一定的判断能力 且有考核主观题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 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 1 了解审计计划的概念和性质 把握总体审计计划与具体审计计划的特征与核心 注意总体审计计划的 综合性 与具体计划的 具体性 重点了解总体计划中有关时间预算的内容及具体审计计划中有关审计程序的核心地位 了解编制审计计划的步骤 注意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在这些步骤中的体现 2 了解编制计划前注册会计师用哪些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何种情况 注意所了解到的情况作为审计证据的种类 并将所了解的内容与签约前

9、了解的内容进行比较 3 熟练掌握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审计各个阶段的用途及这些用途的性质 重点了解实施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考虑因素 理解计划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内容与原理 了解对分析性复核信赖程度高低的影响因素 4 重点了解重要性的概念 具体包括运用重要性的目的 阶段 层次 以及初步确定重要性时的考虑因素与衡量重要性的标准 特别是重点了解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水平 审计证据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5 掌握初步确定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步骤 具体包括判断基础 计算方法和重要性水平的选取等 6 掌握账户余额 交易层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具体包括分配的方法和不分配的方法 对于分配的方法 注

10、意各账户余额 交易层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等于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这种数学关系 并注意应在按比例分配的基础上根据账户余额 交易的性质和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做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不分配的方法 应注意注册会计师如何根据账户余额 交易的重要性及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决定是否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漏报 7 结合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掌握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应从哪些方面汇总会计报表的错报漏报 并根据错报漏报与重要性水平的比较结果确定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8 重点了解审计风险及其组成要素的概念以及各种风险对审计证据数量的影响方向 了解固有风险评估的方法和依据 牢记控制风险的评估及其与三类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11、具体地说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 了解 内部控制之后对控制风险进行 初步评价 在对内部控制进行 符合性测试 之后对控制风险做 进一步评价 并在 实质性测试 之后对控制风险进行 最终评价 建议对控制风险的三次评价进行多角度的比较 此外 还应熟练运用风险要素的计算公式确定检查风险水平 并由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 时间 范围和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 本章重要考点 1 审计计划的内容 编制 审核 客观题 2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用途 客观题 o3 实施阶段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条件 客观题 o4 运用重要性的目的和阶段 客观题 5 重要性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客观题 6 会计报表层重要性的确定 客观题 1

12、999年简答题 综合题 7 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在各账户上的分配 2002年综合题 8 初步判断重要性的目的与考虑因素 客观题 9 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时的处理 客观题 10 控制风险的概念与性质 客观题 o11 风险三要素的计算公式 客观题 1998年简答题 12 检查风险与审计证据 审计程序 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 客观题 三 典型例题及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例1 注册会计师期望的审计风险为4 5 并认定固有风险为60 控制风险为60 则注册会计师应承担 的检查风险 A 3 B 1 35 C 2 7 D 15 答案 D 解析 检查风险 4 5 60 60 15 二 多项选择题 例1 在以下关于重要

13、性水平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数量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如果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则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必然也成反向关系 B 审计证据的数量与重要性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来降低审计的重要性水平C 如果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 则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就不一定成立D 审计证据的数量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来降低审计风险 答案 ACD 解析 重要性水平是一种客观存在 审计证据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土需要根据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来确定 而不是像B那样根据审计证据

14、数量的多少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 判断题 例 虽然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数量均与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变动关系 但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并不成同向变动关系 答案 O 解析 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的数量三者中任何两者之间均成反向变动的关系 四 简答题 例1 H注册会计师在审查S公司2003年度的会计报表时 确定该公司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为100万元 同时确定该公司部分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如表7 2所示 经审查确认 除在表中各项目内发现若干笔业务的错报金额外 会计报表其他项目均未发现有错报或漏报的情况 请回答 1 H注册会计师采用何种方法确定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 为什么 表7 2 2 若不考虑

15、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H注册会计师应如何根据各项目的重要性建议S公司调整其错报漏报 并确定建议调整的错报总金额下限 3 若考虑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应在上述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议S公司调整的总金额 答案 1 H注册会计师采用不分配的方法来确定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重要性 事实上 确定会计报表项目重要性的方法有二 其一是分配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 各账户余额交易层的重要性水平之和等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 依据表中数据 S公司仅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三个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就超过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 这显然不符合分配的方法的特征 因此H注册会计师所采用的必然是第二种方法即不分配的方法 2 H注

16、册会计师在根据各项目的重要性建议S公司调整其错报漏报时 对于每个项目 应选择大额的错报漏报 依次建议S公司进行调整 直至该项目中剩余的未建议调整的错报金额合计低于该项目的重要性 因此H注册会计师至少应建议S公司调整金额为70万元及30万元的错报 建议调整存货项目中金额为28万元的错报 长期投资项目中金额为90万元的错报 银行存款项目中金额为2万元和l万元的错报 短期借款项目中的全部两笔错报 以及盈余公积中金额分别为3万元及2万元的错报 建议调整的错报金额合计为228万元 3 除上述调整建议外 会计报表中已发现尚未调整的错报金额为354 228 126万元 超过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应从所有未建议调整错报中选择金额较大的错报建议调整 直至未建议调整的错报金额合计低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 因此应建议 S公司调整应收账款中金额为25万元的错报和存货项目中金额为20万元的错报 此时 会计报表中为建议调整的错报金额合计为81万元 已低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 四 同步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