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4894833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病防控最新版本(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内容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要点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 第一部分 几个概念 传染病定义和特征 1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 病毒 立克次体 细菌 螺旋体等 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 特征 传染性 能传播 流行 有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 感染后能产生抗体 因为其传染性 对广大群众造成危害 如2003年的非典 又因为传染病是由细菌 病毒等引起 所以发热是最常见症状 能产生抗体 所以使用疫苗来预防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1 1 传染源 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和受

2、感染动物 2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如麻疹 水痘 腮腺炎 结核消化道传播 痢疾 伤寒等血液 体液传播 乙肝 艾滋病等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2 日常生活接触 如通过手 用具 玩具等虫媒传播 蚊子 乙脑 疟疾 跳蚤等3 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以上三个条件是传染病的传播 流行的最基本条件 缺一不可 因此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流行也有三种方法 即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常见传染病 一 流行性感冒1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为甲 乙 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感病毒 尤以甲型 极易变异 往往造成暴发 流行或大流行 自本世纪以来已有五次世界

3、性大流行的纪载 分别发生于1900 1918 1957 1968和1977年 其中以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重 死亡人数达2000万之多 流行性感冒2 传染源 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在人群密集而且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 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性感冒3 临床表现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 3日 数小时至4天 流感是呼吸道的急性疾病 症状包括高烧 38 5 以上 头痛 全身痛 乏力等全身症状和流鼻涕 咳嗽及咽喉痛和干咳等呼吸道症状 而且 全身症状重 呼吸道症状轻 这些可以与普通感冒鉴别 流行性感冒4 并发症 1 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

4、感染 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 2 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 这是流感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 多饮水 重症者可用解热镇痛剂 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大部份人都能在2至7日内自行痊愈 抗病毒治疗 金刚烷胺 病毒唑等 有细菌感染用抗菌素 预防 一 早期发现和迅速诊断流感及时报告 隔离和治疗患者 二 药物预防金刚脘胺与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 乙型流感则无效 也可试用中草药预防 三 疫苗预防 四 加强锻炼 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为世界各地常见的传染病 全年均可发病 我国以冬春季多见 在儿童集体机构 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流

5、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有时会影响唾液腺 有时亦会影响神经组织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病程早期时 从口腔 呼吸道分泌物 血 尿 乳汁 脑脊液及其他组织中 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8 30天 平均为18天 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 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 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 数小时至2天 可出现肌肉酸痛 食欲不振 倦怠 头痛 低热 结膜炎 咽炎等症状 起病急 有发热 头痛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全身疼痛等 数小时至1 2天后 腮腺即显肿大 发热自38 40 不等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 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 向前 后

6、下发展 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 边缘不清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 表面灼热 但多不红 有轻触痛 腮腺肿胀大多于1 3天到达高峰 持续4 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 整个病程约10 14天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 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并发症 1 神经系统并发症 无菌性脑膜炎 脑膜脑炎 脑炎 为常见的并发症 尤多见于儿童患者 男孩多于女孩 偶有腮腺炎后1 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 脊髓炎 预后多良好 耳聋 为听神经受累所致 2 生殖系统并发症 睾丸炎 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 35 有报告9岁患儿并发此症者 一般13 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 卵巢炎 约占成人女性患者的

7、5 7 症状较轻 不影响受孕 偶可引起提前闭经 胰腺炎 约见于5 成人患者 儿童中少见 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 4天至1周 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 肾炎 心肌炎 约4 5 患者并发心肌炎 其他 乳腺炎 15岁以上女性患者31 并发此症 等 预防 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 但在集体儿童机构 包括医院 学校 部队等应留验3周 对可疑患者 应立即暂时隔离 预防接种麻 风 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a 维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b 保持双手清洁 并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c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 如打喷嚏后 要立即洗手 d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

8、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受感染的儿童出现肿胀后9日内不应回校上课 以免传播疾病 三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 丘疹 水疱和痂疹和特征 本病多见于小儿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自发病前1 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均有传染性 二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 传染性很强 在小儿集体机构中接触后 易感者80 90 发病 因此必须严密隔离 三 易感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 以冬 春两季较多 一次患病后 可获得持久免疫 再次得病者极少 水痘典型图片1 水痘典型图片2 一 潜伏期10

9、 24日 一般为13 17天 二 前驱期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 2日可先有发热 头痛 咽痛 四肢酸痛 恶心 呕吐 腹痛等症状 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 而无前驱期症状 三 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 头部 逐渐延及面部 最后达四肢 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 面部及四肢较少 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 数小时内变为丘疹 再经数小时变为水泡 从斑疹 丘疹 水泡 开始结痂 短者仅6 8小时 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 水疱稍呈椭圆形 2 5mm大小 水泡基部有一圈红晕 皮疹往往很痒 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状 以后稍混浊 疱疹壁较薄易破 数日后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 最后成痂 经1 2周脱落 因皮疹分批出现

10、故在病程中可见各种皮疹同时存在 并发症 一 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包括局部皮疹化脓性继发感染 蜂窝组织炎 急性淋巴结炎 丹毒 败血症等 二 水痘脑炎约1000 10 000个病例中有1例发生脑炎 三 原发性水痘肺炎多见于成人水痘患者和免疫受损者 四 其他水痘与Reye综合征常发生于水痘后期 伴呕吐 不安和激惹 进展到脑水肿 脑部的病理改变与高氨有关 由于阿司匹林也被认为与Reye综合征有关 因此国外认为水痘感染时最好禁用阿司匹林退热 心肌炎 肾炎 关节炎 肝炎等均少见 预防和控制 预防 1 学校和托幼机构按规定每天做好晨检工作 2 条件允许尽量接种水痘疫苗 免疫期10多年 控制 学校与托幼机构发生麻

11、疹等呼吸道疫情时 应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 发现病人及时报告 控制传染源 2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3 隔离治疗病人 隔离至出疹后7日 4 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84消毒液1 100比例配制 切断传播途径 5 课间保持教室通风换气 6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必要时应急接种水痘疫苗 保护易感人群 四 麻疹 麻疹 measles rubeola morbilli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有发热 上呼吸道炎 眼结膜炎等 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 烧三天

12、 出疹三天 退热三天 麻疹典型图片1 麻疹典型图片2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 麻疹患儿主要致死原因 心肌炎 2岁以下儿童多见 脑炎 0 1 0 4 发病率喉炎 1 4 发病率 预防和控制 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1 2岁以下的儿童按国家规定做好疫苗接种 2 学校和托幼机构按规定在新生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 3 学校和托幼机构按规定每天做好晨检工作 控制 学校与托幼机构发生麻疹等呼吸道疫情时 应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 发现病人及时报告 2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3 隔离治疗病人 隔离至出疹后5日 4 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84消毒液1 100比例配制 5

13、 课间保持教室通风换气 6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必要时应急接种麻疹疫苗 五 猩红热1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 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 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肾并发症 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主要致病菌为A组 型溶血性链球菌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 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 使皮肤产生病变 严重时肝 脾 肾 心肌 淋巴结也可出现炎症性病变 猩红热2 流行病学及预防 本病全年可发病 但以冬春为高峰 主要多见于5 15岁儿童 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 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人群

14、普遍易感 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 无交叉免疫 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 猩红热3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1 7日 通常2 3日 初起突然高热 头痛 呕吐 烦躁 咽部疼痛 咽充血极明显 扁桃体肿大或可见脓性分泌物 在起病12 36小时内出现皮疹 先见于颈 胸 腹背 迅即从腋部及腹股沟扩展到四肢 皮疹鲜红 细小密集 有时似点状出血 疹间皮肤通红 压之褪色 猩红热4 皮疹在2天内出齐 疹盛时皮肤瘙痒 面部发红 但口唇周围苍白 环口苍白圈 肘前 腋窝 腹股沟等皮褶处因红疹寄集而呈皱褶红线 帕氏线 舌苔白厚或光剥 舌乳头突出于舌面之上 状如杨梅 称杨梅舌 出疹后一周内见皮

15、肤脱屑 多呈片状 指尖可呈膜样或套样脱皮 猩红热5 预防1 控制传染源 对病人进行6日隔离治疗 对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 并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进行预防 2 切断传播途径 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 患者分泌物应随时消毒 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 保护易感者 目前尚无供临床使用的疫苗 猩红热典型图片 草莓舌 猩红热典型图片 杨梅舌 猩红热典型表现 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典型表现 全身弥漫性充血 猩红热典型表现 针尖样皮疹 六 艾滋病防治知识1 1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 但可以预防 2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 如握手 拥抱 共

16、同进餐 共用工具 办公用具等 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知识2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 电话机 餐饮具 卧具 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知识3 3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 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预防经性接触传播的措施 1 加强宣传 教育人们洁身自爱 遵守性道德 2 在公共娱乐场所强制推广使用安全套 3打击嫖娼 卖淫 在世界范围内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也是我国今后的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防治知识4 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措施1 实行无偿献血 禁止有偿卖血 2 打击吸毒贩毒活动 推广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杀酮替代治疗 3 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 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 河南省的艾滋病人主要是通过卖血感染 全国的是静脉吸毒 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播的措施1 加强感染艾滋病的育龄妇女的管理 2 实施母婴阻断 艾滋病防治知识5 卫生部印发 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摘录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 针灸针或其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