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4885150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讲义教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1、识图回答问题1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由谁领导的?英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哪一侵略战争? 2 国通过这次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什么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1、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厦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及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厦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框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请回答:1 则

2、材料反映的时间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 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时间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 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得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死人之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损毁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请回答:1 料中的“联军”指哪些国家?“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3 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兵临北京城下时,仓皇出逃的是哪两个皇帝? 4 段

3、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3、 阅读下列材料:“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暴政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请回答:1 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条约? 2 个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签订的双方是谁? 3 合材料分析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 阅读下列材料:“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请回答: 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4 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5 们掀起这次运

4、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 一运动的结果如何?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 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 5、 阅读下列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该组织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这个组织的性质什么?总理是谁? 后来,这个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是哪三大主义?作用什么? 7、2005年时中国国民党的前身中国同盟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为此,2005年3月,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为首的国民党参访团56年来首次组团,对大陆进行了名为“缅怀之旅“、”经贸之旅“的访问。请回答:(1)1905年 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

5、命做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1911年,引发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担任了什么职务? 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8、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宇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

6、,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民主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像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

7、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印刷、公共交通、码头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请回答:材料一中的“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 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和北京各校学生的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材料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请回答: 从材料一

8、中可看出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外争国权”指什么?“国贼”指谁? 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 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镇压五四运动的是什么政府? 11、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一年在什么地点召开的? 有利于这次大会召开的国际条件是什么?大会宣告了哪个政党的成立? 这次大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选举出来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这次大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二、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部分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清政

9、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

10、交历史?你有何感想?2、【追溯历史屈辱岁月】 (1)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 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3)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例: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阅读下列材料,

11、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

12、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3分)图_(填写图片编号)_条约(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6分)4、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1)你认为某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答:不符合;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

13、世界的东方封建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2)结合所学的日本历史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答: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增强,对华战争蓄谋已久(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答:呼吁变法;反对与日本议和;支持公车上书;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谴责清政府投降卖国。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14、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列举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什么区别?答: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王朝,不改革内政;单纯引进,缺乏创新,最终失败。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引进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注意把引进技术同国内消化、吸收、运用、创造结合起来。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请回答:(1)19世纪 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