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4880792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DLT552-95火力发电厂空冷凝器试验方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DL/T 552-95 Thetestingcodeofdrycoolingtowerandcondenserofthermalpowerplant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5-04-12批准 1995-10-01实施 1总则 1.1编制本试验方法的目的是,为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系统的空冷塔及直接空冷系 统的空冷凝汽器的考核试验、性能试验提供统一的试验程序、试验方法、试验数据 的整理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 1.2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新建或改建的空冷塔和空冷凝汽器的冷却能力 的考核试验及性能试验;适用于空冷塔、空冷凝汽

2、器所采用的空冷散热器(元件, 下同)试验室选型试验及热力阻力性能试验。 本试验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投运多年的空冷塔和空冷凝汽器的性能试验。 1.3用于空冷塔、空冷凝汽器的空冷散热器必须经过试验室热力阻力性能试验,测 定其技术指标及性能。 火力发电厂新建或改建的空冷塔、空冷凝汽器投入正常运行后一年内,应对其 冷却能力进行考核试验。 新设计的空冷塔、空冷凝汽器和首次使用的空冷散热器(包括布置形式的改 变),在投入正常运行后的一年内,应进行性能试验。 1.4同一火力发电厂新建或改建多座空冷塔、空冷凝汽器,当其类型、各部分几何 尺寸、所用空冷散热器及其布置形式完全相同时,可对其中一座进行考核试验。当 上

3、述条件不同时,应分别进行考核试验。 如果新建空冷塔、空冷凝汽器的设计是套用其他工程的,对其类型及各部分几 何尺寸、所用空冷散热器及其布置形式没有作任何修改,且使用条件相近,在其他 工程中又进行过考核试验或性能试验,则该新建的空冷塔、空冷凝汽器可不进行考 核试验。否则,仍应进行考核试验,性能试验一般可不再进行。 1.5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的考核试验和性能试验,应由具有空冷设备检验资格的测 试机构独立承担,不受设计、施工、制造及运行管理单位的干预。 1.6空冷塔、空冷凝汽器的考核试验、性能试验及空冷散热器的试验室热力阻力性 能试验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a)根据试验的性质、内容及要求编制试验大纲; b)

4、进行试验前现场或试验室的准备工作; c)进行空冷塔、空冷凝汽器的现场测试或空冷散热器的试验室测试; d)整理及分析试验数据; e)编写试验报告。 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1试验大纲应包括下述内容: a)试验目的和要求。 b)被测试空冷塔、空冷凝汽器的主要概况;空冷系统图,设计单位提供的空冷 塔、空冷凝汽器设计性能曲线;被测试空冷散热器的设计制造图及有关性能曲线等 资料。 c)测试项目、测点布置、测试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仪表,需要加工制作的设备和 工具。 d)试验范围及试验工况。 e)资料整理方法和评价方法。 f)试验人员的组成及分工。 g)试验工作进度计划及实施方案。 h)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

5、2为了保证空冷塔、空冷凝汽器在良好的运行工况下进行试验,各部件、设备及 被测试的空冷散热器应满足下述各项要求: a)冷却水的水质满足设计要求; b)空冷系统的输送汽、水管道及旁路无阻塞、泄漏;闸阀严密、灵活、可靠; c)空冷散热器无破损变形,表面干净,无粉尘严重污染及杂物粘堵; d)自动控制系统准确、可靠、无故障,手动操作系统灵活、方便; e)百叶窗启闭灵活、自如; f)所有风机、抽气机、电动机运转正常; g)试验大纲中提出的其他要求。 2.3空冷塔、空冷凝汽器及空冷散热器试验中应使用经校验合格的仪器仪表,使用 过程中注意检查,保证其达到试验要求的精确度。 2.4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前应在测

6、试现场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a)确定各测试项目的测点位置; b)提供测试所需用的电源; c)加工及安装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 d)清除现场有碍试验工作进行的杂物,保证试验现场有良好的测试环境。 2.5试验前应准备好各种试验所用的记录表格、简易工具及用品。 2.6参加测试人员应熟悉各测试项目和所用仪器仪表,并按试验大纲的要求进行空 冷塔、空冷凝汽器及空冷散热器的预测试。 3试验条件和要求 3.1雨雪天和外界离地面10m高处风速大于4m/s时,不应进行空冷塔、空冷凝汽 器的考核试验和性能试验;在出现大气温度逆变的情况下也不应进行上述试验。 3.2测试工作应在空冷塔、空冷凝汽器及空冷散热器的各项测量参数

7、调整稳定 30min后进行。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的考核试验、性能试验中,每一工况持续测试 的时间不应少于60min,空冷散热器的试验室热力阻力性能试验中,每一工况持续 测试的时间不应少于30min。 3.3各工况内相同参数的测量次数和每次测量的间隔时间应相同。空冷塔、空冷凝 汽器及空冷散热器必须测量的参数,其测量次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每一工况各参数的测量次数 3.4空冷塔: 3.4.1空冷塔的考核试验、性能试验应在设计规定的保证值大气温度下进行,此温 度与设计大气温度的偏差不超过3。考核试验时空冷塔所有散热器应全部投入 运行,所有百叶窗处于全开状态。 空冷塔的一般性能试验,是在设计工况下

8、对设计水量、投入散热器数量、百叶 窗开度等进行的各种组合试验。 3.4.2空冷塔考核试验时,要求机组保持90%以上负荷,冷却水量与设计值的偏差 应在10%范围内。性能试验时,应根据试验要求,将机组负荷分成100%、 80%、60%直至机组允许的最低负荷,在各负荷下进行试验。机组负荷、进口空 气温度、冷却水量的波动不大于5%,并应切断进入凝汽器的各种疏水及其他热 源。 3.4.3空冷塔性能试验时,应测量空冷塔出口空气温度及各个扇形段的进口水温和 散热器进口断面风速分布等有关资料,以便计算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并为冬季防冻 提供依据。 3.5空冷凝汽器: 3.5.1空冷凝汽器进行考核试验、性能试验时,

9、应满足下述条件: a)考核试验时,机组负荷应不低于额定负荷的90%,性能试验时,机组负荷应 不低于额定负荷的40%; b)考核试验时,空冷凝汽器的热流量应不低于设计热流量的90%,性能试验 时,空冷凝汽器的热流量应不低于设计热流量的50%; c)考核试验时,风机最大功率应不低于额定功率的90%,性能试验时,风机最 大功率应不低于额定功率的50%; d)进口空气温度应在空冷凝汽器设计性能曲线的设计保证值3以内; e)所有风机都全速运转,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有8%以上台数的风机处于停车, 也不应有多于1台的K-D组处于停车,如有一台分凝器风机停车,则整个K-D组应 当停运; f)关闭进入凝结水接受槽的

10、各种疏水。 3.5.2每一工况测试过程中,各参数的每次测量值相对于该工况平均值的允许变化 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a)Ta11.0; b)Te1.0; c) W5%。 3.5.3自然通风空冷凝汽器的试验方法可参照机力通风空冷凝汽器的试验方法进 行。 3.6空冷散热器: 3.6.1空冷散热器的试验室热力阻力性能试验的测试装置,由空气系统和热水(蒸汽) 系统两部分组成,且均应有稳定段和测试段。图1给出空气-热水系统试验装置示 意图。 图1 试验装置 -蜂窝器;-试验元件;-风门;-温度调节器; -水泵;-水箱;1-测压孔; 2-温度测点;3-流量孔板及U形管差压计;4-动压管及U形管差压计;5-温

11、度测 点 3.6.2每一工况测试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每次测量值相对该工况的平均值的允许变 化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a) Ta1(Ta2)1.0; b) t10.5; c) W2%; d)进出口水温差t0.5。 4测量仪表和测试方法 4.1空冷塔 4.1.1大气风速测量 4.1.1.1测量大气风速的仪表宜采用旋杯式风速风向仪或遥测式风速风向仪,优先 选用遥测式风速风向仪。 4.1.1.2大气风速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点应位于距空冷塔2040m远处的开阔地带,沿塔周测点不应少于4处; b)风速风向仪的安装高度在地面以上10m处,风向标的方位和字标必须正确设 置。 4.1.2进口空气温度测量

12、4.1.2.1测量进口空气温度的仪表应选遥测通风温度计或遥测通风干湿球温度计, 其精确度不应低于0.25%。 4.1.2.2进口空气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仪表距地面高度应为进风口高度的2/3; b)仪表距塔边缘的距离应为34m; c)在塔周设置48个对称的测点; d)悬挂仪表处需遮阳和通风; e)如系散热器竖直布置的空冷塔,亦可将测点设在散热器上部平台外侧。 4.1.3出口空气温度测量 空冷塔出口空气温度测点宜选在空冷塔喉部内侧,宜使用遥测温度计测量。 4.1.4大气压力及大气干、湿球温度测量 4.1.4.1测量大气压力及大气干、湿球温度的仪表,宜采用福廷式或空盒式大气压 力表及手动或

13、电动阿斯曼干湿球温度计。 4.1.4.2大气压力和大气干、湿球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仪表距地面高度应分别为0.5m和1.8m; b)仪表距塔的距离应为2040m; c)在塔周围设置24个测点; d)放置仪表处应有遮阳和通风装置。 4.1.5进塔水温度测量 4.1.5.1测量进塔水温度的仪表宜采用精密水银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仪表分度为 0.1,仪表精确度不应低于0.25%。 4.1.5.2进塔水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进塔母管靠近塔边的截面顶部设置温度测点; b)温度计应安放在温度计套管内,温度计套管应伸入管内不小于300mm的长 度; c)温度计套管内应灌注少量汽轮机油,油量应

14、能淹没温度计的感温元件。 4.1.6出塔水温度测量 测量出塔水温度的仪表与测量方法同4.1.5,测点应布置在出塔母管上。 4.1.7冷却水量测量 4.1.7.1测量冷却水量的仪表,宜采用皮托管、流量孔板或电磁感应流量计、超声 波流量计。采用皮托管或流量孔板测量时,仪表精确度应不低于1.0%;采用电磁 感应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时,仪表精确度应不低于2.5%。 4.1.7.2冷却水量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冷却水量的测点应选在进塔母管或出塔母管上。如有多根母管,每根管上均 应布置一个流量测点。 b)测点前应保持长度不短于8倍管道直径的直管段,测点后应保持长度不短于 5倍管道直径的直管段,在此直管段范围内无闸阀。 c)在管道上安装电磁感应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时,应满足该仪表其他的技术 要求。 4.1.7.3采用皮托管测量冷却水量时,应在管道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直径上分别设置 测点。当管径小于500mm时,也可仅在一条直径上设置测点。管道截面等面积圆 环的划分数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不同等面积圆环的测点位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2 管道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