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4880637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 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 教学准备 课件 六、

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课外书啊?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很爱学习的好孩子,最近,图书室的阿姨准备购买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 2、回顾旧知: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每本书24元) 师:她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一:买2本书要多少元?谁会口算? (列式:242=48(元) )。 问题二:买10本书,又要多少元呢? (列式:2410=240(元), 问题三: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又要多少元呢?我们该如何列式计算? (列式:2412=)。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3、引出新知: 对比前面两

3、题,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算法探究 1、估算: 2412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 估一估,2412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 A: 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师:估算的结果是200,你们猜一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是估大,还是估小呢? 教师梳理:24估成20估小了,12估成10也估小了,所得的积肯定也偏小了。 B: 24估成20,2012=240。 C: 12估成10,2410=240。 过渡:刚才同学的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到底谁估算的得数与实际的得数比较接近呢?

4、应该怎么办?(需要计算出2412的得数) 2、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4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注意点:A、学生中都出现了哪些算法?B、哪几位同学出现了典型算法?) 根据情况可提示:如果一种办法也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看看数学书第63页的计算方法。 对于部分算得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调控: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法,再想想,还有没有第二种?甚至第三种算法呢? 3、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 (学生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 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

5、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1)连加: 24+24+24+ +24=28812+12+12+ +12=288(2)连乘: 2426=2882434=2881264=2881283=288(3)拆数: 2410+242=2882012+412=288 (4) 竖式: 2 4 1 2 4 82 4 2 8 8 引导: A、2412能用竖式计算,可真是了不起。可是王老师这里有一点不明白:“这一个24是谁和谁相乘算出来的?为什么不和48对齐啊? B、看来原来1024=240,第二步所得的积应该是240,(师写上0),通常这个0为了书写方便可省略不写。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板书,

6、如果学生还有其它的方法,教师可以问:“你们所想的方法跟哪一类差不多,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关键点:每出现一种方法,应该让学生讲明算理与方法。 5、算法梳理: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这些方法都利用了哪些已经学过的知识呢? 连加法是把12个24连加或者把24个12加起来。连乘法是把其中一个因数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就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行计算了。 拆数法是把一个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就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了。 竖式法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用十位上的1去乘24表示24个十,所得的积的个位应该和十位对齐。 6、返回情境:看来买这样的12本书要

7、288元。完成板书:2412=288(元) 问:对比一下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便? 7、研究笔算: 刚才有同学采用了竖式计算,你们知道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吗?能说出竖式的计算方法吗? (1)理解算理 (结合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2 4 1 2 4 8 242的积, 问:48是怎么来的?2 4 2410的积, 问:表面上的24是由谁和谁相乘得到的?这里的24实际是表示多少? (如果在汇报算法时,没有出现竖式法,则教师引导:分步计算需要三步,是不是可以在一道式子上完成呢?)接着引出竖式,并且教学竖式的写法。 (2)对比竖式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竖式,与以前认识的两位数乘一位

8、数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应该注意什么? (3)沟通拆数法与竖式法的联系。 师:你们发现没有竖式法和分步是有着某种联系的?你们能发现吗? 生说, 教师调控:为什么横式中是2410的得数是240,而竖式却只要写24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正因为横式和竖式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小学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列竖式计算。 师:现在你们明白2412的竖式计算方法吗? (同桌互相说说) 再请一名学生说说。 (4) 关键点 你觉得计算时,哪一步是关键啊?(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错误原因。21 24 38 35 23 42 21 43 63 48 38 105 42 96 76 120-

9、 - 105 1008 798 225( ) ( ) ( ) ( )三: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每天喝的矿泉水都是工人叔叔给我们送的。 问题一:出示图文信息(每桶水重21千克), 师: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提问。 (能解答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只要会列式就可以了。) 教师补充提问:“34桶水重多少千克?” 学生提问并解决。 问题二: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决定再买些羽毛球。 (教师出示完整信息,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三:机动题 四: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现在你们觉得“2412”还是新问题吗?你们是怎样学会 2412的? 其实啊,学习就是这样,不断的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一个新问题,也能利用今天的学习方法,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好吗?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