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34864523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汇编5篇【篇一】,女,汉族,1963年10月出生,副教授,现任厅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20年5月至今,主动请缨,成为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来,在她的带动下,在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也因此荣获第七届省直机关“优秀女性”荣誉称号、20年县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称号等多项荣誉。直面困难勇挑战立志脱贫苦攻坚县村有30个村民组,人口3000余人,贫困户人口680余人,占22%多,其中因病和自身发展力不足的占到60%。山多田少,经济欠发达,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家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残疾人。20年之前,集体经济收入只有茶厂租金收入

2、4000元,是有名的贫困村。打赢村扶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深知其中的艰难。执着的信念,肩头的责任使然,她带领贫困户在脱贫的路上,勇往直前。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教学工作的她来说,农村工作两眼一抹黑,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她虚心求教,刻苦钻研,认真仔细研究农村工作和扶贫政策,白天走访,晚上研读政策和文件。一年来,她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坚持吃住在村,经常加班加点,是真正的“5+2、白+黑”。酷暑寒冬,走村入户,不知跌了多少跤,身上划了多少口子,她无怨无悔,她坚信村脱贫攻坚一定能顺利完成。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雨天泥泞,劳碌的身影,奔波的疲惫,走遍村的山山水水通过她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入研究地域自然资源特点

3、,提出了村脱贫攻坚的产业发展思路,制定职业学院精准帮扶村三年规划20年村扶贫工作计划20年村脱贫攻坚计划20年村231户帮扶工作计划20年村231户帮扶工作计划,工作有思路,发展有方向,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走上了正轨。固本强基稳起步产业带动增收益驻村后,立即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脱贫攻坚基础资料规范化建设,添置了档案橱、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重新填写了扶贫手册,规范整理了村级综合档案和一户一档资料,安排专人负责扶贫信息系统维护。今年,村被列为县十七个创建脱贫攻坚基础工作示范村之一。规范建档立卡之后,致力使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加收入。在她的争取下,省厅给予村专项扶贫资金110万,用于偿还光伏发电站村

4、级贷款34万余元,村集体年收益达6万元,村部党群活动中心建设17.89万元,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部分用于村扶贫驿站和电商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即将完工;用于村级卫生室建设14万元,项目正在建设中。学院在20-2020年预算中安排161.45万元,用于发展村级特色产业。目前,第一批资金36.7万元已经划入村三资账户,23亩蔬菜基地项目的第一批6亩蔬菜的已经栽种,收益前景可观;其余的发展大棚蔬菜,大棚建设已经完成,滴灌设施的建设已经启动。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户的就业,长期用工的有5户贫困户。学院还协调校企合作企业郎凯奇建材有限公司,通过投资入股分红方式帮助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万元,受益贫困户34户。

5、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每年4000元增加到目前的10万余元。“十大工程”重扶智健康扶贫保民生认为,要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重要的是扶智,帮助他们就业。她走村串户,帮助18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有发展种植和养殖的,还有开广告公司的等,安排公益性岗位14个,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走上富裕之路。她和村两委一起,组织贫困户参加一些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她还亲自参加一些种植方面的技能培训,更深入地参与村里高山蔬菜的种植管理。驻村后,和村干部一起向贫困户大力宣传“351”等健康扶贫政策,逐户发放健康医疗服务证。依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全村范围内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她还联系海军安庆医院,邀请该医院专家为村民

6、开展义诊、体检。今年的5月23日,海军安庆医院肾病专家、妇产科专家、胃病专家一行20余人,到卫生院坐诊,开展B超、胸透、血液等检查,共完成了300余人次,受益人有200余人。20年,村54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村的23余亩的产业发展基地建起来了,党群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商业综合楼启动了,村卫生室开始建设了,村貌换新颜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4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余元。她的辛勤付出和担当精神,受到了县镇村各级政府的肯定和群众高度赞扬。【篇二】、男、1982年9月生,党员,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20年3月受组织委派,担任乡洞洪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7、当得知自己被委派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即感到光荣神圣,又感到责任重大,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拔穷根,治穷魔,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他深知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带着这些问题,该同志驻村后与县驻村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积极帮助争资引项,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官”,成为洞洪村脱贫攻坚的引路人。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化扶贫思路洞洪村委会位于乡的东南部,为半山区,村委会驻地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国土面积26.8平方公里,海拔700米,年平均气温17.2摄氏度,年降水量1187毫米。全村现有耕地总面积2247亩,其中:田628亩,

8、地1257亩,人均耕地0.91亩;拥有林地25322亩,其中:经济林果6522亩,人均经济林果2.65亩。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和种植甘蔗、八角、杉木、油茶、经济林果等为主,20年实现人均纯收入7749元。全村辖洞洪、那石等19个村民小组,居住壮、瑶两种民族,共有乡村人口507户2437人。20年精准扶贫动态管理共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460人,贫困发生率为38.02%,截至20年底,已脱贫出列75户,贫困发生率降至4.04%,20年预脱贫14户63人。自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同志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村不到20天就带领驻村工作队走遍19个村小组,对各村情况分别

9、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逐村排摸,全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全镇102户、430人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洞洪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二、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增收渠道没有产业和项目支撑,决胜脱贫攻坚就是一句空话,洞洪村委会大部分村小组位于至柏油两旁,交通区位优势优越,但大部分群众都是以种植传统水稻、玉米为主,没有其他产业收入,属于村集体经

10、济“空壳村”面对洞洪村的实际情况,通过走访调研,当得知村委会主任韦永林、村文书韦兵都有成立有养殖专业合作社,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缺乏等因素,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规模,无法发展壮大的实际。该同志根据全村土地结构和产业发展情况,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洞洪村20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施工图实施方案,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产业,他针对洞洪村交通条件便利、种养殖发展历史悠久的特点,带领村委会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到河池市东兰县考察乌鸡养殖及砂糖桔种植。回来后,带领村“三委”干部以村集体土地入股的形式,注册成立洞洪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小米辣、砂糖桔种植、乌鸡养殖,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11、的发展模式,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地正在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亩,计划投入资金210万元,带动102户430人档卡户,60户非档户及30名党员发展种养殖业,争取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合作社于5月8日从东兰县引进2200只乌鸡进行脱温养殖,并在全村全面推广。全村计划种植小米辣500亩、砂糖桔1000亩以上,年出栏乌鸡30000只,带动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三、强化沟通协调夯实农村基础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全力协助乡党委、政府落实户户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分村分户列出具体项目需求清单,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在项目争取上,他通过自己在县委

12、政府督查室工作,与县级相关业务部门沟通联系紧密的实际,积极帮助各村小组争资金引项目,当得知洞洪村小组进村桥梁、洞洪村完小入校道路多年来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已发生多起群众驾车掉入路坎的实际,通过积极向县交通运输局沟通汇报,并安排技术人员实地落实,同意投资20万元实施安装洞洪桥、洞洪学校进校公路安全防护栏工程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多年来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20年5月16日下午,那莫村小组副组长韦应兵急匆匆走进村委会办公室说:“黄书记,向您反映一个急需解决困难问题,这是全村的一在迫切盼望,希望您能帮助解决,我们那莫村22户120人,虽然村小组中间流出了一条清澈的山泉水,但由于地势所趋大部分群众户都不

13、能通过自流引入家中,群众都是通过抽水方式进行引用,投入成本过高,多年来,群众十分愿望架设一条自来水,现已找到水源,距离村小组3公里,由于村小组无村集体资金建设,希望黄书记能帮助协调解决”。得知情况后,该同志通过到县水务局协调汇报争取,同意帮助那莫村小组实施农村安全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投资5.3万元建设3公里饮水管道和2座蓄水池,有效解决22户,120人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四、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建工作,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沟通协调,挂钩帮扶单位中国农业

14、银行支行投入资金5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20年7月1日组织洞洪村党总支全体党员与挂钩单位农行支行开展“知党情、颂党恩、跟党走”庆祝建党97周年“七一”系列活动,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按照县乡党委的工作要求,不继强化农村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力度,夯实基层党支部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党员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摘帽征程中发挥党员的先

15、锋模范作用。五、抓队伍强素质提高服务能力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同志重点抓了村“三委”班子、优秀党员队伍、驻村工作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在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洞洪村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村“三委”班子建设方面,他结合洞洪村实际,开展了“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即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有力促进了“三委”班子转变服务方式,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通过云岭夜校播放、集中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了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他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从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在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方面,他严格落实省、州县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落实驻村到岗、考勤签到等各项制度,用严的纪律促进了驻村队工作顺利开展。“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该同志在驻村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经常为全村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为洞洪村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篇三】自三月份第三批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开展以来,县总工会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县委办、县台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