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

上传人:吴** 文档编号:134864443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心得)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论文之初中句型教学课例交流与研究 语言学家 David Nunan 说:“The Communicative task as a piece of work which involves in comprehending, manipulating, producing or interac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principally focu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 ”他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它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强调合作学习方式,在任务中学

2、会合作,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对话中获得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英语课程标准也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态度,达到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六、七年级的牛津英语课本中,我们发现几乎每课都有重点的句型。学生通过句型的操练,掌握英语的语言结构,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做好句型教学的关键是做好句型操练。句型是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语言如果离开了情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操练句型必须给予适当的情景,由此我们可以在句型教

3、学中引用任务驱动的原则。在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任务是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而把任务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上能更有效的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此,教师应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特点,捕捉学生兴趣和认知规律,力求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时设计教学任务时应注意这么几点: 1. 设计的任务应结合教材主题、难点和重点,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 设计的任务应围绕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意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任务的内容和方式要真实。3. 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前后贯通,层层深入。任务形式要多样, 互动性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难易度和类型既可以是引导者,也可以是参与者,来配合学生更好的完成任 务。4. 设计的任务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教师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余地,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创设发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外界强迫下被动学习, 而是以教师合作者的身份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主动学习能力能得到很好地培养,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下面,笔者以牛津英语6ASports and activities 的第一课时为例,浅谈如何进行句型的任务型教学。教学课型:句型教学课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牛津英

5、语6Sports and activities2. 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是学习一些体育运动、活动和娱乐活动等名称及运用“like to”句型表述个人的喜好。3. 教材处理:本课主要分三个环节。在 pre-task preparation 环节中,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活动和娱乐活动,由此他们可以用更丰富的词汇去 表述自己与他人的喜好。在 while-task procedure 环节,学生通过听 音模仿、师生或生生二人对话、竞赛等形式,操练、巩固和使用句型“like to”,能够较流利地去谈论自己和他人的喜好。在 post-task activity 环节,学生以设

6、计一次小组外出活动为主题,进行小组活动,最终通过 真实的情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语言课程的实用性。教学目标: 1能描述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活动和娱乐活动。2. 能运用 like to 来表述个人的喜好,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向同伴的学习,选择有意 义的活动, 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 教学过程: I. Pre-task preparation:1. Introduce the topic today by watching a short video. 设计说明:为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导入新 课前的环节要求学生谈谈你所看到的录像中的体育活动名称,这些都是 学生的已知

7、词汇,任务难度较低。由学生已知内容导入新课使学生所学 的新知识建立在其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学生在有话说的前提下容易、乐 意融入到课堂中来。2. Learn new words or phrases.设计说明:学习本课新词汇时,通过图片和音标、师生之间的问答、全班跟读、个别同 学朗读等多种方式,重点学习了ping, sailing a boat, high jump, riding a bicycle, horse riding、collecting stamps, making a model, camping, painting, sewing。在教授新词汇时,通过清晰的图片及学生熟悉的句型操

8、练,达到在句型中学习巩固生词的目的。3. Play a game: Memory checking.设计说明:教师针对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学生较难掌握的词汇设计了这个竞赛。学生以小组竞赛方式参与图片记忆竞赛。竞赛是学生喜欢的活动,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有效地复习新学词汇,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的认知状态。 II. While-task procedure:1. Listen and read the dialogue on books.2. Do the pair work to make new short dialogues.设计说明:通过师生的、生生的对话的方式首先操练课文中的对话,在此熟

9、练的基础上将所学句型运用于生活情景中 去,学生们通过组建一个相对复杂对话的形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论自己及他人的喜好,任务由易到难,由固定到灵活,静动结合,在实际应用所学新词汇和句型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 Have a competition.设计说明:学生通过男女生竞赛的方式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词汇、句型,这个环节是检验学生对新词汇、句型的掌握程度。这里既有单个学生的活动,又有两人活动,因此在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合作能力。 4. A guessing game.设计说明:猜测班中一个学生的业余爱好 ,既能激励学生充分使用自己已知所有的相

10、关词汇去参与竞赛,又操练了 like to 三单形式, 也为完成 post-task 中的任务作铺垫。III. Post-task activity.1. Do a survey to find out what your group members like to do in their spare time.2. Make a holiday plan in groups. 设计说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首先调查组内成员喜欢做的事,一问一答三记录轮流协作完成调查表,综合了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like to 的操练。然后根据刚才的调查结果,组内成员讨论一个适合本组的假日计划,并表演出来。此环

11、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所学与生活中的所需紧密联系起来 ,训练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充分想象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他们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IVHomework 1. Read and recite the new words and text.2. Finish Workbook page 39.3. Do a survey in groups to find out what their teachers like to do in their spare time and finish a report

12、. 设计说明:本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自己的老师们在业余时间喜欢做的事,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完成一个调查报告。作为一个课后拓展任务,学生合作通过比较、判断什么是合适健康的活动, 进而有利于合理分配调整自己的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方 式。教学反思这是一节牛津英语句型教学课,在备课时我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本节课学生所要学习的词汇有 10 个,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益是个很大的挑战;二是动名词学生首次接触,从动名词转换成动词是个难点。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成为我备课时的难点。刚开始备课时我无从下手,花了许多时间去思考和理思路,后来在专家、老师们的帮助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终于较

13、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问题一: 一节课较多的词汇。在这节课里有 10 个新生词汇。如何让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它们,这是教学的难点。我首先将这几个词汇按运动、活动、娱乐归成三类,分三组出现。再将每一组词按构词规则进一步细分,最后由学生的已知词汇引出新学词汇。如 swimming-ping, riding a bicycle-riding a horse 等。对于发音较难的单词通过模仿、全班跟读、个别朗读巩固发音。当然为了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其含义,配合了清晰的图片和必要的肢体语言。问题二:动名词向动词的转换。在本课的 pre-task 环节学习了动名词,但是在 while-task 环节是要用 li

14、ke to 表达个人的喜好,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将动名词转换成动词。对学生来说,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过度,在学习动名词时, 我就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有效地提问让学生在学习动名词时区分与动词的区别。如:Can you ?Do you like to Can you or ?Do you like to or ?Who can in your family? Is it or?Is it a sport/an activity/an entertainment? Is it your favourite sport/activity/entertainment?此外,high jump

15、较难转换成 do a high jump,我就通过板书和教师的多次 model 等方式直接输入或通过图片、对话让学生反复操练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 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任务型” 教学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中任务的设计面向学生,所设计的活动吸引全体学生参加。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利用情景、问答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引出新的学习内容,这种做法自然、真实,学起来顺理其章。如:通过构词规则,引发学生自拼生词通过提问:What sport is it? ,引发学生在回答是关注新学名词通过提问: What sport/activity/ent

16、ertainment does Mark like?,引发学生在回答中运用新学词汇自然说出: He likes to 学生编对话,引发学生将学习过程中所听到所发现以及自己所感悟的相结合,再通过合作、交流,领悟英语,优化习得,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努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当然本节课有些需改进之处:教师的部分指令应更清晰、简洁些;给予学生准备 Post-task 时间应更充分些等。任务型教学以任务活动贯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的成就。近些年来,她已经成为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让我们一线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