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4864178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夏文军 摘要: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现代体育教学中理应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章从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入手,对传统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弊端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 创造性思维Abstract: The countrys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tr

2、aining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to foster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on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students in creative thinki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key reform of the teaching, teaching of modern sports sh

3、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students. Articles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meaning of creative thinking,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not conducive to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nalysis, by the end of the sports culture in teachi

4、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trategy.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1 引言当今世界千变万化,知识、技术、观念、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要适应,要发展,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创造性人才的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预见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在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2 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创造性思维是

5、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称是创造性的问题,即通过思维不仅要揭示客观规律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从狭义上讲,教育学中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创编等。例如,自编自导的游戏、舞蹈等均属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运用于体育学当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变。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3.1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重视人创造发展,就是推动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方

6、式的改变,没有机智、灵活、独立、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便很难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创造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柱。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奋斗的目标2。因此,教育必须把培养人“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作为己任。没有创造,人类只能停止在一个水准,社会就不会前进,因而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人。3.2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个性在中小学阶段,由于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大脑思维活动活跃,其创造力发展正处于黄金季节,而这种能力受

7、遗传因素影响较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某个学生在某一领域里都是天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正是要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去教育,使之发展。我们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另辟蹊径的精神,创造思维的火花往往产于思维的碰撞,对一个观点,一次实验,一篇课文,一个设计,不仅要求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还要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容忍学生有不同意见,甚至错误的观点,关注那些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使他们敢想敢说勇于创新。说到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尊重个性、发展

8、个性的教育。3.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美国著名心里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有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很难同时出现又恰到好处的相互作用。这六种因素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在这里他认为:“创造力不是单一能力或符合能力,而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因此,我认为,创新素质不是独立于人的一般素质,创新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素质的合金。而创新素质是不能单独培养的,他必须是我国现代教育由:“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整体转型后,富有创新性的教育功能的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把创新教育看做是我过现代教育由:“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一种整体

9、转型,而不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改良,或者是在现行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创新性素质的培养的一种叠加教育3。4 传统体育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体育教学的特点空间大、范围广,针对这种特点,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传统体育教学是将传授知识看做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是学生能否记住并显示所学的知识,创新教学就于此不同(如表1所示)。创新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表1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对比数据 模式 传统教育创新教育目标 积累知识培养创造力教师

10、 传授知识启发研究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探索特 征表表 现目标 在课本知识范围内超越课本知识范围教师培养模仿培养创造力学生解决同类问题发明发现新事物 4.1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学内容的设计反映以学生为主体不够。体育教学的内容应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来考虑问题,应把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构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去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时只考虑到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对于开放和现代性重视不够,教学内容规定得过死,选择性幅度不够,没有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不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选修教学内容所占比重较少。另外,体育教学内容规定得过死,由于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得过细,编出

11、的教材都是一副面孔,教师只能“照章办事”,不容易发挥创造性4。学生也只能“照章接受”不利于发挥自身的创造性。4.2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技能掌握优先,注重生理规律。技术教学细致,确保技术正确。教师严格控学,学生比较被动。纪律要求严格,过程一丝不苟。 由此看出传统教学的不足是在技术传授的同时,没有更充分的考虑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认知,心里感应和社会适应等因素,没有将这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中,使这个教学过程在在这些方面不具有很好的功能,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课内却变得死

12、气沉沉,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 4.3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育可多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置于“被学习、被管理、被训练”的被动地位。教师考虑主体活动中的方法少,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情绪,事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的发展都受到限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讲示练的教法成为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教师讲解与示范贯穿整整一堂课,学生机械的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根本没有自主发展权利,学生智力得不到开发,思维受到限制,心里受到压抑,个性受到制约,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更是丧失殆尽。4.4 传统体育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前

13、提。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确定,因受公共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影响,一直未能摆脱增进学生体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围城,尽管也提出过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养成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但是,总的目标却仅仅围绕学生的体制增强和素质提高,并且其目标要求的表述也过于笼统而不细致,以至于使体育教师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目标不明确、行动不到位。其教学效果也过于追求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增长,而忽视了学校体育教育本质所包含的体育人文精神和培养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性的促进之内涵5。4.5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评价是度量教学成效的方法,是完善教学效果的重要

14、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学双方都可获得对教与学的看法,从而改进教与学。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评价,而教师一般对调皮的、或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而这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相对较强,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受阻,5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5.1 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5.1.1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从生理基础入手,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除了必须的知识基础以外,生理基础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密切配合,人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高度

15、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在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开发学生的右脑。如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可设计一些以左侧肢体练习为主要的项目,(相对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左右脑并用。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游戏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5.1.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天生的,强烈的探究事物本源的本能和需要。而这种本能和需要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新的发展;只有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才会有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培养起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原地投沙包(垒球)的教学中,先安排学生集中观察教师的标准动作,后进行掷准练习,然后提出为什么掷不准这一问题,让学生互相观察各自的投掷动作,进而进行讨论和反复体验,教师再集中进行“归纳式”的讲解,并让学生再次观察教师标准的动作,使学生理解出手速度、出手方向、出手高度这些因素对于投掷的影响。让学生在不断观察标准动作的基础上理解并进行反复练习,使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5.1.3.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育教学的课堂犹如学生的小社会,小天地,能较为充分的满足学生的求奇、求新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