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4863644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钢铁行业四强财务策略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钢用好“财”钢铁四强财务策略分析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一系列的竞争和重组,目前俨然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势:东北以鞍钢和本钢联合重组后的鞍本集团为主,华北主要是首钢和唐钢联合重组后的联合体,华东华南以宝钢为核心,中南西南地区则以武钢为龙头。而这四大联合体中,尤以东北的鞍钢、华北的首钢、华东的宝钢和中西南地区的武钢为最具代表性,这四家钢铁企业自建立伊始便一直居于全国钢铁四强地位,产量及销售收入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在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偏低情况下,四者产量就占到了全国的1/5强。他们不仅仅规模实力强大,而且在技术研发实力、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同行业其它企业鲜有出其右者。而正是这些巨无霸的实力,亦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

2、注。 宝钢、首钢、鞍钢、武钢有着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有国资背景鞍钢集团、宝钢集团、武钢集团皆为国资委“嫡系”中央企业,首钢集团乃首都地区重点国有企业;且都有各自的上市公司。同时作为处于钢铁行业的企业,四者产品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并具有资金密集型,规模经济比较明显的特点。之外四者都受到国家的扶持且有广阔的前景,尤其是2005年7月末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将更加巩固四者作为四强执各地钢铁业牛耳之地位。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在该政策出台后就开宗明义的说过,“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五大钢铁企业要成为今后重组合并的重点企业。”且把唐钢与首钢归为一个联合体,意味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未来格局即将是这四强分天下

3、的局面。 前面所述共同点多是从宏观和直觉层面上的感觉,但是让我们转入微观层面,尤其是财务策略上,我们却发现四者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表现。 宝钢作为国内钢铁行业老大,依恃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国家政策扶持和良好业绩,在钢铁领域大事投资、四处并购,并在确定钢铁为主业的同时也向各金融领域渗入,大有建立控股公司之势;在融资方面,宝钢也尽显“王者之气”,并且“率性而为”,尤其是在2005年上半年股市低迷之时,全然不顾众多投资者反对,逆流增发50亿股,筹资250多亿元,给股市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投资者关系方面,亦可见“店大欺客”之态,前述增发时宝钢与众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互动大家想必仍然记忆犹新。尤其结合宝钢近几年

4、的财务报表,我们也可发现宝钢相对于其它三者,财务策略有明显的扩张型特点。而首钢在面临钢铁业搬迁的同时,亦投资建筑、设备租赁、软件、电子化工领域,有多元化的倾向,财务策略有一定的防御收缩型特点。武钢、鞍钢专注主业,并比较低调、稳健运行,财务策略具有一定的稳健型特点。后三者在对待投资者方面比宝钢稍微“谦卑”一点。随后的股改亦可看出四者不同的特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今年七月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国家提出要组建3000万吨级特大钢铁集团且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同时在钢铁产业发展方向上,着重于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行业、产品结构和地方布局,发展壮大各地区优势企业。在该政策推动下,四者作

5、为各地之中坚钢铁企业,纷至各地寻求并购重组以扩大自己的规模,而这也成为四者财务策略之显着的共性。年初以来就有宝钢南下湛江、武钢与鄂钢联合重组、首钢选中河北曹妃甸并与唐钢联合、鞍钢与本钢的重组等多起重量级钢铁重组项目频频发生。而且宝钢,武钢实施了整体上市,鞍钢亦有此规划实现集团层面的整体上市。鞍本集团的建立,首钢借搬迁之机即将牵手唐钢体现出了相同的财务关系策略。 从信息获得便捷性考虑,现以集中上述四大钢铁集团大部分资产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钢铁四强的财务策略。 沪上航母宝钢 宝钢勿庸置疑是国内钢铁行业的翘楚和国内钢铁迈向国际的领军企业,无论是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还是产量方面都居同行业之首,目前年产

6、钢能力已达2000万吨左右,公司产品主要定位于国内高端产品,具有高质量、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2004年7月,宝钢集团亦被财富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近日,世界钢铁动态公司(WSD)公布了2005年23家“世界级钢铁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排名,首次以集团名义参评的宝钢位居第三。从世界钢铁动态公司发布的材料上看到,评比的两个最重要指标“技术创新能力”和“营业成本”宝钢均获得8分。此外,宝钢还在“盈利能力”、“本国支配地位”、“低成本融资渠道”等三项财务指标中表现优异,得了满分10分。另外宝钢地处上海,紧邻长江入海口,地理

7、环境极其优越。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正由于其自身以上各方面的优越条件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宝钢不仅要在国内继续保持龙头之地位,亦有跨出国门代表中国钢铁业角逐国际钢铁强企之意。其财务策略上也因此有点攻击性和表现为一定的扩张性,尤其是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以来,为达到3000万吨产能目标,宝钢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和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以宝钢现在2000万吨的产能计算,要在短时间内扩大1000万吨产能,除加大对存量资产的改造和新项目的投资,并购重组也成为宝钢重要的而且也是便捷的财务策略。宝钢最近在该方面的运作就凸现了其继续做大做强的急切心理:2005年上半年,

8、宝钢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76.25亿元,其中完成重大项目投资59.42亿元;而2005年初亦在股票市场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增发了新股,进行收购宝钢集团及旗下子公司资产。 同时依托其目前在钢铁资源上的采购优势,宝钢的触角也伸到了上游产业,参与对资源的控制来达到制约竞争对手的作用。目前,首钢的一些必备资源都由宝钢提供,由此可见宝钢对资源的影响力有多大。对上游产业的掌控,宝钢多采取与其它资源类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比如合资或战略合作协议的形式。2004年7月,宝钢集团公司与平煤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河南平宝煤业公司、上海宝顶能源公司成立。2004年11月,宝钢集团公司与淮北矿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暨煤炭购

9、销长期协议。同月,宝钢集团公司与巴西CVRD公司、河南永城煤电集团公司签署合资生产煤炭协议,三方将共同投资在河南建一家年产1000万吨无烟煤的生产企业,所产无烟煤优先供应宝钢及CVRD公司。此外,集团公司也先后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船东签署长期运输协议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确保了长期稳定的运输资源。同时宝钢亦跨出国门加大对国外矿产资源的投资,以实行其国际化战略,比如2004年4月,宝钢集团公司与哈默斯利合资的宝瑞吉矿山公司就在澳洲正式投产,通过此公司宝钢每年可获得1000万吨优质铁矿石。 另外依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优势,宝钢也向下游发展,通过对钢铁相关周

10、边产品的衍生来制约竞争对手对客户的抢夺,并借此扩大新产品的范围,为绝对的钢铁产品获得了额外的附加价值。 对上下游产业战线的铺开不仅有效控制了成本变动风险和市场风险,也直接获得了资金上的优势,为其下一个战略动作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同时宝钢亦加强与其它企业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比如与中石化正式签署策略合作协议,欲在信息、研发及采购等领域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策略合作。而中石化“成品油炼制国内第一、石化乙烯产量世界第一”的策略目标,也拓开了宝钢石油、天然气用钢新的市场空间。 除钢铁方面投资外,宝钢亦涉足金融投资,宝钢曾为它的金融产业投下53亿元巨资,涉及保险、商业银行、证券、财务公司及信托五大金融领域,

11、一度也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这其中就有如华宝信托,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但最近在专注发展主业的思路下又有逐渐退出金融行业的趋势。 宝钢相对于武钢和鞍钢这两个央企同行,上市是最晚的,其首次公开发行是在2000年11月,首次发行了187700万股,募集资金769689.26万元。在2005年4月,亦增发50亿股,募集了250多亿元,除其中20亿股向社会公众发行外,剩余30亿股则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收购了后者部分资产和股权,实现了宝钢集团的整体上市。此次增发后对宝钢整体财务指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2005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总额1502.32亿元,较年初上升859.77亿元;负债总额763.

12、82亿元,较年初上升541.40亿元;净资产688.46亿元,较年初上升269.8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84,较年初上升16.23个百分点。同时,通过此次增发对集团资产的收购,也有效减少了关联交易。 通过对近几年宝钢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看出明显的由财务杠杆带来的效益,作为该方面衡量基准的角度之一,净资产收益率在最近几个会计期间均明显高于总资产收益率。尤其是在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年份或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了总资产收益率的2倍以上。 在股利分配策略上,宝钢比较偏向于采取剩余股利政策。宝钢自2001年以来虽然每股收益呈线性快速增长,但是每股分红比例却有逐年下降之势,不过每股现金股利绝对值是上

13、升的,只是留存了更多的收益进行再投资。 在与投资者的关系方面,相对于其它公司,宝钢更显得有点“店大欺客”之态,尤其是2005年上半年,宝钢与中金强强联手,不顾各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反对硬是完成了中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再融资增发计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历史业绩并在国内钢铁行业有很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其对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有效的公关,抓住投资基金倡导“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做文章,积极鼓吹宝钢的投资价值,认为宝钢增发后的整体上市,是将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到公司中来,以便打动投资基金的心。接着就是获取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亲自为宝钢增发出言支持。

14、而与此同时,作为公司董事长的谢企华、总经理艾宝俊等亦纷纷走上前台,积极地为公司的增发摇旗呐喊。总之,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其不同于其它钢铁企业对待投资者的心态。 华中巨头武钢 武钢是华中地区最具实力的钢铁企业,也是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年钢铁综合产能达到1000万吨,并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等一整套工艺设备。产品涉及热轧板卷、中厚板、大型材、高速线材、棒材、冷轧及涂镀板、冷轧硅钢等钢材产品,其中热轧板卷、冷轧及涂镀板、冷轧硅钢是其主打产品,占到了主营业务收入的80。武钢主打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61,其次华东地区也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其销往华东地区的产品占到主营业务收

15、入的21。武钢钢铁生产规模国内排第三名,世界上则排到第25名。 武钢专注钢铁主业,并立志打造成中国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其二硅钢项目中无取向硅钢的生产线已于2004年底建成投产,取向硅钢的生产线亦将于2006年初建成投产。二硅钢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冷轧硅钢142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单厂规模最大的硅钢生产企业。除此之外,三硅钢项目也将获得批准,设计生产规模20万吨,三硅钢建成后,公司冷轧硅钢年生产能力可达到162万吨。 同时为应对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高规模和产能,并购重组成为其重要的财务策略。2005年12月武钢与广西地区惟一的钢铁联合企业柳钢签订了重组

16、协议书,通过此举,武钢取得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拥有的400万吨钢产能。根据兰格钢铁统计,武钢去年只低于鞍钢250万吨产能,居国内第三。合并柳钢将使武钢有可能超越后者占据国内第二把交椅。另外自2004年11月,武汉钢铁集团与鄂城钢铁集团联合的重组也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与宝钢一样,武钢也很注重对上游产业的投资和控制,通过投资控股或参股国内及海外矿业公司、与国内外资源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战略供应链,稳定铁矿石等重要战略资源和运输条件,降低成本并规避成本变动风险。在铁矿石供应方面,武钢集团已与国外主要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以保证其今后几年每年不少于1400万吨铁矿石的进口量。比如与澳大利亚和哈默斯利公司建立了期限20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