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

上传人:尔*** 文档编号:134843193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精2楼面板屋面板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章现浇混凝土楼面板与屋面板平法施工图设计 本章学习目标理解 板块 的概念 掌握有梁楼盖板 无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熟悉加强带 后浇带等楼板相关构造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掌握 隔一布一 的板顶钢筋布置要求 熟悉有梁楼盖楼面板 屋面板钢筋构造要求 熟悉无梁楼盖板带纵向钢筋构造要求 熟悉板后浇带 悬挑阳角等的构造要求 2 1板施工图设计方法传统表示法 在各层结构平面图上将板号 板厚 底筋 面筋 配筋量 负筋长度等要素进行标注 图2 1传统方法表示的板配筋图 板的平法表示 图2 2平法表示的板施工图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的规定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 从左至右顺序编写 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

2、母 从下至上顺序编写 见图2 3 折线形平面图中定位轴线的编号可按图2 4的形式编写 图2 3轴网正交定位轴线编号 图2 4轴网转折定位轴线编号 2 1 1 有梁楼盖板制图规则 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 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 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 1 板块集中标注板块集中标注内容为 板块的编号 板厚 贯通纵筋 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普通楼面 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密肋楼盖 两向主梁 框架梁 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所有板块均应逐一编号 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作集中标注 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及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板块编号按表2 1的规定

3、 板厚注写为h xxx 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 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注写为 贯通纵筋按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 并以B代表下部 以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与上部 X Y向纵向贯通筋分别以X Y打头 两向纵向贯通筋以X Y打头 当为单向板时 另一向贯通的分布筋可不注写 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某些板内配置的构造钢筋 X向以Xc Y向以Yc表示 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 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表2 1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 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 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 但板面标高 跨度 平面形状 可为矩形 多边形等 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钢筋可以不同 例

4、 设有一楼面板注写为 LB5h 110B XB12 120 YB10 110系表示5号楼面板 板厚110mm 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B12 120 Y向为B10 110 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例 设有一延伸悬挑板注写为 YXB2h 150 100B Xc YcB8 200系表示2号延伸悬挑板 板根部厚150mm 端部厚100mm 板下部配置构造钢筋双向均为B8 200 上部受力钢筋见板支座原位标注 2 板支座原位标注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钢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应在配置相同的第一跨表达 当在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 在垂直于板支座 梁或墙 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

5、实线来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 配筋值 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 注写在括号内 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 以及是否布置到梁的悬挑端 例如 XXA 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 B为两端悬挑的部位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向支座两侧对称延伸时可仅在一侧标注 如图2 1 a 2 1 b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 如图2 1 c 当板支座为弧形 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状分布时 应注明配筋间距的人度量位置并加注 放射分布 四字 见图2 2 在板平面布置图中 不同部位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及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可仅在一个部位注

6、写 对其他相同者则仅需注写编号及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 例 在板平面布置图某部位 横跨支承梁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 B12 100 5A 和1500 表示支座上部 号非贯通纵筋为A12 100 从该跨起沿支承梁连续布置5跨加梁一段的悬挑端 该筋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均为1500mm 在同一板平面布置图的另一部位横跨梁支座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 2 者 系表示该筋同 号纵筋 沿支承梁连续布置两跨 且无梁悬挑端布置 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 但需增配非贯通纵筋时 应采取 隔一布一 的方式配置 两者的标注间距相同 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志间距的1 2 当设定贯通筋为纵筋总截面面积的50 时 两种

7、钢筋应取相同的直径 大于50 时则取不同的直径 例 板上部配置贯通纵筋B12 250 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 B12 250 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B12 125 其中1 2为贯通纵筋 1 2为 号非贯通纵筋 延伸长度值略 例 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B10 250 该跨配置的上部同向支座非贯通纵筋为 BB12 250 表示该跨实际设置的上部纵筋为 1B10 1B12 250 实际间距为125mm 其中41 为贯通纵筋 59 为 号非贯通纵筋 延伸长度值略 2 1 2 无梁楼盖板制图规则无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 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 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板平面注写主要有

8、两部分内容 板带集中标注 板带支座原位标注 1 板带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应在板带贯通纵筋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 X向为左端跨 Y向为下端跨 注写 相同编号的板带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 其他仅注写板带编号 注在圆圈内 板带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为 板带编号 板带厚及板带宽 箍筋和贯通纵筋 板带编号按表2 2的规定 注 1跨数按柱网轴线计算 两相邻柱网轴线之间为一跨 2 XXA 为一端有悬挑 XXB 为两端有悬挑 悬挑不计入跨数 表2 2 板带厚注写为h xxx 板带宽注写为b xxx 当无梁楼盖整体厚度和板带宽度已在图中注明时 此项可不注 箍筋系选注内容 当将柱上板带设计为暗梁时才注写 内容包括钢筋级别 直径

9、间距与肢数 写在括号内 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箍筋间距时 先注写板带近柱端的第一种箍筋 井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 再注写板带跨中的第二种箍筋 不需加注箍筋道数 不同箍筋配置用斜线 相分隔 贯通纵筋按板带下部和板带上部分别注写 井以B代表下部 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和上部 当采用放射配筋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必要时补绘配筋平面图 例 设有一板带注写为 ZSB2 5A h 300b 3000BB16 100 TB18 200系表示2号柱上板带 有5跨且一端有悬挑 板带厚300mm 宽3000mm 板带配置贯通纵筋下部为B16 100 上部为B18 200 例 设有一板带注写为 ZSB3

10、5A h 300b 250015B10 100 10 B10 200 10 BB16 100 TB18 200系表示3号柱上板带 有5跨且一端有悬挑 板带厚300 宽2500 板带配置暗梁箍筋近柱端为B10 100共15道 跨中为B10 200 均为10肢箍 贯通纵筋下部为B16 100 上部为B18 200 施工和设计时应注意 相邻等跨板带上部贯通纵筋应在跨中1 3跨长范围内连接 当同向连续板带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 应将配置较大者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 2 板带支座原位标注板带支座原位标注的具体内容为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以一段与板带同向的中粗实线来代表

11、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对柱上板带 实线段贯穿柱上区域绘制 对跨中板带 实线段横贯柱网轴线绘制 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 配筋值及在线段的下方注写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 当板带支座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两侧对称延伸时延伸长度可仅在一侧标注 当配置在有悬挑端的边柱上时 该筋延伸到悬挑尽端 设计不注 当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分布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不同部位的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相同者 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 其余则在代表非贯通纵筋的线段上注写编号 当板带上部已经配有贯通纵筋 但需增加配置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 应结合已配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 采取 隔一布一 的方式 例

12、设有板平面布置图的某部位 在横跨板带支座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 B18 250 在线段一侧的下方注有1500 系表示支座上部 号非贯通纵筋为B18 250 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均为1500mm 例 设有一板带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B18 240 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为 B18 240 则板带在该位置实际配置的上部纵筋为A18 120 其中1 2为贯通纵筋 1 2为 号非贯通纵筋 延伸长度略 例 设有一板带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B18 240 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为 B20 240 则板带在该位置实际配置的上部纵筋为 1B18 1B20 240 实际间距120mm 其中45 为贯通纵筋 55

13、 为 号非贯通纵筋 延伸长度略 楼板相关构造制图规则楼板相关构造的平法施工图设计 系在板平法施工图上采用直接引注方式表达 其相关构造编号按表2 3的规定 下面举例说明引注表示方法 楼板相关构造类型与编号 1 纵筋加强带JQD的引注纵筋加强带设单向加强贯通纵筋 取代其所在位置板中原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 图2 5为JQD的引注图示 当设置为暗梁形式时应注写箍筋 图2 5纵筋加强带JQD引注图示 2 后浇带HJD的引注后浇带留筋方式有三种 分别为 贯通留筋 l00 搭接留筋和50 搭接留筋 后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高于所在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应采用不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 贯通留筋的后浇带宽度通常取 800

14、mm 100 搭接留筋的后浇带宽度通常取 800mm与 ll 60 的较大值 50 搭接留筋的后浇带宽度通常取 1000mm与 2 3ll 60 的较大值 HJD贯通留筋引注图示如图2 6 图2 6后浇带HJD引注图示 贯通留筋方式 3 柱帽ZMx的引注柱帽的平面形状有矩形 圆形和多边形等 其平面形状由平面布置图表达 柱帽的立面形状有单倾角柱帽ZMa 托板柱帽ZMb 变倾角柱帽ZMc和倾角托板柱帽ZMab等 其立面几何尺寸和配筋由具体的引注内容表达 单倾角柱帽和托板柱帽的引注图示如图2 4 局部升降板SJB的引注局部升降板的板厚 壁厚和配筋 在标准图集中取与所在板块相同时 设计不注 否则应补充

15、绘制截面配筋图 局部升降板升高与降低的高度 在标准构造详图中限定为 300mm 当高度 300mm时应补充绘制截面配筋图 JSB的引注图示如图2 12 5 板翻边FB的引注板翻边可以上翻或下翻 翻边尺寸等在引注内容中表达 翻边高度在标准构造详图中为 300mm 当翻边高度 300mm 应按板挑檐构造进行处理 板翻边FB引注如图2 13 6 角部加强筋Crs的引注角部加强筋通常用于板块角区的上部 根据规范规定和受力要求选择配置 角部加强筋将在其分布范围内取代原配置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且当其分布范围内配有板上部贯通纵筋则间空布置 角部加强筋的引注如图2 14 7 抗冲切箍筋Rh和抗冲切弯起筋R

16、b的引注抗冲切箍筋Rh和抗冲切弯起筋Rb通常在无柱帽无梁楼盖的柱顶部位置设置 其引注如图2 15 2 2 现浇楼面板与屋面板标准构造详图2 2 1纵向钢筋的机械锚固 交叉与连接构造纵向钢筋的机械锚固构造同梁柱的构造要求 同面层受力钢筋交叉构造如图2 16所示 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如图2 17所示 接头中点位于1 3长度内的绑扎搭接接头均属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当直径相同时 图示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当受拉钢筋直径 28mm及受压钢筋直径 32mm时 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机械连接 焊接接头如图2 18所示 当直径相同时 图示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当采用非接触方式的绑扎搭接连接时 其搭接部位钢筋净距不宜小于30mm 且钢筋中心距不应大于0 2及150mm中的较小者 在搭接范围内 相互搭接的纵筋与横向钢筋的每个交叉点均应进行绑扎 当纵向搭接钢筋的非搭接都分需要在一条轴线上时采用非接触搭接构造二 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