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作业资料[0281]《教学论》-2018春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134840500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作业资料[0281]《教学论》-2018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南大学作业资料[0281]《教学论》-2018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作业资料[0281]《教学论》-2018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作业资料[0281]《教学论》-2018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1、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叫做( )。1. 接受式教学2. 发现式教学3. 问题式教学4. 对话式教学2、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 )。1. 预设性目标2. 结果性目标3. 表现性目标4. 形成性目标3、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 )。1. 道尔顿制2. 文纳特卡制3. 导师制4. 导生制4、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这

2、种评价称为( )。1. 表现性评价2. 客观性评价3. 主观性评价4. 形成性评价5、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这种评价叫做( )。1. 目标性评价2. 封闭性评价3. 客观性评价4. 档案袋评价6、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叫做( )。1. 对话教学2. 范例教学3. 分组教学4. 协商教学7、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叫做( )。1. B. 教学过程2. 探究过程3.

3、合作教研4. 主题教育8、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这种课程叫做( )。1. 地方课程2. 校本课程3. 外围课程4. 核心课程9、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能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是( )。1. 表现性目标2. 生成性目标3. 创生性目标4. 行为目标10、没有明确计划的、广泛存在的、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课程叫做( )。1. E. 隐性课程2. 选修课程3. 显性课程4. 必修课程11、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这叫( )。1. 教学方式2. 教

4、学组织形式3. 班级授课制4. 教学模式12、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叫做( )。1. 生本课程2. 国本课程3. 国定课程4. 校本课程13、根据年龄或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 )。1. 分组教学2. 个别教学3. 班级教学4. 课后辅导14、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叫做( )。1. 社会实践2. 课外活动3. 课后辅导4. 教学15、以一定

5、的方式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或者注重传统分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叫做( )。1. C. 综合课程2. 分科课程3. 潜在课程4. 活动课程16、以下要点可以说明( )。在知识方面,有助于融合学科领域,恢复人类知识经验的完整性;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处理知识激增的问题。在教育方面,有助于完成学校教育的整体目的;它由于比较注意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考虑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由于综合课程不仅包含学术性的知识,还包含着情感的、道德的以至于社会的经验

6、,故有助于学生的智能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的内容;有助于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1. 综合课程具有单方面的作用2. 活动课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3. 综合课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4. 学科课程具有多种教育功能1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叫做( )。1. 范例教学模式2. 情境教学模式3. 自学辅导模式4. 合作探究模式18、把“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从根本上让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这是一种质性评价的方法,叫做( )。1. 表现性评价法2. 对话教学评价法3.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7、法4. 道尔顿制19、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 )。1. 发现式教学方法2. 讲授式教学方法3. 协商式教学方法4. 研讨式教学方法20、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这叫做( )。1. F. 课程评价2. 作业评价3. 学习评价4. 教学评价21、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的知识内容的过程,这叫( )。1.

8、 发现学习2. 接受学习3. 合作学习4. 小组学习22、一旦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就会大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以上这些是( )。1. A. 接受教学的主要优点2. 发现式教学的主要特点3. 发现式教学的主要优点4. 对话式教学的主要功能23、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叫做( )。1. 教学评价2. 教学准备3. 教学组织4. 教学设计24、教学活动中教

9、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叫做( )。1. 教学方式2. 教学组织形式3. 教学策略4. 教学程序25、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低年级使用,称为( )。1. 班级教学2. 开放课堂3. 活动课程4. 个别教学26、容量较大的、常规的、一般持续较长时间(如一学期或一学年以上)的课程,叫做( )。1. 长期课程2. 讲座课程3. 微型课程4. 短期课程27、以下要点可以说明( )。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

10、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第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1. D. 教学的开放灵活性2.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 教育的历史制约性4.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28、一种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学习,叫做( )。1. 协作性学习2. 讲授接受教学3. 研究性学习4. 分组学习多项选择题29、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1、1. 培养和发展个性2. 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3. 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4. 传授当地民间艺术30、当前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 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2. 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3.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4. 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31、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1.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2.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3. 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4. 外围组织与边缘组织的关系32、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 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2.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3. 教

12、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4.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33、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这些属于( )。1. 课的基本操作程序2. 课程的基本结构3. 教学评价的程序4. 教学管理的内容34、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程序包括:( )。1.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的评价3. 教学设计的竞赛4. 教学设计背景分析35、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1. 行为主体2. 情境或条件3. 行为动词4. 表现水平或标准36、活动课程的优势有哪些?1. 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2. 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3. 能够在较短时间系统掌握书本知识。4. 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37、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这些属于教学艺术的( )。1. 个人特点2. 个性特征3. 性别特征4. 共性特征38、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 要在较短时间内用较快的速度讲授较多的书本知识2.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3.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炼、准确、生动等特点4. 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39、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1. 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2. 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3. 具有特定的环境对象4. 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