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

上传人:尔*** 文档编号:134831094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专业课程体系ppt精选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面向岗位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 从事基层会计核算 会计分析 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 其岗位层次为中 小型企业 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 基层财税协管员 银行出纳 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 统计员 营销员等 会计专业 会计基础 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 审计 会计政策专业必修课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经济法 物流管理 会计专业英语 管理咨询 计算机基础 VFP 统计学等公

2、共必修课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专业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概述 课程实施建议 说明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概述 一 课程性质本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 成型 课程 既是会计 基本技能 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的载体 还是会计专业认同 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 因此 本课程的定位为 一个认同 两个基础 三个基本 四个目标 一个认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 并通过认同 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 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概述 两个基础 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

3、 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 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 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四个目标 基础会计课程应实现认同职业角色 夯实专业基础 履行岗位能力 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 概述 二 课程改革理念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知识性 专业性理论太强 存在 教学目标的单一性 重视会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和把握 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与专业能力的训练的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 本科 大专 中专等不同的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选择性不明显 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 学生学习难度太大 不易理解 学习无兴趣 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 教学方

4、法单一 创新性弱 考核评价方式不易创新 2 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按照知识 素质 态度 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 调整教学培养目标 体现知识把握 理论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相益结合的教学要求 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 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 趣味性 实践性 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 具有层次性 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开发 以格式变化为切入点 以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 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 以体现时代性 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 达到以学生为主体 有所创新 有所特色 的新教材 格式要具有创新性 促进教学形式和教

5、学评价的不断优化 概述 三 课程设计思路1 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技能为主线 以单元课程内容为主题 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 以夯实基础 适应岗位为目标 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 本课程以 实现认同职业角色 夯实专业基础 履行岗位能力 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 等四个基本目标 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 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 以 会计职业认知 会计出纳岗位 会计记账岗位 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 等模块群设计教学单元 依据初级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基础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3 根据会计人员岗位的工作需要 在学习该课程后

6、 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 参加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考试 4 按照 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 层次性 趣味性 的教学组织要求 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 理实一体化 教材 5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 认知 理解 能 会 等用于来表述 认知 用于表述事实性现象或知识的学习程度 理解 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能 和 会 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6 学时与学分 160学时 8学分 课程目标 一 认知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 特点和要求 产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 二 能熟练把握点钞 真假币识别 票据辨别 原始单据审核等会计基本技能 能具备出纳员 收银员岗位的基本能力 三 能正确应用会计

7、的基本规范 能说出会计的基本术语 四 能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和内容 能准确按照会计的专门方法作会计基本业务处理 五 能根据案例资料有能力建账 记账 算账 更改错帐 能具备中小企业记账员岗位的基本能力 六 能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关键的基本理论 具有继续学习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良好的知识基础 课程内容要点 单元一会计职业通过教学组织 使学生达到 1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基本职能 会计基本目标 2 认知会计实践工作岗位及其专业工作范围 能初步认识并进行自己的专业生涯规划 3 认知会计职业从业资格 从业途径 职责权限和素质要求 4 明确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树立正确的会计观 课程内容要点 单元二 会计

8、核算基础通过教学组织 使学生达到 1 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 特征和分类 能把握会计要素的性质区别 2 理解会计等式的不同表现形式 能把握会计事项引起资产和权益增减变化的四种类型 3 理解会计科目 账户的概念 分类 能逐步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4 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基本规律 能编制会计分录 学会平行登记和试算平衡 课程内容要点 单元三 会计基本业务核算实务通过教学组织 使学生具备记账员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 以制造业的基本经济业务为基础 认知基本经济业务活动 能从会计角度把握体现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具有能判断对应经济业务的所形成的会计原始凭证 2 理解原始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能审核原始凭证 具有

9、判断原始凭证代表经济业务性质的基本能力 3 能对基本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编制会计分录 进一步熟练把握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4 掌握记账凭证含义 种类 作用 能编制各种记账凭证 5 掌握账簿的涵义 种类 作用 能具有基本的建账 记账 算账 查账和更账的初步技能 6 掌握财产清查基本知识 能理解财产清查的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 会进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具有运用财产清查方法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要点 单元四 财务会计报告通过教学组织 使学生达到 1 熟悉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能掌握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的结构 内容 编制方法 2 能根据所给的资料编制简化的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课程内容要点 单元五 会计工作规范通过教

10、学组织 使学生达到 1 任职会计处理程序 掌握会计核算实务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几种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 2 理解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原则 能掌握主要会计核算原则的运用 3 了解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认知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具备掌握会计上岗证考核的会计法规知识要求 课程实施建议 一 教材编写1 教材编写思路 以知识和技能实训融合为切入点 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 以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 以体现时代性 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 达到以学生为主体 有所创新 有所特色 适应高职教学的开发目标 力求符合财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 重构基础 反映前沿 突出重点

11、使教材具有可读性 趣味性 实践性 层次性 2 教材呈现文本格式要图文并茂 文本表述由学习目标 学习提示 正文知识 扩展知识 理论链接 案例资料 实训资料等组成 课程实施建议 二 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按照模块教学要求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多媒体 实践场地等教学手段 2 教学评价采取教学任务评价 单元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 知识考核和实训考核相结合 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 3 学生应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核 课程实施建议 三 资源准备本课程实施需要下列资源 1 货币样票 真假货币 点钞纸 票据样式 原始凭证样式 记账凭证 账簿纸 报表 印鉴等 2 开发实训指导书 教师指导书 网络

12、资源等3 建立较为先进的会计模拟实训中心 货币票据陈列室等 4 要选择部分企事业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说明 一 本课程标准适应会计 会计电算化 会计与审计 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规范 其他相关专业设置的基础会计课程可参考使用 二 如果将本课程的考核与会计从业资格考核相结合 可根据从业资格考核纲要调整补充第六单元教学内容 三 本课程所列扩展性知识和理论链接主要是建立层次性教学内容体系 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丰富知识体系和认识会计实践的能力 扩展知识和理论链接不作为学习考查评价内容 三 本课程所列的学时为建议课时 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 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训课时 不包括考核课时 建议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专业实践活动 资格证书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