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807622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初中物理培优竞赛-专题训练(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八年级物理培优竞赛分专题训练第一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1】如图1-2所示,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 5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图1-2(赤峰市中考物理试题)【教练点拨】停表的读数规则:大圈表示秒,小圈表示分,图中小圈指在第5格,大圈指在第10格,读数为5 min10 s【完全解答】5 min10 s.【特别关注】基本仪表的读数要注意的问题:认清仪表的初步原理和使用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仪表示数的意义;认清仪表的零刻度和分度值以及单位,这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读数和记录数据;注意仪表的刻度是均匀还是不均匀的。【例2】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

2、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在一支铅笔上紧密地单层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1-3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mm(怀化市中考物理试题)【教练点拨】本题采用了“累积法”测量导线的直径,准确读出总长度是关键先测出总的长度再除以缠绕的圈数,然后就得到每一圈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即为最小两刻度之间的距离,通过观察知本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在进行长度测量时要进行估读,总长为2.35 cm,总圈数为40圈,所以通过计算可以知道导线的直径约为0.6 mm.【完全解答】1;2.35;0.6【特别关注

3、】本例最后一空的单位由“cm”转换成为“mm”,按测量结果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要求,因此计算的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而不是保留两位小数)。1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2013年枣庄市中考物理试题)2.(1)图1-10甲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cm。(2013年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2)如图1-10乙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2013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图1-10第二讲 机械运动图2-3【例1】 “五一”节期间,小

4、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他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儿,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鞍山市中考物理试题)【教练点拨】思维导图如下: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往往不同小丽刚刚上车,车辆没有开动,感觉客车开动是选择了对面的客车为参照物的缘故;小丽乘坐的客车相对地面没有位置变化,所以认为

5、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这种现象说明了物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完全解答】(1)对面的客车;(2)地面(房屋、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客车等);(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例4】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湖州

6、市中考物理试题)【教练点拨】由题图可知,在8:27突然减速,说明此时紧急刹车,A对;在8:238:27这段时间内车的速度保持60 km/h不变,而且是8:208:30这段时间内的最大速度,所以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 km/h,所以B、C对,D错.【完全解答】选D.【特别关注】运用图象描述运动:常见的描述运动的图象有s-t图象和v-t图象.1.s-t图象解读(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该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越大.(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7、并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v -t图象解读(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如图所示,甲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一条水平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3.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2013年淄博市中考物理试题)4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

8、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 C.D.11.图甲是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搭载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场景。小明想知道火箭的平均速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查阅和测量: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 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 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 s内火箭向上运动

9、的路程为_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_m/s第三讲 声现象【例1】 说到火车,多年来萦绕在人们头脑中的便是火车在行驶中那不绝于耳的“咣当、咣当”的声音,以及冒着浓烟的蒸汽机或柴油机发出的轰鸣声。为了环保,早期在铁路旁树立如图3-1所示的隔声墙,现在在沪宁线上铺设的303公里的一根超长无缝线路,为铁路电气化的动车组解决了噪声问题。(1)火车的运行会带来很大的噪声,经常会超过100dB,噪声的主要来源是铁轨的振动和机器排气口的空气振动,隔声墙是在_控制噪声,靠近铁路的房屋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窗是利用_的原理来减弱噪声的。(2)采用无缝铁轨和电动机动力,以减少火车的振动。这是通过控制_的办法减少噪声。 图3-

10、1(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试题)【教练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铁路旁树立隔声墙阻隔了声音的传播,房屋采用真空玻璃窗隔声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采用无缝铁轨和电动机动力,大大减少了铁轨的振动和机器排气口的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噪声,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完全解答】(1)声音传播过程中;声音不能在真实中传播;(2)声源。【特别关注】学习物理要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有更多的体会。【例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 ;响度相同的是_.(2012年烟台中

11、考物理试题)【教练点拨】由于甲、乙两图中完成的振动次数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甲、丙中的振幅相同,故声音的响度相同.【完全解答】甲、乙;甲、丙2.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2013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7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2013年漳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第四讲 温度与温度计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奈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

12、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201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第五讲 物态变化【例6】如图5-2所示,很多小轿车的后窗玻璃是双层的,里面一层贴有一条条电阻丝的薄膜,实际是一种特制的电热除霜器,你能分析霜的形成和后窗玻璃除霜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和除霜原理吗?图5-2【教练点拨】冬天后窗玻璃结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除霜包括使固态的霜熔化成水,液态的水又汽化(即蒸发)变为水蒸气两个过程。【完全解答】冬天,小轿车内外的温差比较大,里面热,外面冷。坐在车里面的人不断呵出的水蒸汽往往在车窗玻璃上

13、凝华,形成一层白白的霜花。这样,车外的景物就看不清楚。然而,驾驶员在行车、倒车中需要随时知道车后的情况。于是汽车生产商把小轿车的后窗玻璃做成双层,里面贴上带有一条条电阻丝的薄膜,通电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阻丝发热,凝结在玻璃上的霜花随着玻璃温度的升高就会熔化并蒸发掉。有了它,即使天气再冷,从小轿车里向后看时,外面的景物都能一目了然。【特别关注】在分析凝华时,应分清楚哪是低温物体,高温的水蒸气在0以下的低温物体表面放热而凝华。如北方的冬天教室内窗玻璃上出现霜花,是因为在冬天的夜晚教室内高温水蒸汽在低温的窗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室外的水蒸气比玻璃的温度还低,所以水珠不会出现在外表面。液化发生时也是同样

14、的道理,如夏天装空调的教室应是室外高温的水蒸气在低温的窗玻璃的外表面液化,室内的水蒸气比玻璃的温度还低,所以水珠不会出现在内表面。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题)17.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 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热能) 。(2013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第六讲 光沿直线传播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蜡烛在镜中的像 A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B铅笔好像“断”了 C手影 D(2013年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2.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