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76783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BCD31.470.6125.4190.00图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1kg的重锤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6V、50Hz的交流电源,如图1所示,纸带上O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纸带打点起点,选取的计数点A、B、C、D依次间隔一个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为9.80m/s2 ,则(1)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速度vB=_,重锤动能EKB=_。(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减少量为 。(小数点后保留三位)2.与打点

2、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发射和接受装置w*ww.k&s#5u.co*m,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3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质量为2.00kg,滑块沿斜面方向的宽度为5.00cm,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0m,g=9.80m

3、/s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问: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m/s。滑块通过光电门1、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_J,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J。结论:_。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两者不等,则可能的原因是_ _。R1R2I/AU/VO0.40.30.20.11234图(1)A6V图(2)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伏安法测电阻(率)3.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3.8V、1.14W”字样;电压表V量程5V,内阻约为5k;直流电源E的电动势4.5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其他供选用的器材还有:电流表A

4、1量程250mA,内阻约为2;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为1;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滑动变阻器R2阻值0-2k。为了使调节方便,测量的准确度较高: 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这个实验的系统误差是由 引起的,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正确实验操作得到的数据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将本实验用的小灯泡接入图(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30。电流表读数为0.45A,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 (不计电流表的内阻)。4、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此电

5、阻,用图(a)(b)两种电路各测一次,用(a)图所测数据为3.0V,3.0mA,用(b)图测得的数据是2.9V, 4.0mA,由此可知,用_ _图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 Rx=_ _。5、一只小灯泡,标有“3V、0.6W”字样。现用右下图给出的器材测量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电流表内阻为1,电压表的内阻为10k)。(1)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应采用 (选填“内接”或“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应采用 (选填“分压式”或“限流式”)(2)将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画在左下方的虚线框

6、中。(3)用笔画线当导线,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成完整的电路(图中有三根导线已经接好)。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该移到最 端(选填“左”或“右”)。(4)若小灯泡发光暗时的电阻为R2,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可判断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为:R1 R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0.810m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W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 _mm(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

7、的实验器材: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5V,内阻很小; B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0.125;C电流表A2:量程03.0A,内阻0.025; D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3k;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G开关、导线等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_ _,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_(3)根据所选的器材,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4)若据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为Rx4.1,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_ _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甲7.如图所示,甲图为一段粗细均匀的新型导电材料棒,现测量该材料的电阻率.(1)在本实验中,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该

8、电阻丝的长度和直径如乙、丙所示,则其长度L为_cm,直径d为_mm丙乙 (2)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量阻值约为200的电阻:A 电流表: 量程为200mA,内阻约为0.1B 电压表: 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C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额定电流1AD 低压直流电源:电压6V,内阻忽略F 电键K,导线若干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如果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并测出该棒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该材料的电阻率=_(用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8、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

9、丝的电阻R。(1)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l= cm,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 mm。cm 04501015520060(2)实验中给定电压表(内电阻为50k)、电流表(内电阻为40)、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待测金属丝(电阻约为100)、电源、开关及导线若干。RXba乙bAVRXa甲VA 两位同学想用伏安法多次测量做出I-U图线求出待测金属丝的阻值,他们设计了甲、乙两个电路,你认为采用 图更合理(填“甲”或“乙”),电压表的右端应接在 点(填“a”或“b”)。 mAV(3)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按照第(2)问你所选

10、择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0.501.001.502.002.50U/VI/mA0510152025(4)用正确的方法测出了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并标在I-U坐标系中,如图中“”所示。请你根据测量值画出图线,并求出金属丝的阻值Rx= 。则这种金属的电阻率约为 m(该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三、电表的改装9.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10满偏电流Ig=3mA。(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3V的电压表,要 联 W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 W;(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0.6A的电流表,要 联 W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 W。四、电容器10.如图所示,要使静电计的指针偏转角变小,其中负极板接地.可采

11、用的办法是( ) A、使两极板靠近; B、减小正对面积;C、插入电介质; D、用手碰一下负极板。11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 )KAB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变大C、电容器极板所带电量变大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12.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池断开,若把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将减小C、电容器所带电量将减小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高一物理实验 复习题 参考答案1、(1)1.175m/s, 0.690J,(2)0.692J2、(1)1 2.5 (2)5.25 5.2923、(1)

12、A2;R1 (2)如图下所示 (3)电压表的分流,小于 (4)0.50SR1EA2V第2题图解析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即待测电流的最大值为,超过了A1的量程,所以选A2;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R1,不选滑动变阻器R2,是由于其总阻值太大,调节不方便.(2)如图右所示(3) 本实验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就是电阻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因此测量值要小于真实值,实际上测量的电阻值是电压表内电阻和电阻并联的阻值。(4)R1上的电流是0.2A,因此通过小灯泡是实际电流是0.25A,由灯泡是伏安曲线可知,当时的实际电压是2.00V。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0.50 W。4、(a) 1000 5、(1)外接(1分) 分压式(1分) (2)电路如图所示(3分); (3)连接电路如图所示(3分);左(1分)若其他接法正确,同样给分 (4)大于(2分)6.(1)_0.530_;(2分)(2)_B_;(2分)_F_;(2分)(4)_1.1106_(4分)(3)VARxRSE(5分)7、(1)20.025 4.487(0.002) (2) (3)8.(1)60.270.01 0.1270.001 (2)乙 aRXmA- +V-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