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776545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5年高考全国卷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图+2017年复习建议数 学(文 科) 一、高频考点分析由以上柱形图可知,新课标 I 卷高考文科数学近六年高频考点为:1. 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年均占比14.45%,12.98%,10.13%,9.44%,6.78%;2. 统计,概率,不等式与线性规划,年均占比4-6%;集合与简易逻辑、复数、算法与框图,年均考查约5分左右,即一道选/填分值;3. 最后一道计算题为3选1,10分,可在圆、相似;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解绝对值不等式、最值这三道大题中任选其一。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试卷结构:1. 选择题12×5,最

2、后2-3道较难;2. 填空题4×5,最后1-2道稍有难度;3. 解答题5×12+10。 考试时间分布:共120分钟,选择题40分钟,解答题80分钟。 复习建议:1. 研读大纲;2. 回归教材;3. 专题复习,归纳同类;4. 适当练习,重视典例。语 文 语文科目课标卷与课标考查形式上和难度差别不大,考题内容选材上有所区别。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

3、筛选处理能力。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011-2016年均是材料作文。备考建议:1、今后的高考语文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考生在2017年高考备考中,一定要增强“时事语文”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

4、度。2、考生还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3、以往的高考大纲中,现代文阅读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论述类文章阅读为必考,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则是二选一。现在三篇都是必考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阅读加答题要15-20分钟,如果其他题量没有减少,就意味着语文高考答题时间将更加紧张。英 语 一、近3年高频考点分析1. 2015试题分值2. 2013年到2015年各类题型的考点分布2.1 阅读理解由上图可知,近3年英语阅读理解以细节题和推断题为主;词义推测和主旨大意两类题型考查较少,每年一种题型一道或无。体裁以记叙文为主,应用文/说明文/议

5、论文基本每年一篇。 做题方法:(1)细节题略读获取主旨大意;写下信息词,注意层次结构的词;查读法(带着问题找答案);细读。(2)推断题文章没有给出明显的事实和依据,让你自己根据文章给出事实进行理解、推断;做题方法:可用排除法。2.2 完形填空 考查词性频率: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 体裁:记叙文、议论文、夹叙夹议。其中记叙型完形填空是高考和备考的重点。2015年选材常用国外网站几年前的文章、选项表意优先,长短其次。 做题技巧:首句信息:主旨暗示信息:语境语篇标志语、逻辑关系词语原词复现,近义词语2.3 语法填空(2014年由单选题变为语法填空) 体裁:短文体,提示词7个,无提示3个。只填1个词

6、。 如何下手:(1)分析句子结构;(2)结合语境;(3)具体出题形式与答题技巧:给出动词基本形态,填写词性词形转化(转为名词、形容词),或填写谓语部分,可能需要填写两个或三个词,或是填写非谓语动词;给出形容词,需要填写比较级、最高级,或词性词形转化,转化为副词,或是填写反义词(前缀);给出副词,填写比较级、最高级,或是填写反义词;有提示词考查: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无提示词考查:冠词、介词、连词、代词。2.4 短文改错上表显示,近三年全国课标 I卷短文改错高频考点为名词单复数、连词、冠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时态和代词。 出题遵循11815原则:“一删,一填,八改,15个出题

7、点”。难度较低,共8-10个句子,符合每个句子有0-2处错误。下面给同学们列举近3年短文改错的实例,帮助同学们练习总结规律:二、书面表达 体裁:书信体。如邀请函、自荐信、感谢信、道歉信等,并熟悉各种相关的体裁和句式; 内容:体现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主题的题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如游览名胜、民俗节日等;会用英文描写传统文化。 高分作文的三大要求: 内容完整,表达准确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表达正确,语句优美三、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词汇、短语、语法。3月前二轮复习:专项练习。语法专项练习,题型专项练习。4月三轮复习:冲刺高考。5月高考 习惯: 词汇习惯:掌握3500个词汇

8、; 阅读习惯:每天做至少1篇阅读练习; 字典习惯; 错题本习惯:经常拿出来复习; 提问习惯:不留任何知识死角; 多关注社会时政热点、传统文化及英美文化。 应试技巧: 考试做好时间分配; 考试时注意保持好心态; 重视平时做的练习和试卷; 贵在坚持,日积月累,达到量质的转化。政 治 一、近6年考查高频考点1. 全面复习:重者恒重,新增必考从上图可以看出,近6年各模块考查分值中:经济和哲学占比最大,年均考查约30分;其次是政治,24分;文化考查最少,每年平均15.5分。2. 各知识点近6年考查频次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四大模块中,近6年的高考考查频次为:

9、意识能动性、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共 52分);实践、认识、真理(共42分);这两大考点年年必考; 企业、公司(共58分),其中三年都是14分的大题,可见企业经营与国家安定息息相关; 政府的有关知识(共26分); 公民的有关知识,(共 20分); 文化的作用(共22分);文化的传承、继承、发展、创新(共30分)且以大题为主; 普遍联系(共20分)均为选择题, 6年中考查了5年; 消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考查4年(共16分)均为选择题; 其余高频考点均在3年或3年以下。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1. “网络化”知识2. 教材:课题、框题、目题3. 分类进行知识练习4. 加强主观题的演练:是

10、什么为什么怎么办5. 文综内部结合历 史 一、近5年高频考点近五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查的重点一直没有变化,中国史是考查重点。除去选修题15分,全卷必修题目的85分里,中西分值比逐渐稳定在2:1。三册必修里政治、经济是考查重点,文化史的比重在近年有所增加。也就是说,知识分布有侧重点的同时在趋渐均衡。近年来,中国古代和中国近现代考查分值较高,其次是世界近现代和世界当代模块。 选择题:【24-27题】均为中国古代史,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和专题;【28-30题】均为中国近代史部分,侧重点略有变化。 主观题:【31题】为当代史;【32-35题】都是考查世界史部分;【32题】依然是世界古代史

11、;【33-35题】考查方向近几年一致,分别是:近代世界民主政治,近代经济改革,现代世界经济。二、全国卷文综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复习建议: 第一轮侧重专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模块专题); 第二轮侧重通史,遵循考试大纲的知识体系(通史); 第三轮侧重补缺补漏和强化提高。 备考策略: 重基础,注重知识的准确性; 精选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 多训练,注重灵活的学法指导; 材料解析题的应对策略。地 理 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

12、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一、近6年高频考点分析如上图所示,综合题考查区域地理问题是今年课标卷的重点和热点。年均占分46分,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也和当今我们环境污染治理热点密不可分;第二大高频考点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大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大气运动。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 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 突出人文地理的复习;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抓好热点知识的复习; 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合理处理讲练的关系; 看题与做题相结合; 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附:第三轮复习策略一、基础最重要,难题要放弃;不做难题,重

13、回教材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最重要。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占60%70%。高三班主任说道:“如果学生能把基础题全部作对,考上本科没有问题。”要学会取舍,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付难题、偏题、怪题上。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应敢于舍弃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再巩固上。最后35天内,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坚决克服重资料、轻课本;重解题、轻听课;重深难题、轻基础题的倾向。总的要求是点点落实,板块清晰,网络完善。回归课本时,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因为高考中的任何一道题,几乎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因此,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其来

14、龙去脉,同时注重应用和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二、反思很关键,总结要及时;收集错题,反思错题在复习备考时要记住做题重在题后反思。收集整理、反思错误是为了今后少出错误甚至不出错误。知识掌握越准确、越精细、越深刻,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越大。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勤于回头;三是整理细节;四是拓展延伸。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包括: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很多学生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过分在乎所做题的数量、正确率,不对知识进行反思,缺少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总结和归纳,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解题模式。教师讲题时,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自己的答案和教师的一致了,就高兴,不一致,就沮丧。仅是对照答案,而没有认真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答案只是参照物,题目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把题目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找到题目考核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找出做错的原因,反思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进步和提高。看似费时,实则有助进步。建议考生不要怕耽误时间,一定要用些时间来进行思考、总结。不能只等着教师来“喂饭”,还要学会自己“做饭”。三、复习有计划,演练经常化;天天要做题,“手感”不能丢 三轮复习时间虽短,却不能没有计划。有些学生常感高考临近,时间不够用,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