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70343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第四课第一节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1高考上海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应该具有如下特征()A高产、高效、高利润、安全、生态B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C高产、高投入、高效、安全、生态D高产、高利润、优质、安全、生态解析:选B。本题考查现代农业的特征,属于对知识的识记。2(2012辽宁本溪第一次模拟)改革开放以来,有三大政策对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产生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免除农业税;三是允许土地经营权流转。下列与三大政策直接对应的意义表述中,正确的组合是()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劳动的积极

2、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ABC D解析:选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免除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为此需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 BC D解析:选A。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农业的现代化虽然离不开工业的

3、现代化,但发展农业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毕竟是两回事,应排除。4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B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C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D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解析:选A。注意题干的限制性,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而不是问工业作用的“一般”表现。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因而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5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生产力的跨

4、越式发展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高起点上加速实现工业化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A BC D解析:选B。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正确;与信息化无关。6(2011高考北京卷)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1990年2000年2010年第一产业27.1%15.1%10.2%第二产业41.3%45.9%46.8%第三产业31.6%39.0%43.0%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A BC

5、 D解析:选D。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大产业比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在减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在增加,服务业和劳务消费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意味着服务业和劳务消费的发展,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第一产业比重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总值的绝对减少。材料没有提到出口,所以与题意无关。故选D。二、非选择题7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7月11日发布公告,201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627万吨,比上年增产2.5%。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八年增产。在旱情严重条件下,我国粮食为何仍然连年增产?答案在于:这几年,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年年有新政策,补贴范围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重农抓粮与

6、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形成了巨大合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扩大,种粮投入得到保障。各地集中改造了一批中低产田,建设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农业部门改革和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优粮工程、高产创建等项目,粮食单产连年提高,为增加总产提供了持续动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粮食“大旱之年夺丰收”的原因。解析:本题以旱灾为情景设置试题,考查宏观调控、农业地位等知识。考查识记、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体现高考关注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的考查思想。解答时应明确各项措施最终都落实到发展农业上。答案:(1)国家连年推出支持粮食生产的新政策,保护了农民利

7、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政府、集体和农民不断增加种粮投入,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3)各地改造和建设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4)农业部门改革和加强农技推广体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了粮食单产和总产。一、单项选择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这一基本思路体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ABC D解析:选D。加大统筹城乡

8、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利于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符合题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其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错误。解答本题关键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理解。2(2012黑龙江大庆调研)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河南省成功实现由“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的转变,目前正在向“世界餐桌”的目标进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坚持“引进来

9、”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食品业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A BC D解析:选B。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优化产业角度来讲,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走出去”,实现“世界餐桌”的目标。故选B项。3某村,农民种粮食效益不高,改种鲜花,不仅收益高,而且村子还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这说明调整()产业结构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产品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行业结构调整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发展A BC D解析:选C。所谓产业结构是三大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题中改种花卉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与题旨无直接关系。题中不是行业结构调整,不选。4成都市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中

10、流转了4602亩耕地,公司以众多现代农业项目为依托,致力于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的推广,建设生态型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最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及产业园。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合理流转发挥农村中集体经济的主体作用A BC D解析:选A。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会改变,不选。与实施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无关。5(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11、。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A它利润高,发展快B它是基础性产业C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原因。我国之所以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产业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B项说法错误,我国的基础产业仍然是农业;C项不是主要原因。63G牌照发放后,将会形成一条包括3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通信产业链。这说明通信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发展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A BC D解析:选B。

12、3G牌照发放后,会形成一条通信产业链,这说明通信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符合题意。并不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应排除。故选B项。7(2012四川南充高中测试)以福建、江西、辽宁等试点省区为先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林区轰轰烈烈地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是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所有权转归农民使林业成为农业的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民享有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调动农民育林积极性、推进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A BC D解析:选D。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不是改变林地的所有权性质,因此,错误。夸大了林业的地位,粮食才是农业的

13、基础。正确表明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性质和作用。所以,该题选D项。8(2011高考上海卷)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这表明中国电影产业()A支撑起了现代产业体系B决定了国力和现代化水平C创造了更多的国民财富D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消费品解析:选C。电影票房过百亿,说明中国的电影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财富,C项正确。电影产业提供的产品是精神产品,D项不正确;A项中的“支撑”、B项中的“决定”错误。9(2011高考上海卷)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会日趋减少直至枯竭,整个社会劳动力开始由过剩转向短缺。这时一般会出现()A社会失业人口

14、大量增加B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快上升C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开始下降D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解析:选B。当劳动力出现由过剩转向短缺的时候(即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直接的后果就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会上升。这是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结果。10“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这是墨子对当时农村状况的描述。联系墨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上述现象对今天发展农业的启示是()A发展农业,关键靠科技,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B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以促进农业的发展C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D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以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解析:选B。材料强调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而墨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则是推行土地从国有转向私有,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故综合两方面,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A、C、D三项属于发展农业的措施,但与题干意思不符。本题解答关键是要提高综合素质。11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一般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即传统经济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