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放在地图上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347692 上传时间:2017-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历史放在地图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把历史放在地图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把历史放在地图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把历史放在地图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把历史放在地图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历史放在地图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历史放在地图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把历史放在地图上定格印度之宗权国摘要: 人类的历史文明史是一部部落逐水草而居的历史,因此有了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即历史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随着时间的绵延,各个文明在不断的演化着,而至今保存完好的却只有中国文明了。其他文明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漂移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之底了呢?印度,这个曾经的文明古国之一,她曾经的辉煌与灿烂也沉寂了,在沉寂了的谷底是否会感到孤独寂寞呢?幸运的是,昔日的光芒会带给她一丝丝慰藉。这个地方拥有众多可以汲取的精华,古有哈拉巴文化、雅利安人带来的文明、吠陀时代的史诗、婆罗门教的自然崇拜、以及佛教的圣典和耆那教的教义

2、、后来兴起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等。中国的佛教是从外面传进来的,最先源自于天竺,而天竺自身的佛教又是怎么发展起来呢?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信奉的是印度教。曾经辉煌一时、拥有众多信徒的佛教去哪儿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写了这一篇关于印度可以没有国家却不能没有宗教的文章。关键字:印度 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 佛教 印度教 正文: 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大约公元前 2500 年起,印度河流域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灿烂辉煌的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由来而今天的印度早已不是历史上的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指的是印巴分治前的印度的古代时期。在古代大多数时间里,印

3、度是分裂的,并无一个统一的国家。古代印度人把他们的土地叫为“婆罗多伐娑” ,意为婆罗多的土地。 “印度”一名来自印度河的名称(梵语叫Sindhu) ,最早是波斯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以印度河之名称称呼印度河流域及其东的土地。但印度一直都没有使用这个词,是在穆斯林征服之后才叫印度的。早在汉代以前,我国和次大陆的居民就有了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从西汉起,我国史书就不断出现关于印度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之西南夷列传 、 大宛列传和班固的汉书将其称之为身毒, 后汉书 、 三国志.魏书等称之为天竺、贤豆等。唐朝时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初改译为印度。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大约前 15 世纪开始,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分批地陆续

4、进入次大陆,并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了后来印度人的主体。雅利安意为高贵的人,是他们的自称。他们与印度的土著居民相互争斗,这样就形成了相应的阶级社会和国家,在此过程中,带有突出的印度特色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一套维护雅利安人上层对下层劳动者特别是被征服居民的统治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同时形成。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包括瓦尔纳制度和后来从中衍生出来的阇提制度)的泛称。社会被分为四个瓦尔纳,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瓦尔纳职责不同,地位不同。婆罗门掌管祭祀,垄断教育。刹帝利负责征战和管理。吠舍包括农民、牧民和商人,职司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纳税。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5、,其义务是位上述三个种姓服务。在早期吠舍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到后期吠舍时代逐渐发展成有完整体系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保留了多神崇拜的特点,但有新的变化。其一是万神殿中三大主神逐渐形成,分别是梵天、毗湿奴神和湿婆神;其二是形成了婆罗门教的基本神学体系,如梵我如一说、作业和轮回转世说等;其三是规定了繁琐的祭祀仪式,祭祀只能由婆罗门主持。婆罗门教是为巩固婆罗门、刹帝利上层的统治地位而创立的宗教,是以维护现有阶级种族秩序,使受迫害者接受现实和安于现状为目的的。它把人们的希望引向来时,排斥任何反抗和进取,因此,它对国家最初的形成起一些积极作用,但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消极面

6、。佛教和耆那教的产生(约公元前 6 世纪)到了列国时代,激剧的社会分化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也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来,因此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一些新教派出现,百家争鸣,各展其长,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佛教和耆那教。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的儿子,刹帝利种姓。乔达摩出生在兰毗尼。其生卒年代不详,一说为前 565前 485,一说为前 563前 483。他 35 岁时,放弃苦修。有一天,在溪流中洗浴后,坐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最终竟然大彻大悟,对世界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开始传道,接收和化导弟子,从此被称为佛陀(意为觉者)或释迦牟尼(他属释迦部落,牟尼为圣者) 。佛陀在恒河

7、流域摩揭陀等国传教 40 多年,他去世以后,佛教继续传播,逐渐至于南亚以外。佛陀传教,从分析人生问题入手,认为当务之急是拯救世人。佛陀所传的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 ,即四条神圣的真理。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说明人生充满痛苦,是个苦海。不但有生老病死之苦,还有别离、憎怨、失望、五盛阴等苦,谓之八苦。集谛,说明痛苦的根源是有各种欲望。本来是件一切变化无常,不值得去追求,然而由于人无明或无知,产生各种爱欲贪欲,这就不能不导致各种痛苦。人的每一思想、言行、行动都是作业,作业就有果报,形成轮回,重新受苦。作业与轮回说采自婆罗门教,与缘起说是矛盾的。灭谛,说明要免除轮回,解除磨难,关键在于根

8、除欲望。做到这点就能进入佛教的最高理想境地,即涅磐,亦即不生不灭的极乐境界。道谛,规定了修行的道路,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任何人只要做到上述八点,不论社会出身,都可得到解脱,修成阿罗汉果。佛教还主张“众生平等” ,即一切众生,只要信奉佛教,都有可能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极乐世界。这对于当时的统治阶级来说,等于给百姓一张空头支票,允诺他们来世会有好日子,而当世就能统而治之,具有麻痹群众的效果。佛教共进行了三次大结集,是佛教逐渐完整系统化。其中第一次汇编成律藏和经藏,第三次是在阿育王时期举行,早期佛教经典律藏、经藏、论藏三藏最后汇编完成。耆那教的创始人是伐弹摩那

9、,相传在他之前有 23 个先知,他是第 24 个。伐弹摩那(前 540468) ,与佛陀大致是同时代的人。耆那教也有自己的教义和经典。首先,否认吠舍经典,不相信神造万物,认为婆罗门教是人为的,骗人的。它的教义可集中概括为七谛说。七谛为:命(灵魂) 、非命(非灵魂) 、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其次,耆那教反对神创世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灵魂和非灵魂构成。强调人生目的就是求得灵魂解脱,进入不生不灭的极乐境界。最后,耆那教的经典是十一支 。耆那教的传播,得到一些国家和刹帝利的支持,因为他们也对婆罗门的特别权位也怀有反感。其中,耆那教有个最重要的戒条就是禁止杀生,这与佛教的有些相同之处。在列国时期

10、,兴起了反婆罗门的思潮,佛教和耆那教都开始兴起与发展,之后的发展很猛,尤其是佛教,还往外扩散传播,出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北传大众部佛教,但为什么后来取而代之的印度国教是印度教呢?婆罗门教复兴时期(笈多王朝 320 年 600 年)婆多王朝时期,在宗教方面有夜歌重大的变化发生:婆罗门教通过自身改变,逐渐演化成印度教,出现了印度教发展势头胜过佛教的新局面。佛教在笈多王朝和一些南方国家是受到保护的。据法显的佛国记记载,当时在西北印度和北印度,佛教是相当流行的,有的地区小乘兴盛,有的地区大乘兴盛,有的地区则大、小乘并行。规模很大的那烂陀寺也是 5 世纪由笈多帝王鸠摩罗.笈多扩建,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佛教

11、教学术中心。其中此时期,留下大量佛像和佛教建筑物,包括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这些都说明了当时佛教的兴盛。然而这一时期,婆罗门教自身发生了变化,逐渐变成印度教,在群众中逐渐发展起来,并得到笈多帝国和南印多数国家君主们的信奉和推崇。其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主神崇拜和化身说;和婆罗门教不一样, 吠陀虽然仍被视为经典,但它在宗教上所占的地位已被薄迦梵歌和往世书所取代;首陀罗的宗教地位有所改进。这些改变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原婆罗门教的仪式主义,打破了婆罗门在宗教中的垄断教权,使首陀罗的地位有所改善。为印度教的兴起提供了条件,为后来印度教能和佛教和耆那教抗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盛(公元

12、 78 世纪)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他在印度参学、巡礼的经历,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佛教受到戒日王的保护。此时期,这一做法使佛教在总的停滞趋势中,又有所发展。在 6、7 世纪起,佛家中出现一个新的派别,叫密教。它是大乘佛教与民间信仰的混合物,也吸收了印度教性力崇拜的因素。其教义是主张“三密修持” ,即身成佛。三密是语密、身密和意密。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 。8 世纪后,密教逐渐占领了佛教尚存的阵地佛教逐渐密教化,陷于衰微状态。11 世纪起穆斯林统治者的入侵和宗教迫害给佛教致命的一击。那烂陀寺、超岩寺等佛教寺院毁灭,许多佛教高僧、学者被迫逃到国外避难。风行了 1000 余年的佛教 13 世纪从印度大地上

13、消失。耆那教在 10 世纪后,也处于停滞状态。印度教却在此时期蒸蒸日上。公元 8 世纪,印度教出现一位思想家、改革家,叫商羯罗(约 788820,有不同说法) 。他是吠檀多派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著有梵经注等。在对世界的看法上,他提出纯粹不二论,主张世界卫衣惟一实在是梵,梵体现为小我,还认为崇拜神是必要的。他还在组织方面加强印度教。吠檀多派学说成了印度教神学体系的思想基础。其中印度教内部的派别也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如性力派反对区分和歧视妇女,主张神的爱普及一切人,没有种姓和男女之别。这些派别的主张反映了低级种姓和广大下层妇女的要求,有力地帮助了印度教政府群众。8 世纪后众多的地区国王都成了印度教的

14、天下,到 10 世纪印度教已在全印占统治地位。佛教为什么会在印度消失,印度教为什么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从佛教本身来说,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高级僧侣腐化堕落,佛陀当年制定的教义、教规被抛到一边,它的安贫乐道的特质已经丧失。佛教获得民众的支持,主要是它具有较为平等的社会观,它反对种姓压迫,反对婆罗门教那些繁琐而又花费巨大的祭祀仪式。大乘佛教的出现使佛教在许多方面向印度教靠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佛教由印度教取代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与印度社会封建关系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印度教同化了佛教,是印度走向封建化的需要,也是封建化过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佛教

15、虽然早已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国家,都有一定的发展,但它的发源地早已荒芜,只能说佛教源于印度、滞于印度、展于世界。总结:尽管各宗教哲学派别的学说有很大的不同,但几乎所有的派别都接受业报轮回的学说,并都将摆脱轮回达到解脱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印度教不要紧影响了所有的印度教信徒,甚至也影响了其后外来的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读了印度古代史,印度是一个任由外邦异族统治的国家,也有过短暂的统一大国,我弄不清楚难道他们会是一个没有大一统国家概念的国家吗?印度人曾经容许无数民族统治在他们头上,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不大在意什么人来同时剥削他们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异邦人。对他们而言要紧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生而非暂驻的今生。总而言之,宗教上的巨大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印度屡被征服却未被同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值得印度人引以骄傲的。参考文献:1、R.C 马宗达 H.C 赖乔杜里 卡利金卡尔.达塔 合著:高级印度史上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2、耿引曾:汉文南亚史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林承节著:印度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54、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下卷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5、林太著:印度通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人文学院历史 101 马蓉学号:10050100942012 年 11 月 2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