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64894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2.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游褒禅山记三案合一(鲁人版必修2)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2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在文本的观点和态度。3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在文本的观点和态度。3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聚焦重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

2、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现实中的意义。教学建议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自主梳理1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通 )轻轻告诉你:“父”通“甫”。2一词多义道 有碑仆道( ) 何可胜道也哉( )为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 于人为可讥( )

3、常 非常之观( ) 常在于险远( )然 有穴窈然( )文 然视其左右( )其文漫灭(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 )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大王见臣列观( )得此余之所得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独其为文犹可识( )其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轻轻告诉你:“道”:道路,名词。说,动词。“为”: 有,动词。是,动词。“常”: 平常,寻常,形容词。常常,副

4、词。“然”: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然而,连词。“文”: 文字,名词。华美,形容词。“观”: 观察。景象。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得”: 得到,动词。心得、收获,动词。能够,动词。“其”: 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代词。那,代指慧空禅院,代词。它,代仆碑,代词。它,代人;那些,代指游客,代词。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代词。自己,代作者,代词。他们,代指古人,代词。难道,表反诘,语气词。3词类活用始舍于于其址( )有泉侧出(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 )火尚足以明也( )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常在于险远(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轻轻告诉你:名词用

5、作动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状语,从旁边。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照明。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用作动词,识其本名,说出名称。4古今异义而卒葬之(古义: ;今义: )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轻轻告诉你:古义:终于,死。今义:士兵;完毕。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十一,数字。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6、。“所以”:古义,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今义:合用为连词。于是余有叹焉(古义: ;今义: )5文言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概音谬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余之所得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轻轻告诉你:者也,表判断。也,表判断

7、。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倒装句,应理解为:盖余所至,好游者比尚不能十一。省略介词“于”,应理解为: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省略 “出”字,应理解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6文学常识王安石,字 ,号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列宁曾称他是 。轻轻告诉你:介甫 / 半山 / 北宋 /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7认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佑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

8、(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佑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 王安石在文坛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著有临川集。8熟悉背景游褒禅山记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作者34岁,任舒州通判时。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县西二十里,山势雄峻,众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游褒禅山记所记亦

9、少,而主要是借记游生发出一番有深刻哲理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即人生美好的境界往往在险远、人所罕至之处,而要达到此境界,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外界条件。此外,又通过碑文漫灭,指出治学处事,应深思慎取,不能人云亦云。王安石本文,距离其变法主张的提出时间不远五年之后,即嘉佑四年(1059),他便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里所言的思想、精神与他后来推行新法时的表现是一致的。集思探究1解释文题游褒禅山记是作者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

10、“志”“力”“物”相结合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2分析结构第一部分,记叙褒禅山的景物和游华山洞的情景。第一层, 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体会。第二层,谈“志”的重要。第三层,谈“力”的重要。第四层,谈“物”的重要。第三部分,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总结全文。第二部分游褒禅山记3重点详解游览褒禅山让作者有了深深的人生感悟,为了写出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作者是如何行文的?提示:文章第一、二段,主要用记叙方式,写出游山的见闻及经过。其中第一段特别提到华山洞旁的“仆碑”上所刻山名为“花山”,是为第四段的议论埋下伏笔,认真考证碑上的文字,探索事理的本源,是他“求思之深”的精神,也是文中“深思慎取”的依据。第二段

11、中四处设比为第三段的议论作铺垫。第一,用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作比;第二,用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之者已少”,“又加少”对比;第三,用“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相比;第四,用余进洞愈深所见之景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以上四处对比引出第三段的叹字,由一“叹”承上启下,引领第三段的议论分析古人为什么总有所得的原因;用世人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然后阐述了“志、力、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强调只要“尽吾志”,即使没达到目的,也可无怨无悔,别人也不会讥笑自己。第四段呼应第一段对仆碑的记叙,指出治学不应该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经过自己深入独立的思考再谨

12、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即“深思慎取”的科学态度。这一段推理逻辑非常严密:从“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甚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4难点突破文章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提示: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

13、“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5写作特色在结构上,作者在介绍褒禅山时,逐一记叙了三个景物,这就使读者对褒禅山有一个概括地了解。接着又记叙了游洞的情况及其感想,最后写因仆碑而产生的联想,因而使人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