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63015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7 谈中国诗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谈中国诗文章中说“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参考答案 由原文可知,“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因此说“中国诗是早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成熟的四言诗是诗经,诗经的出现,满足了先秦时期人们抒情的需要,而以屈原为代表的个体创作者发展了楚地民歌创设的“骚体诗”则进一步充实了抒情诗的内容。随着表达情感的需要,四言诗逐渐向五言诗发展。最早成熟的五言诗是东

2、汉时期产生的“古诗十九首”。以后,五言诗得到了极大发展,到唐朝而至巅峰。在五言诗走向成熟的时候,更有利于抒发情感,更加先进的体式近体诗在唐代形成,并在诗人们的广泛采用中迅速成熟,即“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唐朝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形式上仅沿袭前朝,“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文中“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试举例说明之。提示 1.温庭筠“致力填词第一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望江南)

3、2.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3.王维山水田园诗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4.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1.正音应读 不读蘸水 砧板 坚贞 侦察 装帧 鸩毒 拯救 2.词语释义歆羡():羡慕。僭称():超越等级身份的冒称。口碑:比喻众人口头上的称颂。无可适从:没有主意,不知道怎么办。赧然():形容惭愧的样子。素不相能:一向合不来。素,一向,平素。能,和睦。3.多音字的分辨钥 辟塞 露 炮 脯 同步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

4、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2)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

5、难于理解。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小的根本原因。解析 B项出自第一段,而第一段内容主要写中国诗的篇幅短小,不涉及深奥难于理解的内容。答案 B2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解析 D项并非“明扬中国诗的长处,暗讥西洋诗歌的弊端”,而是写中国诗与西洋诗都讲究诗歌的暗

6、示。答案 D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原是他编造的吗?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灯火通明中进行的。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骏,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

7、?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作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作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作真实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西方戏剧家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在努力使演员进入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忘掉自己,舞台不过是“四面墙中抽掉一面”的生活实况,观众好像从钥匙眼里去看别人家中发生的事;然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刚好相反,空城计中诸葛亮唱完后,轮到司马懿唱时,诸葛亮可以摘掉胡子,用手巾擦擦汗,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因为他完全清楚观众知道这是唱戏。戏是假的,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准和功夫才是

8、货真价实的。这样,东西方的剧场也就截然不同。在西方的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怕破坏剧场的气氛,影响真实感;但在中国的剧场里,观众却哄喊叫好,以刺激演员更卖力气。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剧场高潮往往比戏剧更能得到满足。西方的古典画家同样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他们采用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尽力使观众感到物像的逼真如实,而中国画家却用墨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了表达得自由,他们将泰山松、黄山云、华山石、庐山瀑超越时空地集于一纸,这种透视不是依据眼睛,而是依据心灵(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之为“散点透视”),他们甚至还把诗文图鉴都搬到画面上来,与画中种种形象相映成辉。因为中国画

9、家知道观者要看的,不是生活中有的,而是生活中没有的。比如画中的意境、品格、情趣以及笔墨的意蕴。至于小说,更是如此。西方的小说家着意刻画他笔下人物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地与眼神种种细微的变化,努力把他的读者导入如实的感受和逼真的情境中;中国的小说家则只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熊腰虎背,声如洪钟,力能扛鼎”之类的套话来形容一位美女或英豪。因为中国的小说家知道读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物超乎意料的行为,以及故事怎样一步步更牢牢地抓住他们向前发展。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

10、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1第三段“欺弄”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在文中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 表特定含义编造故事,以假当真2概括中西方小说家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西方小说家: ;东方小说家: 。参考答案 着意细微的变化,力求真实感粗线条描绘,侧面烘托3第四段最后一句话“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结合全文,理解“背道而驰”在文中的含义。参考答案 西方艺术家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无论是戏剧、绘画还是小说,都力求真实性;而东方艺术则更懂得读者和观众的心理,大胆地以假当真,超越生活。4选出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 )A.这篇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者认为,中西方艺

11、术家在处理真实性方面,可谓各有千秋,难分高下。B.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中国艺术家以假当真,抓住了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心理。C.中国观众常沉迷于戏剧的高潮,哄然叫好,相比之下,西方观众看戏则要冷静、理智得多。D.“散点透视”就是依据心灵,超越时空,追求艺术真实。E.艺术,要表现生活中没有的东西,这是神话小说、科幻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答案 BD一、钱钟书生平简历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1911年,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1923年,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1929年

12、,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特殊的学生。1933年,与杨绛订婚。193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1937年,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B.Litt)学位。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19441946年,写作围城。1949年,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钱钟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做的是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定稿工作

13、。19551957年,在郑振铎、何其芳、王伯祥等人的支持下,穷两年之力完成了宋诗选注,选注了宋代81位诗人的297首作品。1958年,宋诗选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受到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1970年6月,女婿王得一含冤自杀。1975年,管锥编初稿完成,此后又陆续修改。1982年,管锥编增订出版。本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4年,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版。谈艺录补订本由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钱钟书论学文选(六卷本)由舒展编成,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此书包含有钱钟书新补手稿约20余万字的内容。1991年,全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