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13476 上传时间:2016-11-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2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寄托了中国人的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最为核心的价值,它一方面是一个全家聚会的时刻,另一方面又是清理过去的一年并展望新的一年的时刻。它是“团圆” 和喜庆的时刻,又是中国的文化认同得到体现的时刻。“春节 作为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从中国开始使用公历纪年后才开始的。正是由于新的公历的“ 现代”的国际性的纪年方式的广泛被接受,传统的新年才变成了一个从正式的纪年方式中抽离了其实际的纪年意义的“春节” 。在现代中国,春节曾经多次引起过争议,曾经被视为落后和无用的传统民俗,对于现代化并无积极意义。民国时代,国民政府就尝试过取消春节,将这作为“现代化”

2、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但当时这种要求是相当普遍存在的。春节,从在最开始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收成,通过敲锣打鼓放鞭炮等方式来赶走年兽的一种活动慢慢演变、流传下来形成了今天的春节。在其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融合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某些思想。历朝历代在过春节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特别的习俗,对于深处每一个时代的人来说,含义也是不同的。在当时的匮乏时代,春节是一个生活改善和人们享用较为丰富的失误的时刻,是一个相对放松,可以让人感受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性”满足的不多的时刻。妈妈和我说在她小的时候,花生、瓜子这种视频在平时都是不太可能吃到的,而在春节的

3、时候,每个家庭都会买一点,虽然不多,但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也是很满足的了。至于放鞭炮等传统的习惯,其实在已经抽离了它本来的文化涵义。在最近几年,虽然春节作为假期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时刻,但是也已经是一个消融了民俗以及文化意味的新年,较之以往缺少了内涵的新年,似乎年味越来越淡,春节所表现的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很让人向往、注重的节日了,对于某些人来说,现代的春节仅仅是一个具有足够长的假期以致可以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至少我就有些许这样的想法。由现代的春节还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文化,比如说“春运” ,每每快要过春节的时候,想坐火车往往一票难求,有票的不一定是坐票,有坐票的不一定能成功的挤到座位上去。春

4、运期间,交通线上人如潮涌的场面屡次上演,城乡之间上亿次的人口大移动,构成了当代中国节日民俗一大景观。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已经跨越国界,它不仅是我们本土的文化节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随着华人遍布世界的脚步,春节也正成为世界许多地方共享的文化节日。在美国纽约已经由州长签署法令,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春节的变化反映着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变化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古代的人们害怕年兽,所以有了敲锣打鼓,放鞭炮的习俗,之后渐渐加入的贴窗花、年糕、守岁、年夜饭等等都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加入的元素,而至今天的春运,每一个春节的元素都折射出了当时特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而后,由时代而产生的变化使得春节这一传统的民俗演

5、变成了“现代化”的民俗,更加适应了现代人对于春节的需求。以往的某些不适合当今快速运行的社会的元素可能应为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而淡淡远去,由此产生一种年味变淡的感觉。但是我们不能说春节这个节日已经不重要了。然而,春节的变化还反映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的文化的冲击下春节是否可以保持自己一贯的重要地位存在于人们心中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春节文化是否会随着人们对于传统的淡忘而渐渐消失呢?我认为,不会。当下的生活中人们已经越来越忙碌,而传统的大家庭所面临的生活的剧烈变化和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动的冲击已经相当明显,春节对于人们巩固家庭和亲友的感情和建立具体而微的生活纽带

6、方面的意义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春节所展现的传统的习俗和文化方面的趣味其实都包含着对于家庭和亲友的关系的重视。其次,春节其实是整个社会通过这种具体的过年习俗和文化的强烈的兴趣的表达,凸显一个和平发展的社会对于自己的具体的传统的强烈的守候和认同。同时伴随着中国崛起,一方面海外华人对于春节的习俗的保留使得春节其实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最为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感到兴趣和对于多样的中国文化尝试了解的外国友人的数量的急剧增加,也伴随着“中文热”和 中国文化热 “,春节也已经开始超越了华人区域的局限,而是在一个共同的文化和社会空间里突破限度,共同努力。春节的意义当然被再度凸显了。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春节,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经营。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浪潮中,春节的变化正在发生。以家庭为依托的春节,也因为大家庭的减少与缩小,面临着节俗重心由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趋向。我们应该善于将春节期间的家庭民俗与社会民俗衔接协调,重视传统节俗中固有的凝聚家庭社区的因素,对传统节俗进行传承或创造性的转换。毕竟,春节是我们的最为重要,最让我们付出情感的一个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