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44343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 点题 号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2、7、9、10、13、15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1、3、4、5、6、8、11、12、13、14、15、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C长江两岸加固河堤 D退耕还林还草解析A、B、D都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C与生态工程无关。答案C2(2011周口模拟)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

2、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的生态工程解析从题图中看出,该生态工程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答案C3有关下列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答案C4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D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解析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更难以生长,大力发展农田,收效难以保证,不符合生

3、态工程整体性原理。答案D5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废物资源化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 BC D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答案C6(2011北京海淀期中)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B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C尽量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解析良性生态农业是最大限度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当追求经济最大化的时候,环境的污染情况不能保证,提高沼气利用率是物质利用方面。答案A7(2011江苏金

4、坛一次调研)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什么原理()。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将豆科植物和固氮菌分开,破坏了它们的整体性,所以这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C8(2011浙江第一次联考)“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

5、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解析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9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由图可知,该图突出了“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

6、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C10(2010安徽安庆四校联考)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过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答案C11(2011北京石景山一模,4)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

7、量利用效率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解析该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物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在该系统内,葡萄蔬菜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食物链把能量传给人猪等生物,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和物质利用率,猪粪流进沼气池,沼渣喂养蚯蚓蝇蛆,施农田等,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利用,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没有改变,蚯蚓等能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促进能量流动。答案B12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

8、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发展中国家就应少走弯路,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必须建设的污染企业要进行污物处理。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3分)(2010广东中山模拟)自2000年10月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

9、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和,有效地改善了水质。(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和_。(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3)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主要依据生态系统的_,达到了以_为主,_为辅的程度。而在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中,_仍起着较大作用,强调按预期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_。解析生态工程的建设一是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另外还要注意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所处的阶段不同,因而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总之都是为了使生物和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10、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3)自我调节理论回归自然人为调控人为调控(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14(12分)(2011沈阳二模,31)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_(填“正确”、“不正确”)。(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

11、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_(填:“高”、“低”),原因是_。(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_和_。(6)假设下图是建成生态农场前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请画出与该图对应的能量流动图解。解析(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质,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4)与果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从而降低了污染。(6)注

12、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特点。答案(1)分解者(2)不正确(3)信息传递(4)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5)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颠倒,答出两点即可)(6)如右图15(12分)以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作为燃料燃烧,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现在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1)试分析以前生产形式的主要不利影响:_。(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至少填两个)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等特点。(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

13、。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做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例如_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_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又如_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5)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解析(1)以前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燃烧,这不仅造成了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农业成本。(2)该题中的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同时具有较多的物种种类,因此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增加了养牛项目,需要种植可提供牛生存的作物,因此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可在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