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30486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解析:据四大洋面积排序可知I为大西洋,J为印度洋,分析甲图可知任何两大洲面积之和都不可能和大西洋面积(90百万km2以上)接近,A、C两项排除。只有亚洲(甲图中G)和非洲(甲图中F)两洲面积之和最接近印度洋面积(70百万km2以上)。答案:B2从B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至G大洲最大港口(上海),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A BC D解析:B大

2、洲为欧洲,最大港口为鹿特丹,G大洲为亚洲,其最大港口为上海,从鹿特丹到上海,最短航线依次经过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答案:D(2012北京西城模拟)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34题。3图示两区域()A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4两区域气候()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解析:第3题,左图为尼罗河三角洲,右图为恒河三角洲,两者均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第4题,左图在地中海沿岸,属于冬雨型的地中海气候区,气候成因是副热

3、带高压与西风的交替控制;右图是夏雨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故D正确。答案:3.B4.D(2010上海高考)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56题。5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6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适宜文化单一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丰富A BC D解析:第5题,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分布,因而人口稀疏,故选B。第6题,巴西高原东部因地处高原,气候相对凉爽干燥,为热带草原气候,再加上巴西高原为古老高原,久经

4、侵蚀,地势较低,高原面平坦,适合人类居住,故选D。答案:5.B6.D二、综合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材料2: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_,B为_。(2)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为_。(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2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5)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考查空间定

5、位能力,根据经纬度及海峡轮廓判断A、B分别为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第(2)题,根据上一题的结果进一步判断A海峡附近区域对应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进而得出对应的自然带类型。第(3)题,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即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影响,风高浪急;而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平浪静。第(4)题,描述分布规律,依赖于对图中等值线信息的判读。第(5)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包括气温高低、温差、光照以及降水等方面,而水果种植业强调光照和温差对有机质积累的影响。答案:(1)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4)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

6、雨率递增。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5)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图,回答12题。1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解析: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二者均处

7、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A2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解析:读图可知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40%;海洋平均深度(4 km)远大于陆地平均海拔(1 km);全球陆地一半多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大陆架的海水深度不超过200米,不到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0。答案:C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南美洲、非洲、北美洲、亚洲B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C南美洲、大洋洲、亚洲、欧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4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

8、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A大西洋、印度洋、泰国湾、地中海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C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北海D大西洋、太平洋、阿拉伯海、波罗的海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地位于巴西高原,濒临大西洋;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地位于印度,濒临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地位于德国,濒临波罗的海和北海。答案:3.C4.D(2012邢台模拟)下图中的甲群岛呈半圆形带状分布,断断续续,自东向西延伸,长达2 700多千米。该群岛中的M岛为乌姆纳克岛。读乌姆纳克岛周围的海底地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5图中甲群岛多火山、地震,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位于环太平洋火

9、山地震带上位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A BC D解析:依据板块构造分布来判断,甲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主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答案:B6有关该群岛所在地区地理特点的正确叙述是()冬季该群岛地区降水的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该群岛南部海区的平均水深大于北部海区该群岛气温的年较差要大于同纬度的大陆地区该群岛南、北海区海水温度差异很大A BC D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该群岛降水除来自太平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北冰洋,等深线可以看出群岛南部海区的平均水深大于北部海区,该群岛气温的年较差受海洋影响,较同纬度大陆地区

10、小,该群岛南、北海区海水温度受洋流的影响,差异很大,由此选择D项。答案:D(2012绍兴模拟)下表为某国家四个城市的有关资料。据表回答78题。城市地理坐标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月7月甲(1224S,13054E)211乙(2348S,13354E)21丙(3154S,11600E)318丁(4254S,14718E)11137四城市中,夏半年盛行风风向基本相同的城市是()A甲、乙 B乙、丙C甲、丁 D丙、丁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为季风气候,夏季是北半球的信风越过赤道而形成西北风,丁城市位于西风带,终年为西北风;因此选择C项。答案:C8影响丙地7月降水日数多的主要原因是()A

11、副热带高压控制 B气流受地形抬升C受海洋西风控制 D受海洋信风控制解析:丙地位于澳大利亚西部,为地中海气候区,7月处于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降水日数多。答案:C(2012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下列因素中,与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A地形 B洋流C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 D气压带的季节移动解析:沿岸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主要是位于副高和信风带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等影响,与气压带的季节移动无关。答案:D10图中,三地()A地是所在国家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B地气候的雨季在11月至次年4月C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D地

12、为大牧场放牧业解析:地是荒漠,不适宜人类生活,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雨季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为新西兰,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D项正确。答案:D读下图,完成1112题。11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最大和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小的洲分别是()A欧洲和非洲B欧洲和南美洲C大洋洲和非洲 D亚洲和北美洲12造成上述两个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与交通 B自然条件与历史C经济水平与交通 D自然条件与经济水平解析:第11题,由图中直接读出各大洲距离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和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然后比较即可。第

13、12题,欧洲海岸线曲折,所以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大。非洲主要以热带气候为主,沿海地区地势低,气候炎热,不适合人类居住;非洲经济落后,对外联系相对较少,因而其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小。答案:11.A12.D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1)。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2)。材料4:两大洲地表剖面图(图3)。(1)图1中X大陆是_。(3分)(2)图2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3分)(3)图3中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甲_、乙_(填对应的图1中字母),两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点是_。(12分)解析:第(1)题,X大陆平均海拔2 000多米,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应为南极大陆。第(2)题,由图可知,E为从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应为大陆架。第(3)题,由经纬度及各大洲地形特点可知甲为北美洲,乙为大洋洲,其对应的图1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