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730458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达标检测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平均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解析:选D。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都是正值,故D错。2已知反应:A3B=2CD,在某一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 mol/(Lmin

2、)B1 mol/(Lmin)C2 mol/(Lmin) D3 mol/(Lmin)解析:选C。根据反应中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C)12,而v(A)1 mol/(Lmin),则v(C)2 mol/(Lmin)。3(2016济宁高二检测)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1s1)表示,则正确关系是()A.v(NH3)v(O2) B.v(O2)v(H2O)C.v(NH3)v(H2O) D.v(O2)v(NO)解析:选D。该反应中v(NH3)v(O2)v(NO)v(

3、H2O)4546,根据上述关系分析选项,推知D项正确。4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用CaCl2浓度的减少表示其反应速率解析:选A。因为CaCO3是固体,H2O为纯液体,不能用其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D中CaCl2为生成物,故应用其浓度的增加表示反应速率,故B、C、D项错误;在同一反应中,选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数值可能相同,也

4、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故A项正确。5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下:N23H22NH3起始浓度/molL11.03.0 0.22 s末浓度/molL1 0.6 1.8 1.04 s末浓度/molL1 0.4 1.2 1.4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 s末氨气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s)1B前2 s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s)1C前4 s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s)1D24 s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1解析:选A。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A项错误。6在一定条件下,

5、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Av(A2)0.8 mol/(Ls)Bv(A2)60 mol/(Lmin)Cv(AB3)1.0 mol/(Ls)Dv(B2)1.2 mol/(Ls)解析:选B。首先比较A、C、D项的大小,因为,故A项表示的速率大;然后再比较A、B项,B项中将v(A2)除以60得到v(A2)1.0 mol/(Ls),故B项表示的速率最大。7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

6、物质的量是()A3.4 mol B3.2 molC2.8 mol D1.2 mol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在前10 s内,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Ls)10 s2 L2.4 mol,故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1.2 mol,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ol1.2 mol2.8 mol。8.T 时,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A与气体B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0 s时反应生成了0.2 mol CB该反应进行到10 s时,消耗了0.15 mol A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D10 s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

7、1 molL1s1解析:选A。10 s时反应生成气体C的物质的量为0.4 molL10.5 L0.2 mol,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10.3 molL1)0.5 L0.1 mol,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c(A)c(B)c(C)0.2 molL10.6 molL10.4 molL1132,故化学方程式应为A3B2C,C项不正确;10 s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 molL1s1,D项不正确。9(2016杭州六校联考)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8、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n的值是()A1 B2C3 D4解析:选A。用W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2 molL1min1,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0.01 molL1min10.02 molL1min1n2,解得n1。10在25 时,2 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2 min末的浓度如下表(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ABC初始浓度/molL11.02.002 min末浓度/molL10.40.21.2请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反应2 min后,A的转化率为_。(2)从反应开

9、始到2 min末,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A、B为反应物,C为产物。同一反应中,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方程式为A3B2C。反应2 min后,A的转化率为100%60%。(2)v(A)0.3 mol(Lmin)1。答案:(1)A3B2C60%(2)0.3 mol(Lmin)111近年来,随着人们大量开发利用化石资源,不仅使得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大大减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逐渐被提上了日程。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人们先把煤转化为CO和H2,再将它们转化为甲醇。某实验员在一定温度下的

10、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测定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t/s05001 000c(H2)/molL15.003.522.48c(CO)/molL12.50(1)在500 s内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2)在1 000 s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1 000 s时CO的转化率是_。(3)在500 s时生成的甲醇的浓度是_molL1。解析:(1)在500 s内,v(H2)2.96103 molL1s1。(2)在1 000 s内,H2的浓度减少了5.00 molL12.48 molL12.52 molL1,则CO的浓度减少了2.52

11、 molL11.26 molL1,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1.26103 molL1s1,CO的转化率为100%50.4%。(3)在500 s内,H2的浓度减少了1.48 molL1,则生成的CH3OH的浓度为1.48 molL10.74 molL1。答案:(1)2.96103 molL1s1(2)1.26103 molL1s150.4%(3)0.74能力提升12(2016广州高二期中)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BA3B=2CC3AB=2C DAB=C解析:选A。由2vB

12、3vA、3vC2vB可知,vAvBvC232,即A、B、C对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2,故反应方程式为2A3B=2C。13(2016安阳高二月考)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按xA2yB2=2C进行反应,2 s后反应速率如下:vA20.5 mol/(Ls),vB21.5 mol/(Ls),vC1 mol/(Ls),则x、y的值分别为()A3和2 B1和3C3和1 D4和5解析:选B。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0.5 mol/(Ls)1.5 mol/(Ls)1 mol/(Ls)xy2,解得x1,y3。14用纯净的CaCO3与100 mL稀

13、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EF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1min1COE、EF、FG三段中,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DG点收集的CO2的量最多解析:选C。曲线斜率越大,平均反应速率越大,A正确;B选项中,n(CO2)0.02 mol,n(HCl)0.04 mol,c(HCl)0.4 molL1,v(HCl)0.4 molL1min1,正确;C选项中,速率之比为224448112241,错误;D选项中,由图可知,G点收集的CO2的量最多。15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 min内,v(A)_,v(B)_。(2)化学方程式中,x_,y_,p_,q_。(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_。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定义:v(A)a mol/(Lmin),v(B)a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