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26195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美术教育中的德育之我见 内容提要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中学美术教育是艺术课程,提高全体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首当其冲的便是加强美术教育中德育。美术课进行德育有它特有的学科优势,自觉的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进行科学人生观的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美育德育渗透审美观念 在教育的百花园里,美术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形象的具体性,直观的生动性,感情的愉悦性。作为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及其创造性实践活动,不同

2、于空洞说教,不同于抽象言辞,它全凭形象具有感染力的形象,饱含着情感的形象,能打动人心,使人愉悦,产生共鸣的形象,去摇振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道德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发展。学画画,先得学做人,做学人,有了人品,才会有艺品,这是我在近年来美术教学中的深切体会。究竟该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大家一起来探讨一番吧! 一、欣赏艺术,感悟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欣赏美术作品是一种精神活动,是感知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作为精神食粮,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同于政治课的直接说教。美术教育是通过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以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感情,使之受到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画家的

3、精神气质,感情表达的影响,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境界的提高。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代,他们对美有着炽烈的追求,喜爱赏心悦目的东西,喜欢装扮自己,喜欢欣赏艺术作品,但他们也缺乏正确的认识美、判断美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尤其需要对审美感的引导,渴望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教育对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针对中学美术教育,这是学会如何欣赏美的一把金钥匙,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美的一扇窗户,是沟通艺术作品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促使审美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确的审美情感可以直接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纯净的心灵美将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生活中进一步升华。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比重相对来说比前几年有增加,这为渗化德育创造了一个

4、良好的条件。在启发教育之前,钻透学生的心理状态,他们好胜性极强,求知欲强,思维异常活跃,从不放过新奇的事物。抓住他们的优点,在美术课教学进一步挖掘他们优秀的一面,也不可忽视缺陷的一面。在学习和欣赏美术课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另外可更全面地给学生介绍达芬奇不仅是一位勤奋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出色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虽然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之作,他的技术发明也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各方面。因此恩格斯称赞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一瞬间,同学们

5、的眼睛里都闪耀着赞叹不已的目光,我看到了,那里他们对达芬奇的崇拜和敬仰。趁机,我又展示了他的最后的晚餐,花了四年的光阴,没有一个人物不是经过长久而仔细的研究的。我给他们讲这幅画的故事,讲到耶稣用低沉的语调吐出“你们中间有人出卖了我!”时,我面带痛心疾首的表情,含着沙哑的嗓音又重复了一遍。顿时,大家异口同声的喊到“我发现了那个可恶的、卑鄙的家伙,就是手里紧捏着钱袋、面色不安的小人,是吗?老师!”没想到同学们的反应这么强烈,顺势引导他们做人要有正气,特别是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把好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再让我们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位性格倔强、桀骜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人生吧!他

6、花了五年的精力,完成了整个西斯庭天顶画的创作。这件旷世杰作是他天天仰卧在二十尺高的台架上,蜷着背、头与脚翘着完成的!他的健康大受影响,以致于后来看信的时候总是要仰着头阅览,只要读他的那首著名的自咏诗就可以窥见一斑: 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肩,胸部像头枭。 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 腰缩向腹部的地位,臀部变成秤星,压平我全身的重量。 我再也看不清了,是路也徒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全身拉长了, 在后背缩短了,仿佛是一张SYRIE的弓。 同学们边听诗、边看画被深深地感动了,异常佩服他狂热的工作精神,对事业的执着,教育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当然,不仅仅从外国艺

7、术中可以获得收获,从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中也可以吸取营养。欣赏我国古代的文人画竹、菊、梅、兰时,难道不也联想到画家作画的表现意图,感受到其形式美之外的内涵精神吗?不是在体会着竹之虚心劲节;菊之不畏秋风;梅之寒冬傲雪;兰之清气幽香;及其内涵的文人画家的气质。欣赏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那博大精深的神韵,那朴拙雄浑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不正能引起我们青少年爱国之心的冲动和民族自豪感吗! 在欣赏的同时,我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有关艺术家的故事。譬如,讲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经历,关于他坚持终生学习绘画的精神,学习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讲北宋画家易元吉深山画猴的故事,学习他克服一切困难到大自然中去寻找

8、美的形象和意境。因此只要做个有心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往往是形象生动的,在美术教育中,美育德育皆不能忽视,每时每刻都相互渗透。 二、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使艺术升华 艺术无非是生活观察,艺术修养和表现技巧这三者共同协作的产物。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中学美育的主要目的。美术教育,正是通过传授知识和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对真正美好的事物发生兴趣,并从中得到审美享受,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理解,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趣味,促使审美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本身就属于纯美术之外

9、,至于工艺品以及工业造型与生活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凡是人们视觉触及的人造物象,都是通过美术设计的。鉴于美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美术教育应联系实际,从艺术与生活的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乐观向上的精神,让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的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1、服装美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 服装是一种艺术,一种综合文化修养的艺术,是体现个人身份和精神气质的一种标志。作为学生阶层,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年代,着装“自然、朴素、乐观”就是一种美;浓

10、装艳抹,一味追求个性化,并不一定是美。由于各国服装艺术的交流,一些不乏糟粕的产物也会流入我国,有些青少年赶时髦、追新潮,把自己打扮的不伦不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要知道“新潮”像一支神奇的魔杖,以特有的神奇的魅力驱赶着同时也诱惑着人们,跟随着她亦步亦趋地向前走。美术老师若不在课堂上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欣赏不同服饰美,极有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种负面影响。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追求一向是执着的。学习服装美术,了解服饰文化,形成更深层次的对服装美的艺术口味。近年来,“回归自然”是倡导流行的世界潮流,绿色运动席卷全球,服装艺术早已循着这个方向在发展。通过服装美术的学习,经过艺术实践,发动同学们利用

11、废旧布料、纸、泡沫、塑料等来设计制作服装作品,既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调动了兴趣,也教育了他们热爱生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优秀品质。2、商业美术,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审美意识。 美国人类学家拉贝夫林顿曾在一篇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中,这样描述一个美国公民一天的生活:“他床上精美华贵的丝织品来自中国;他的餐刀是钢制的,最初产于印度南部;他喝的咖啡产于阿西尼亚的植物园。当他专心的读着报纸上有关外国动乱的报道时,他会为自己是一位百分之百的美国人而用一种印欧语言感谢一位希伯莱神。”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交流,使一种混合现象出现在各个方面,也必将影响人们的观念。艺术没有国界,世界文化交流,成批的商业美术涌入,然

12、而,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中劣质的部分所侵蚀。有些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淫秽画刊、裸体扑克等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还有的在书店里看到艺术人体画,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还有人想入非非。更严重的却热衷于偷看这些画刊,甚至津津乐道,受到毒害而走上了犯罪道路。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意识到在西方艺术尤其是古典艺术上人体是代表宇宙间最理想的美,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艺术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裸体扑克和淫秽刊物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

13、刺激,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当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淫秽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欣赏人体艺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抽象的道理强硬性制止学生看淫秽品效果更好。 3、环境艺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人物环境自然这一系统的协调、共生共荣的至高境界,学习环境艺术无疑是一种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课题。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必须得到保护。在美术教育中,环境艺术知识正好弥补学生在环保意识上的薄弱环节。学了,就会懂得美的环境,不是光靠昂贵的材料堆砌地,而是需要有高深的修养与文化追求。要是学生懂得光有高档的物

14、质享受,还不是幸福的全部,能享受人类的高雅精神文明成果,才能使生活更幸福。从更具体的方面来讲,有些学生肆意破坏校园的公物和花草树木,外出旅游甚至会在古文物上刻写自己的名字和打翻街头的雕塑事情常有发生。相反,有些学生则倡导“外出旅游,只准流下脚印!”这不能不说明学生的审美趣味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崇高卑下之分。哪儿有学生活动,哪儿就有德育。如果光靠班主任的训导,只会产生很微弱的成效。我建议美术教育工作不要和班主任工作对立起来,应该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必要的美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然便会美丑不分、善恶不辨、言行粗俗、精神空虚、恶习增长。只有通过美育,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能力,才可以更敏锐的感受美、欣赏美,挖掘心灵美,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