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713185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3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力资源知识)人力(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知识)人力人力: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的各种具体力量的总称。由体质、智力、知识与技能四要素构成。人力资源的涵义:从宏观的层次与开发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是指出去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以外的所有人口。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从微观的层次与管理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是指在企业或组织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这种能力体现在每个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的综合水平上,并以劳动者群体的整体数量与质量表现出来。人口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其主要表现是一个数量概念,是构成人力资源的基础。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

2、之内的人口,即劳动力人口的总和。人才: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一起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的某一领域的发展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才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达到上述标准的人才的总称,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人才质量与数量的总体状况。人力资源数量:是对人力资源在量上的规定性,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即劳动力人口数量,具体反映着由就业、求业和失业人口所组成的现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在质上的规定性,具体反映在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上,而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个劳动者的个体素质,也与劳动力人口的结构密切相关。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开发主体有计划

3、的采用教育开发、培训开发、使用开发等多种有效途径,并经过开发对象的主观努力,使其生理、心理、智力、技能、道德等方面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掘,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劳动能力得以合理利用,从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使国家或组织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活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运用科学的原则与艺术的方法,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从预测、规划、招聘、选拔、录用、培训、使用到升迁、调动、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就是要将人力资源配置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之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

4、目标,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将人力资源配置到最适宜的部门、地区、行业或职业岗位上,尽可能实现与其他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属性匹配、数量组合、空间分布、时序衔接等方面的完美结合,以获得人力资源使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益。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内涵:就是力求使人力资源同物力资源的结合,在量上达到合理的比例,在质上达到应有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力资源投入的产出率,亦即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益。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内涵:是指在对人力资源实行充分开发、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的过程中,遵循现代管理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高效管理活动的总称。X理论:是麦克雷戈在总结泰罗制的

5、基础上,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前提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在管理重要针对“经济人”的特点,采取金钱刺激与严格控制等管理措施。社会人:是梅奥在总结、概括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人性假设,指重视社会性需要、轻视物质性需要的人。自动人: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才能,而且只有在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时,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泰罗制:是19世纪20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提出的一种有别于传统经验管理的,以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为管理手段的,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目标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综合运用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

6、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的新型学科。霍桑试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GE梅奥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在芝加哥附近的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以研究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职工心理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为主旨的试验。Y理论:是麦格雷戈在总结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的研究,以及马斯洛提出的自动人概念的基础上,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自动人: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才能,而且只有在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时,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超Y理论:又称权变理论,其人性假设是沙因在对经济人、社会人与自动人假设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

7、,于1965年提出的复杂人,其后,莫尔斯和洛希对复杂人假设作了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并提出了一这一假设为依据的超Y理论。理论基础:复杂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籍日裔学者威廉 大内从比较管理学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批评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弊端,主张应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入手来探寻不同的管理模式,强调要在组织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素有用原理:指在人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亦即每个人,尽管千差万别,各有长短,但都是有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因人制宜的为每个人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条件与机会异3、生才贵在适用。能级对应原理: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应将人的能级与管

8、理所要求的能级对应起来,也就是要根据人的能级高低将人安置在不同的职位上,赋予不同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系统优化原理: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最重要的原理。是指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系统经过组织、协调、运行、控制,使其整体功能获得最优绩效的过程。互补增值原理:指在人力资源系统中中,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决定了个体之间在知识、能力、气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互补性。竞争协作原理: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既要引进竞争机制以激发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发挥其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强化协作机制,以克服片面竞争造成的系统内耗等消极作用,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人力资

9、源综合效益的目的。弹性冗余原理: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必须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以及内外环境的多变性造成的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反馈控制原理:指利用信息反馈作用,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实质是建立灵敏、准确、有效的信息反馈机构和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适应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激励强化原理: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管理者应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激活组织成员的进取心,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精神,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能级的含义:1、指人的等级,也就是指以个人能

10、力的大小2、指管理中的等级,即管理植物中的级别高低。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有区别的子系统组合而成,并具有特定功能和共同目的的有机集合体。互补:是指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并非十全十美,但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相互配合,实现取长补短。增值:指通过互补可达到完美,形成整体优势,提高综合效益。激励: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刺激物激发起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的职能活动。控制:是按照预定的目标和给定的条件对被控系统发展的某一过程施加一定的影响以防止失控的过程。控制实质上是一种决策。反馈:把系统输出量的一部或全部经被控系统作用反送到输入端,以增强或减弱系统的输入信号。分为正反反馈。正反馈:从输出端反馈到输入端的

11、信号是增强系统输入效应。负反馈:反馈信号是减弱系统输入信号。反馈控制:指在管理活动中决策者根据反馈信息的偏差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是输出量与给定目标的偏差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关键有三:1、信息灵敏2、分析准确3、调控有力。信息反馈作用:指管理系统输出信息,经管理对象系统作用后返回在作用与输出信息,以实现对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弹性:借用与管理中是指管理工作需要保持一定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随时适应客观事物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局部弹性:指在管理的若干环节,尤其是关键环节保留足够的余地。整体弹性:是整个管理系统和各个管理环节都具有弹性。消极弹性:是把留有余地当做留一手,如在管理

12、中,把工作计划定的松一些,专业人才积压多一些等等。积极弹性:是遇事多一手,即注意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如事前调研多一些,方案活一些等。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力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出来的资本。教育经济学:是把教育投资作为生产性投资来研究其分配和经济收益的科学。卫生经济学: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把国家的医疗费用和个人为健康保健而支付的费用看作是对人的投资,这种投资的结果将以人力资本形态存在下来,并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家庭经济学:是一个较早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经过贝克尔、舒尔茨等人的改造后,成为集中研究家庭规模、孩子需求和生育决策的理论,被称为新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源会计学

13、:是正式确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对企业及各类组织用于招募、挑选、录用、培训以及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所花费的成本进行计量,同时还要计量自己所雇用的员工对本组织的经济价值的学科。经济增长: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资源重新配置:指各种经济资源从效率较低的部门或企业流入效率较高的部门或企业。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人的发展: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发展指生理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国民素质:指在一个国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一个国家大多数国民所共有的较为稳定的素养

14、与品质。体力:广义指人的体质,以及人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具体包括体能、体格和适应力。狭义指人在体力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如耐力、速度、忍耐性、柔韧性,以及走、跑、跳跃、投掷、悬垂支撑等方面的活动能力。智力:是一种综合的潜在的心理能量。创造力:是综合运用体力、智力和其他多种能力,以探求新思想、想出新办法、构建新理论、做出新成绩为目的的高层次的实践活动能力。精神力:是相对形体而言的人的心理状态或主观世界,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活动与本能、欲望等无意识冲动。人力资源市场:是人力资源的交换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有五个要素组成:劳动力、用人单

15、位、人力资源市场机构、价格、供求关系。人的主体性的涵义:是指作为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之上的最集中、最深刻的人的本质属性,它意味着人在与周围世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改造客体的能动作用。人力资源的体力开发:指根据人的体力形成的特点与规律,运用优生学、人口学、生理学、营养学、卫生学、劳动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改善人的遗传素质,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增强人的体质和延长人的寿命,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智力开发:是根据人的智力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及规律,运用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针对每个人的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心理差异,因材

16、施教,以尽早发现人的智力优势,弥补人的智力缺陷,改善人的智力品质,优化人的智力结构。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开发:是指根据人的创造力产生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运用创造学的原理与方法及法人的创造欲望,培养人的创造意识,训练人的创造技能,提高人的创造水平。人力资源的精神力开发:是根据人的精神活动的特点及规律,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培养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正确的立场与高尚的品德,充分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潜在的精神力转化为改造世界与改造自我的力量。家庭教育:主要指婴幼儿早期在家里接受父母或其他年长者的教育。学校教育:指在正规学校里实施的针对未参加工作的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可分为“普通职业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延伸与发展,目的在于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