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4699501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调节一轮复习PPT演示幻灯片(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9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纲要求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B 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B 3 人脑的高级功能 A 考点一兴奋的传导 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点二反射和反射弧的分析与探究 内容索引 重温高考演练模拟 知识网络答题语句 课时作业 实验技能提升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聚焦热点题型9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实验探究题 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的分析与探究 2 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1 神经元 梳理知识要点 1 神经元 胞体 内含细胞核 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 构成神经中枢 突起 树突 短而多 将兴奋传向胞体

2、轴突 长而少 将兴奋由胞体传向外围的神经元 胞体 3 种类感觉神经元 又叫传入神经元 接受感受器的刺激 产生兴奋 并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 连接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又叫传出神经元 传导兴奋至效应器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 2 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系统 规律性应答 非条件反射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比较反射类型 生来就有 后天获得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三看法 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 分析命题热图 明确答题要点右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 1 请写出图中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各个环节 E 感受器 D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B 传出神经 A 效应器 2 C位于脊

3、髓中 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哪类反射 由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属于低级的神经中枢 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所以为非条件反射 3 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 则反射还能否发生 为什么 不能发生 因为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4 若感受器受损 刺激后有没有感觉 有没有效应 若效应器受损呢 没感觉没效应 有感觉没效应 5 刺激a A也会做出反应 这种反应是不是反射 为什么 不是 因为该反应没有经过整个反射弧的各个环节 不能称为反射 6 图中有几个突触 几个神经元 2 3 7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 原因是 单向的 只能从E传至A 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

4、递是单向的 归纳总结 反射弧中各部分的判断方法 1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神经节如图中的c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 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b 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e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2 和传入神经相连的是感受器 和传出神经相连的是效应器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之间的是神经中枢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特殊结构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腺体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无感觉无效应 无感觉无效应 无感觉无效应 有感觉无效应 有感觉无效应 1 判断常考语句 澄清易混易错 1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

5、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2 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3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4 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 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5 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 运动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 1 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梳理知识要点 1 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 如神经组织 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相对静止 显著活跃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过程 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外流 正 负 内流 正 负 负 正 局部电流 思考 膜内还是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 突触结构与类

6、型 结构 主要类型 a 型 b 型 轴突 胞体 轴突 树突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20 2 兴奋传导的过程 神经递质 兴奋 抑制 电 化学 化学 电 3 传导特点 单向传导 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或树突 原因是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 只能由释放 作用于 突触延搁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导要经过电信号 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 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轴突 胞体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化学 思考 1 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的方式是 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有关 2 突触小泡的形成和哪种细胞器有关 神经递质的分泌是否需要消耗ATP 3 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

7、于哪种细胞外液 4 突触后膜上识别神经递质的成分是 5 神经递质在与受体结合后完成兴奋传导后会被相应的酶分解 若相应的酶变性失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归纳拓展突触传导中的相关知识归纳 1 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 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神经递质的分泌与线粒体有关 3 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是内环境的成分 4 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5 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完成兴奋的传导后 会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 少数可以回收至突触前膜内重复利用 以便受体能空出来接受下一次兴奋传递的神经递质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

8、在神经元间的传导的比较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1 判断常考语句 澄清易混易错 1 神经纤维膜内K Na 的比值 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提示 动作电位产生是Na 内流的结果 所以动作电位时K Na 的比值低 2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3 由于兴奋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 所以在反射过程中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双向的 4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5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6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 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 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如图是兴奋在神

9、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答案 A 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 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 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 a bD 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5 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A 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 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 过程 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 过程 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 过程 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8 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正确的是A 在甲图中 反射弧中包含三个 两种神经元和两个突触 B 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a c为兴

10、奋部位C 兴奋在 处和 处传导时 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D 电刺激 处 测量 处的电位变化 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 突破重点难点 1 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2 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 A点 静息电位 K 通道开放使K 外流 B点 0电位 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 Na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 BC段 动作电位 Na 通道继续开放 CD段 静息电位恢复 K 通道开放使K 外流 DE段 静息电位 Na K 泵活动加强 排Na 吸K 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特别提醒K 外流和Na 内流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 的过程 不消耗能量 Na K 泵的活动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11、需要消耗能量 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离子机制 33 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离子机制 Na Cl 钾离子外流 形成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34 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离子机制 Na Cl 钠离子内流 产生兴奋 内正外负 Na 35 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离子机制 Na K Na 吸钾排纳 恢复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36 3 神经递质的性质及作用效果 递质可以分为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 前者可导致Na 内流 使突触后膜兴奋 产生动作电位实现由 外正内负 内正外负 的转化 后者则可导致负离子如Cl 进入突触后膜 从而强化 外正内负 的静息电位 命题点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探究命题方向 1 图1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

12、的膜电位变化图 图2表示相应的生理变化 其中图2中的甲可以对应图1中 据图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 图2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 B 图2中的丙对应图1中的 C 由图1可知 在静息状态下K 通道通透性更高D 图1的 中Na 进入细胞中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由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可知 图1中 膜电位上升 原因是Na 大量内流 对应图2中的乙 时K 外流恢复静息电位 对应图2中的丙 由图可知静息状态下 K 通道比Na 通道通透性更高 中Na 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2 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 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

13、某一等渗溶液E中 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 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可能会呈乙 丙 丁图所示 与小鼠的组织液相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命题点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答案 A 乙图 E液K 浓度更低B 乙图 E液Na K 浓度都更高C 丙图 E液Na 浓度更低D 丁图 E液K 浓度更高 解析 乙图的动作电位比甲图高 可能是E液钠离子浓度较高 内流较多引起的 而静息电位不变 说明钾离子没有什么改变 A B错误 丙图受到刺激后电位没有变成正电位 没有产生动作电位 说明钠离子内流的很少 即E液钠离子浓度更低 C正确 丁图的静息电位比甲图高 故E液K 浓度更低 D错误

14、Na K 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 1 K 浓度影响静息电位 K 浓度升高 电位峰值升高K 浓度降低 电位峰值降低 2 Na 浓度影响动作电位 Na 浓度升高 电位峰值升高Na 浓度降低 电位峰值降低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梳理知识要点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排尿 排便中枢 低级中枢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心血管中枢 中枢 中枢 水平衡调节中枢 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等 呼吸中枢 运动调节 体温调节 大脑皮层 脊髓 脑干 小脑 下丘脑 2 人脑的高级功能 连线 听觉性失语症 失读症 运动性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症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概念图 常见生理或病理现象及

15、参与或损伤的神经中枢 1 判断常考语句 澄清易混易错 1 学习与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2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3 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 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视觉言语区 V区 2 分析命题热图 明确答题要点右面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 1 婴儿会尿床 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 没有控制的意识 那么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是 用字母表示 2 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 其过程是 用字母表示 提示 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a b c d e g h c d e 3 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

16、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聚焦热点题型9 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实验探究题 技法必备 一 兴奋传导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 1 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 刺激a点 b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 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 刺激c点 bc cd b点和d点同时兴奋 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2 在神经元之间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 刺激b点 ab bd 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a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 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 刺激c点 兴奋不能传至a点 a点不兴奋 d点可以兴奋 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归纳总结 三看法 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 题型突破 1 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 c两点 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 其余部位均正常 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 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 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 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 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 2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一所示 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 阴影表示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