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688600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检测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一般认为中国人是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互相转变。在夏

2、朝之前,氏为大氏族、部落、国家、氏族联盟的称呼,这时姓是氏的分支。比如: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夏朝时,氏的本意发生了变化,氏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由于分封制分出的诸侯都有自己的氏,而姓不变,导致先秦时保留下来的姓仅仅在三十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到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姓、氏也混而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也就不再进行严格区分了。考察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少以及分布的集中程度如何,可以用同姓率这个量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在这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

3、,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这个值的大小能大致反映一个地区姓氏多样性的状况。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说明姓氏的多样性好。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同姓率最低的地区。这是因为在南北宋时期,特别是在南宋,由于蒙古人入侵,人们向南迁移,以躲避战争,逃至长江受到阻隔,而长江流域又很适合人类生活,便定居下来,与原有的居民混居在一起;同时,长江以南的人也经常会往北方迁移,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口比较混杂,姓氏的多样性比较好。相反,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姓氏比较单一,又和外界比较隔绝,导致这些地区的同姓率很大。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并不总是有较高的同姓率。甘肃的嘉峪关等就

4、是例外。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城市,历史上周边民族不断进入,外来人口很多,姓氏也很多。因此,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不同地区之间也可以定义同姓率。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两个地区各取一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显然,两个地区姓氏分布越接近,同姓率就越大。因此,地区间的同姓率能衡量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的相似性。对同姓率做简单变换就能得到衡量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的姓氏距离,也可以叫遗传距离。一般来说,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这是因为空间的隔离使得人们不能充分混杂,姓氏分布的差异就越大。通过计算两个地区的遗传距离,我们再次印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现象。

5、东北三省和山东虽然隔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但是他们的遗传距离却是最小的。事实上,清朝中晚期以后,大约有两千万人从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到了东北地区。所以,研究不同地区间的同姓率能发现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事件。(选自百科知识)1.下列对“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姓氏中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民族血统,来源于氏族徽记。氏,始终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B.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相互转变。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夏朝时,氏就成了姓的分支。C.周朝建立后,重新明确了姓氏关系:姓明婚姻,氏辨贵贱。由此可知在当时,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D.到秦

6、汉以后,由于中央集权取代了分封制,这时用来区分不同封地诸侯的“氏”,也就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而与代表血缘关系的姓渐渐混为一谈了。解析:A项,“始终”的说法不正确。见原文第1段。答案:A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同姓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寡,它是一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B.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说明该地区姓氏分布的多样性好。C.不同地区的同姓率有高有低,比如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同姓率较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同姓率较高,这和这些地区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关系。D.研究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如果这两个地区的同姓

7、率比较接近,就说明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解析:D项,不是两个地区的同姓率而是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另外,根据原文第7段信息可得出结论“两个地区同姓率越大,那么这两个地区的姓氏分布差异就越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因为原文中的“同姓率越大”与选项表述的“同姓率比较接近”不能完全等同。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代,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这说明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B.秦并六国之前,帝王分封诸侯,姓是他们的血统,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8、,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C.遗传距离是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相似性的主要参数,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大,遗传距离越大。D.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而两个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研究人口迁移的手段之一,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解析:D项,“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错,根据文意,不同地区之间的同姓率能够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答案:D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导学号50690037刘纶,字眘涵,江苏武进人。少隽颖,六岁,能缀文。乾隆元年,以廪生举博学鸿词,试第一,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迁侍讲,进太

9、常寺少卿。十六年,贝子不按原议年限驱种地流民,命纶往勘。疏言:“民价典旗地,应遵原议三年、五年限外撤还原主。其领地耕种为佃户,受雇力作为佣工,皆浮寄谋生,初无占地意,应许力耕糊口。至领地垦荒,积累辛勤,始得成熟,不同价典,年满先还原主。所需自种地有赢,仍给种以偿前劳。”诏从其议。父忧归,服阕,除户部侍郎,兼顺天府尹。故事,顺天府公牍,治中、通判不署名。纶请以钱谷属治中,狱讼属通判,先署牍呈尹可否之。浙江按察使富勒浑劾巡抚鄂乐舜授意布政使同德勒派商银,命纶如浙江偕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会讯。覆奏鄂乐舜受银属实,拟绞候;同德未知情;富勒浑诬劾,拟杖流。上以富勒浑参款已实,不应议罪,责纶等失当。部议夺官,

10、有旨从宽留任。偕侍郎伊禄顺赴西安勘将军嵩阿礼克兵粮、勒馈送等款,得实,论如律。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三十八年,卒,命皇子临其丧,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谥文定。纶性至孝,亲丧三年不御酒肉。直军机处十年,与大学士刘统勋同辅政,有“南刘东刘”之称。器度端凝,不见有喜愠色。出入殿门,进止有恒处。自工部侍郎归,买宅数楹。后服官二十年,未尝益一椽半甓。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操笔点定。寒甚,呼家人具酒脯,而厨传已空,仅得白枣十数枚侑酒。其清俭类此。校士尤矜慎,尝曰:“衡文始难在取,继难在去。文佳劣相近,一去取间于我甚易,独不为士子计乎?”较

11、量分寸,辄至夜分。为文法六朝,根柢汉、魏;于诗喜明高启,谓能入唐人门阈。(选自清史稿,有删节)注甓:p,砖。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学鸿词,又称博学宏词,也称宏词或宏博,是科举考试制科的一种。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B.父忧,父丧的婉辞。忧,特指父亲的丧事。C.祠即祠堂,是古代用以供奉祖先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间。D.六朝,一般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文风绮丽。解析:B项,“忧”指父母的丧事。答案:B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

12、/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B.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C.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D.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解析: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意,理解“章京”等关键词的含义,再看标志性词语,如句中“曰”“也”后一般断开。答案: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刘纶改革办事程序,让治中、通

13、判对分管的工作签字负责,署名上报府尹,由府尹最终决定。B.刘纶认为流民在旗人领地垦荒,经过辛勤劳作,荒地变良田,旗人不能用过去的价钱换回。C.刘纶认为在家可以穿破旧衣服,但上朝一定要穿盛装,自认为因为不能亵渎朝廷的法度。D.刘纶写文章效仿六朝,大有汉魏风范;喜欢高启的诗歌,自以为作诗的水平能进入唐代诗人行列。解析:D项,“自以为作诗的水平能进入唐代诗人行列”错,由最后一段可知,诗歌方面的造诣不是刘纶自己的评论。答案:D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勘将军嵩阿礼克兵粮、勒馈送等款,得实,论如律。(5分)(2)文佳劣相近,一去取间于我甚易,独不为士子计乎?(5分)参考答案:

14、(1)审查将军嵩阿礼克扣军粮、勒索贿赂等款项,获得财物,按照法律判罪。(2)文章优劣水平十分接近,或者淘汰或者录取,对于我十分容易,(但是)难道不为学子考虑吗?参考译文刘纶,字眘涵,江苏武进人。小时俊美聪颖,六岁就能写文章。乾隆元年,凭借廪生身份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获得第一等,被授予编修职位。准备编纂世宗实录,升为侍讲,任太常寺少卿。乾隆十六年,贝子不按照原来议定的年限驱赶种地的流民,皇帝命刘纶前往审查。刘纶上疏道:“百姓以价交换旗人领地,应该遵照原来议定的三年、五年期限后撤出交还原主。那些在领地耕种的是佃户,受雇出力耕作的是佣工,都是漂泊在外寄人篱下谋生的,最初没有占地的意思,答应凭力气耕种

15、糊口。到了领地进行垦荒,辛勤劳作,荒地开始变成良田,应该用与原来不同的价值换回,时间到了先归还原主。生活所需要的从种地结余中获得,仍然给他们耕种来补偿前期的辛勤劳作。”皇帝下诏听从了他的提议。父亲逝世,回家守孝,期满,授予户部侍郎,兼顺天府尹。按照过去的做法,顺天府公文,治中、通判不签名。刘纶请求让治中管钱谷,通判管狱讼,签名后把公文呈给府尹,府尹确定可以不可以。浙江按察使富勒浑弹劾巡抚鄂乐舜指使布政使同德勒索分派商户银两,(皇帝)命令刘纶到浙江偕同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一起审问。回复上奏鄂乐舜收受贿银属实,初步判为缓期绞刑;同德不知情;富勒浑诬陷弹劾,初步判为杖刑流放。皇上认为富勒浑参奏的款项已经

16、落实,不应当判罪,责备刘纶等人判罪失当。吏部决定免去刘纶的官职,皇帝下旨从宽处理留任。刘纶带领侍郎伊禄顺到西安,审查将军嵩阿礼克扣军粮、勒索贿赂等款项,获得实情,按照法律判罪。授予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乾隆三十八年去世,皇帝命皇子亲临丧礼,封太子太傅,在贤良祠祭祀,谥号文定。刘纶性情孝顺,双亲去世三年内不饮酒吃肉。主持军机处十年,跟大学士刘统勋共同辅佐政务,有“南刘东刘”称呼。风度端庄稳重,喜怒不表现在脸上。出入宫殿,进退举止,固定不变。从工部侍郎的职位上回来后,买了几间房屋。以后做官二十年,不曾增加一点房产。刘纶衣服和鞋脏了破了也不重新做一套,但一定盛装上朝,说:“不敢亵渎朝廷制度。”侍郎王昶任军机处章京,曾经在寒冬有紧急的奏章起草,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