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咏史诗三首台 城韦 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虽然六朝的繁华已经随梦远逝,而台城柳依旧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所以诗人说它是“无情”的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长沙过贾谊宅[常识速览]“五言长城”——刘长卿 刘长卿(709-约780),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人,开元进士,曾任长州县尉,遭贬后出唐肃宗至德(756-758)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一生不得志,写诗五绝、七律成就较高,自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传世这首诗作于刘长卿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重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唱出这首律诗[文本精析]1.首联中的“栖迟”如何理解?“悲”字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案】“栖迟”指像鸟儿那样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侘傺失意的谪宦生涯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2.颈联运用了双关手法抒发情感试分析该联的双关含意 【答案】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有道”的中兴之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诗人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落魂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巧妙含蓄3.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答案】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诗人在贾谊旧宅前久久徘徊,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君”既指贾谊,也指自己;“怜君”既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为何,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都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诉 [名句鉴赏]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鉴赏】 这两句诗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空见”,感慨如贾谊这样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金铜仙人辞汉歌[常识速览]“诗鬼”——李贺 李贺(789-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 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和沈亚之友善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后世有人称之为“诗鬼”有《昌谷集》传世这首诗是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自从天宝(742-756)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王”,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起彼伏,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
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文本精析]1.第二句“夜闻马嘶晓无迹”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案】“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做了必要的铺垫2.试分析“东关酸风射眸子”句中的“酸”“射”运用之妙 【答案】“东关”句言气候恶劣。
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不仅眼为之“酸”,心亦为之“酸”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的意味,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动地显现出来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糅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3.诗的中间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金铜仙人怎样的情态?试做分析 【答案】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而自己又被魏官强行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起涌上心头,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
4.“泪如铅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用“铅水”一词有何用意? 【答案】“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人性”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这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铜仙人这样一个物而人、物而神,独一无二,奇特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来5.尾联是怎么塑造金铜仙人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案】尾联使用动作描写和景物烘托来塑造金铜仙人的形象。
携”和“出”刻画金铜仙人有着人的情态,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月荒凉”烘托了金铜仙人的内心无限凄凉的情感渭城”句从对面落笔,用“波声小”反衬出铜人渐渐远去的身影一方面波声邈远,另一方面,道阻且长它借助于事物的声音和形态,委婉而深沉地表现出金铜仙人“思悠悠,恨悠悠”的离别情怀,而这正是当日诗人在仕进无望、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心境[名句鉴赏]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鉴赏】 长安城外的道路上长满了泽兰而肃杀的秋风,已把泽兰摧残得枯萎衰谢了 “兰”,古人称为幽兰,属幽静之物兰之所以“衰”,不仅是秋风的摧残,更是其愁苦的情怀所致以“衰兰”的愁衬托铜人的愁,这愁也正是诗人的愁,恰如其《开愁歌》中的句子:“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的,苍天之上,日出月没,似乎终古不变,但假若苍天有情的话,定会与有情之物一样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设想奇绝,想到天外,极为真切地烘托出了铜人(亦即诗人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感情炽烈执着,意境深沉博大,实为千古名句过陈琳墓[常识速览]花间鼻祖——温庭筠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