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报告200的0字.docx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34672875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报告200的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报告200的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报告200的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报告200的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报告200的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报告2000字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逐渐为全社会所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

2、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 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 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 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 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

3、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 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 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 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是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

4、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 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 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 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

5、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 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忧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 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

6、、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 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 体。 7、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

7、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6)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5)积极地沟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6)具有自制力。 看过“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 2.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4.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800字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论文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题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