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672234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版)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辽宁版】(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姓名代码、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显示为甲(692224N,762240E),乙(802501N,770658E)。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

2、米D1 020千米 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2、甲在乙地的()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3、晴朗的夜晚,同一时间两地观测到北极星的状况是() A两地都刚好露出地平线 B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大于乙地 C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小于乙地 D都看不到北极星读下图,回答45题。4、图中区域面积相比() A B C D无法比较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海平面均一,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稍长 B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 C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东北航向是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67题。6、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 B C D7、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

3、的是() A B C D读左下图“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河流流速最快 B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 C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 D点位于点正西方向9、右上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 AL1 BL2 CL3 DL4右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示区域内M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A99米B149米 C199米D201米1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m,据图中信息回答1213题。12、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B

4、C D13、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200350 B300250 C400350 D40025014、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分布图,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在C地可以看到图中湖泊美景 BA、B、D三处地表水无法汇入图中湖泊 CB地温度值范围为:3T4.8 DA点海拔范围为:1000mH1300m15、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主要与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与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与有关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

5、统计图。读图完成1617题。16、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A山顶昼雨少 B河谷盆地夜雨多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17、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地形起伏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1819题。18、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A一直降低 B一直增大 C维持稳定 D波动上升19、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风沙活动减弱 B水资源供应充足 C暴雨频率增加 D雪灾频率降低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

6、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20题。20、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B C D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高度上的气压分布。读图完成2122题。21、该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是()22、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只考虑大小)的是()右图中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2324题。23、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中纬西风带西南风24、当图中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7、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图,完成2526题。25、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26、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2728题。27、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28、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7日洪

8、水水位最高 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2931题。29、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0、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31、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均盛行西北风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下图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

9、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3233题。32、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33、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由世界银行委托撰写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人类不能采取有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摄氏度,并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变化。据此回答3435题。34、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珠峰的冰川大量消融最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河流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 C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D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5、全球变暖

10、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石油、煤炭等燃烧时大量释放温室气体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索取人类在使用冰箱、空调等电器时排放出氟氯烃 AD C D36、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GDP能耗 A B C D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回答3738题。37、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A地下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D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38、下列关于图示河流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

11、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土壤肥力高 D河流含沙量大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3940题。39、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40、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此图以小时为单位)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142题。41、图示流域内,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A地势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12、 B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C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Df4地段流速最快42、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a B人类对b环节影响很小 C人类对c环节影响最大 Dd的数量大小与a无关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回答4344题。43、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44、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4547题。45、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