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56158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公开DOC·毕业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ge - 3 - of 4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由五牛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09公共事业管理)摘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其艺术价值之高以及作者画技的高超,在不断的探索和评价过程中, 我们对美术的鉴赏本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关键词:五牛图 韩滉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

2、、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它也是鉴赏者面对足以引起审美感情的作品,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下面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为例,先对作品进行鉴赏,然后结合这幅作品来谈谈美术鉴赏的意义。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现存中国美术史上最早的纸本绘画真迹,也是可以确证的唐代大画家韩滉的唯一传世作品。五牛图中所绘的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该图手法写实、著色自然、用笔沉厚滞重而

3、富于变化、整体风格朴拙而浑厚。可贵的是,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如果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牛的造型描绘有十足把握的话,是万不敢涉此绘画风险的。画家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但是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更是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出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

4、、胆怯乘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周昉、张萱,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作品完全以牛

5、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此图画面上除了第一、二头牛间有一从竹棘外,别无衬景。画面看似呆板,但作者通过五头牛各自不同的姿态以及丰富的色彩变化,使画面上的五头牛既是单一的个体,相互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极具特色。在此画中五头牛不仅毛色不同,而且五头牛的牛角亦无重复。五头牛虽是平行排列于画面上,但它们昂首、低头、回眸左右顾盼之间,使画面于呆板中见变化,遥相呼应;在构图上,

6、中间作正向的青牛自然形成中心,呈左右对称式布局,使五头牛相互紧密联系,呈缺一不可之势。在色彩上,作者以青色牛居于中央,其它四牛则以黄色调为主,但颜色的深浅却富于变化,且不只是限于平涂,而是越往腹部越浅,使牛体颇具立体感。牛的身体部分用笔粗放,线条富于变化且极具表现力,生动地刻画出老公牛粗糙的皮质;而牛的头尾眉眼等部位,则用极细的笔法加以描绘,生动传神。从图中所绘牛来看无不合矩,可见作者对牛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观察得何等细致,并且形之于笔墨,使之跃然纸上,成为千古名作。此图也是目前所知存世纸绢画中最早的专门表现牛题材的作品。 从五牛图可以看出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第一,内容突出,它主要是一副

7、反映在田野之上的牛的各种姿态,没有进行过多景物的涉及和提及,没有过多的修饰与他景的衬托。画中的五只牛形态各异,极富表现力与观赏力。第二,结构严谨,生动逼真。画面看似呆板,但作者通过五头牛各自不同的姿态以及丰富的色彩变化,使画面上的五头牛既是单一的个体,相互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极具特色。五头牛不仅毛色不同,而且五头牛的牛角亦无重复。形象的展现了五头牛各种形态中散发的艺术特色,凸显出了艺术的魅力。第三,在技法上,匠心独运,视角独特。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

8、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五牛图的画面清新自然,从同一种景物中展现出了不同的美,形象的展示了同一事物的不同形态和特色,真实自然的反映了一种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手法写实、著色自然、用笔沉厚滞重而富于变化、整体风格朴拙而浑厚。他是作者的唯一存世的作品,也是农家风俗画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所以五牛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下面就结合这幅作品来谈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通过这幅五牛图鉴赏以及推及到其他的美术作品可以看出通过对这幅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以及推及到其它的作品可以看出,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9、不仅可以学到美育知识,更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对我们的性格、感情、认识、人生观、思想观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动性,使艺术素养、人文修养得到提高。首先美术鉴赏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借助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使我们形象的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以中国的美术作品为例,上下五千年,许多绘画、雕塑、工艺和各种建筑艺术,都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使我们从中了解到许许多多从书本上和个人经历所无法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外国美术作品,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所以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帮助人们周游世界,漫步历史,极大的扩展知识领域。

10、第二,美术作为艺术的重要形式,它的最终指向是美,美是人的最高境界和追求,他是超越了任何国家、民族、政党、宗教之上的对全人类利益的关怀和维护。美术教育在于培养人的灵性和创造性,在于培养人的审美素养。第三,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人物、生活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第四,美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和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接受教育。使人深深认识到我

11、们祖国历史的悠久和古老文化的辉煌,从而增强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五牛图的鉴赏使我了解了中国另一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我们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第五,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对生活学习的乐趣,促进我们身心的健康合理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心境变得富有艺术色彩,有诗情画意般的灵性。总之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对我们身心的解放和拓展,也是对我们知识的扩展和补充,不仅仅使我们得到一点点视觉上的感受与震撼,更多

12、的是带给我们心灵里的启发,从一副画的创作到它的成功和取得艺术价值的过程中,作者是需要付出艰辛和心血的,这些过程中创作者的品格与精神也正是需要我们进行学习和诠释的。他们的努力与坚持,使得作品富有了一种传神与逼真,并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此历程中的经历,正是需要我们当今大学生去进行探究和学习,并且使其发扬和传承。他们为艺术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以及坚持不懈,细微的洞察力,都是我们进行学习的科目。所以,美术鉴赏的意义在于挖掘和开发创作者身上的精神与画面的深层涵义中。参考文献:【1】 孟萌. 美术鉴赏.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2】邵彦.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邵洛羊.中国名画鉴赏辞典(新编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