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53674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公开DOC·毕业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挖掘、思考全新的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教学方法;数学的美;兴趣;应用意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广泛性等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

2、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需要。因此,本人就新教材的特点在新的教学方式上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状态的接受信息,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始就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怀着浓厚地兴趣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操作来掌握知识。例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时安排一个“猜数”游戏。让学生们每人准备一张数字卡(100以内)让学生用自己的卡数去乘以2再加上4然后说出结果。老师立即“猜出”学生所持卡数。如

3、果某学生的结果是16通过2x+4=16? x=6那么他的卡数是6,当老师猜时几个学生和卡数后学生会对此感到惊奇,从而更加佩服老师,之后告诉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后,他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猜出别人手上的卡数。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学习信心百倍因此可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注重技能操作和应用意识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增加了“实习作业”,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实践去运用。解直角三角形一章学完后的实习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制作测倾器测量物体的仰角(或俯角),从而计算物体的高度,很多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作业,应该知道,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非常必要,可以帮

4、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素质,发展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个问题,不注重数学的来源及具体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抽象概括构建数学模型等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概念、公式、定理都来源于生活。并且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例:在“代数式“一节,出示以下两个问题:(1)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此边上的高为b,用代数式表示面积。(2)有一块a公顷的地,每公顷产小麦b千克,这块地的一半可产小麦多少千克?用代数式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上面的两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都可以列成abx1/2 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许多的

5、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它们的本质联系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应用题打下基础。三、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法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这一理论,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优化教学方法(1)注重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成功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容易。(2)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单元综合课时,我把这一章的内容

6、分成三大块(概念块、法则块、运算块)。并说出为什么分成三块,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它们的知识点及块与块之间的联系。如概念块:正数、负数、绝对值的意义;法则块:交换率、结合律、分配率;运算块:要先看是正数还是负数,再看加减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找出典型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总结时抓住了重点,板书清晰。这样教给学生如何学好“有理数”,既对本单元知识结构有了明确认识,又实现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二)搭建自主探索平台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的

7、例题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让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促进数学的教学。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出示风筝、古典建筑图片等轴对称图形,搭建认识“轴对称”的平台,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再如,在了解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的认识中,教师要把自己制作的模型拿给同学,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制作,这样学生就能将图形记忆到脑海深处。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完善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

8、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我们强调的学生到现实中去发现并解决有关的问题就不是一句空话。(三)合作学习融入课堂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的综合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但老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别、爱好、性别、家庭、人际关系等因素,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相当。(2)选出小组负责人,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进行组内分工,然后,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师给出的价值性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当然,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力争使问题不要太难,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失去兴趣,又不能太容易,让学生感到

9、乏味,毫无讨论的价值,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才能使合作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注重美的教育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从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由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而导致数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如何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把“要”学习改成“自主”学习,把枯燥乏味变成有趣的数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美,愿意与老师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数学的美。那么数学的美是什么呢?其实“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初中数学中,处处数学的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数学美,让学生从外部形式到内部结构感知、领略、鉴赏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以及奇异美,使他们体会

10、到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的美的理解。(一)简洁美数学的简洁美,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简单,而是指数学的表达形式、数学的证明方法和数学的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首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简洁美.如在«图形的初步知识»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去探究过两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这个结论,最后教师再给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短短的一句话,简练严谨,内涵丰富,充分让学生体会了数学定理的简洁美。 其次简洁美还体现在数学符号中:数学符号充满了整个数学

11、教学,数学离不开数学符号,数学符号的根本作用是使得数学语言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最简洁的语言。数学中的符号语言合理、简洁明了、易用、规范.比如用字母表示数字,将文字语言转化成为符号语言就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二)对称美对称性是最能给人美感的一种形式。德国数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性紧密相关”,数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对称美 。几何图形的中心对称、轴对称,都给人以舒适美观之感。因此在几何知识的初步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了解这类图形的特征,发现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翻转180,直线两旁部分能完全重合,而这条直线就是

12、对称轴。然后让学生知道,在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对称知识建造房屋、庭院、桥梁等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 活。学生从中领略了对称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好几何知识的兴趣和信心。(三)和谐统一美数学中的和谐统一美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和谐、一致。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矛盾性体现了和谐;表现在一定意义上的不变性,反映了不同对象的协调一致。例如,数的概念的一次次扩张和数系的统一,运算法则的不变性。数与形体是数学研究的两个独立的对象,对它们的研究,分别构成了代数与几何。然而教学中可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坐标系的建立,使点与数建立了对应,实现了统一,产生了和谐统一美。(四)奇异美数学

13、的奇异是指数学结论或解决问题方法的新颖、奇巧、出乎意料,往往勾起思想上的震动,引起人们的赞赏与叹服。在这种意义上奇异也是一种美,奇异到极点更是一种美。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去启发学生捕捉奇美, 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会增强认识的鲜明性, 使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如在三角形基本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去探索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情况,在三种类型的三角形中作出中线之后,学生惊喜的发现:对于任意三角形,它们的三条中线总是交于一点;同样,对于任意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三条垂直平分线、三条高也分别交于一点,使学生看到各种三角形都是如此而并非巧合,显示了数学的一种奇巧的美;更进一步使学生

14、认识到既使是最简单的图形三角形也蕴藏着铁一般的规律。这种美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当学生一旦发现会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喜。以上所谈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学习领悟新课标,新教材的本质内涵,深入钻研,悉心捉摸,勤于实践,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使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参考文献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2 赵国忠.透视名师课堂管理m.浙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3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学设计与案例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7.6.4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