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 第2章2.1.2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B版必修2(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650073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 第2章2.1.2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B版必修2(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 第2章2.1.2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B版必修2(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 第2章2.1.2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B版必修2(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 第2章2.1.2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B版必修2(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20高中数学 第2章2.1.2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B版必修2(通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已知线段AB的中点在坐标原点,且A(x,2),B(3,y),则xy等于()A5B1C1 D5解析:选D.由题意知,x3,y2,则xy5.2若x轴上的点M到原点及点(5,3)的距离相等,则M点的坐标是()A(2,0) B(1,0)C(1.5,0) D(3.4,0)答案:D3若A(a,),B(b,),则d(A,B)等于()A|ab| B|ab|C| D|答案:B4设点P在x轴上,点Q在y轴上,线段PQ的中点是M(1,2),则d(P,Q)_.答案:25已知点P到x轴和点A(4,2)的距离都是10,则点P的坐标为_解析:设P(x,y),由距离公式,得,解得P(2,10)答案:(2,10)1点A(2a

2、,1)与点B(2,a)之间的距离为()A.(a1) B.(1a)C.|a1| D5(a1)2解析:选C.d(A,B)|a1|.2已知点A(x,5)关于点C(1,y)的对称点是B(2,3),则点P(x,y)到原点的距离是()A4 B.C. D.解析:选D.由题意知,d.3已知ABC的顶点A(2,3),B(8,4)和重心G(2,1),则顶点C的坐标是()A(4,3) B(1,4)C(4,2) D(2,2)解析:选C.设C(x,y),则2,x4.1,y2,故选C.4某县位于山区,居民的居住区域大致呈如图所示的五边形,近似由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若AB60 km,AECD30 km,为了

3、解决当地人民看电视难的问题,准备建一个电视转播台,理想方案是转播台距五边形各顶点的距离平方和最小,图中P1、P2、P3、P4是AC的五等分点,则转播台应建在()AP1处 BP2处CP3处 DP4处解析:选A.以AB为x轴,AE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0,0),B(60,0),C(30,30),D(30,60),E(0,30),设点P(x,y),则f(x,y)|AP|2|BP|2|CP|2|DP|2|EP|2x2y2(x60)2y2(x30)2(y30)2(x30)2(y60)2x2(y30)25x25y2240x240y108005(x24)25(y24)25040.当xy24时,f(x,

4、y)有最小值,此时点P为(24,24)与点P1重合5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为(3,2),(5,2),(1,4),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是()A(9,4) B(1,8)C(3,0) D(1,3)解析:选D.设第四个顶点为(x,y),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若(3,2),(5,2)是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点,则有,x9,y4,即第四个顶点为(9,4);若(5,2),(1,4)为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点,则第四个顶点为(1,8);若(3,2),(1,4)为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点,则第四个顶点为(3,0)6点A(2,0),B(4,2),若|AB|2|AC|,则C点坐标为()A(1,1) B(1,1)或(5,1)C(1,1)或(

5、1,3) D无数多个解析:选D.设C(x,y),则2,即(x2)2y22.存在无数多个C点7点A(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到点(3,m)的距离是2,则m的值是_解析:点(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1,2),2,解得m2或6.答案:2或68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2)、B(0,1)、C(0,3),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_解析:|AB|2,|AC|2,|BC|2,|AB|AC|BC|.ABC为等边三角形答案:等边三角形9已知点A(5,2a1),B(a1,a4),当|AB|取得最小值时,实数a的值是_解析:|AB|2(5a1)2(2a1a4)22a22a252(a)2a时,|AB|最小答案:

6、10求函数f(x)的最小值解:,可设A(6,1)、B(2,3)、P(x,0),则f(x)|PA|PB|.要求f(x)的最小值,只需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设B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B(2,3)(如图所示)|PA|PB|PA|PB|AB|,|AB|4,当B、P、A三点共线时取等号,即|PA|PB|最小值为4,也就是f(x)的最小值为4.11已知两点A(2,2)和B(5,2),试问在坐标轴上能否找到一点P,使APB为直角?解:假设在x轴上能找到一点P(x,0),使APB90.由勾股定理,知|PA|2|PB|2|AB|2,所以(x2)222(x5)2(2)2(52)2(22)2.化简,

7、得x27x60.解得x1或x6.所以在x轴上存在点P(1,0)或P(6,0),使得APB为直角假设在y轴上能找到一点P(0,y),使APB90.同理,由勾股定理得:(02)2(y2)2(05)2(y2)2(52)2(22)2,化简,得y260,此方程无实数解所以在y轴上不存在点P,使APB是直角综上所述,存在两点,P的坐标为(1,0)或(6,0),使得APB为直角12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证明:如图,以顶点A为坐标原点,AB边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A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有A(0,0)设B(a,0),D(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点C的坐标为C(ab,c)因为|AB|2a2,|CD|2a2,|AD|2b2c2,|BC|2b2c2,|AC|2(ab)2c2,|BD|2(ab)2c2,所以|AB|2|CD|2|AD|2|BC|22(a2b2c2),而|AC|2|BD|22(a2b2c2),所以|AB|2|CD|2|AD|2|BC|2|AC|2|BD|2.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