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49607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评三国人物—曹操》-公开DOC·毕业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评三国人物曹操 内容摘要:如果要问谁是三国中性格最独特的人物,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会选曹操,确实,在三国,曹操是性格最复杂的人物,有时候非常残忍,有时候却宽容大度,有时候像个小人,有时却是个谦谦君子。一方面他哀怜百姓生灵,写下了动人的诗篇,一方面他却杀人不眨眼,甚至多次屠城滥杀民众,其令人感到矛盾的所作所为,使得千百年来后人对曹操始终褒贬不一。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奸雄,还是英雄,或是兼而有之?曹操究竟是时代英雄还是千古罪人?有人说曹操是个奸臣,曹操年轻时借以扬名的许邵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难”。曹操自己说得痛快“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乱世豪雄,一代

2、伟人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融合。无论从功绩还是才华上看,曹操都可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一个敢作改为的真君子,一个文治武功的大政治家,一个才气飞扬的文学大师关键词:评论; 三国人物; 曹操;试评三国人物曹操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汉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之后,天下三分。三国时间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人与事,世代传颂,三国人物,千姿百态。如果要问谁是三国中性格最独特的人物,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会选曹操,确实,在三国,曹操是性格最复杂的人物,有时候非常残忍,有时候却宽容大度,有时候像个小人,有时却

3、是个谦谦君子。一方面他哀怜百姓生灵,写下了动人的诗篇,一方面他却杀人不眨眼,甚至多次屠城滥杀民众,其令人感到矛盾的所作所为,使得千百年来后人对曹操始终褒贬不一。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奸雄,还是英雄,或是兼而有之?曹操(公元155年至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出生的时代,外戚与宦官斗争非常激烈。上层腐败,各级官吏贪脏枉法,全不顾及百姓的生死存亡。上天似乎也和人过不去,在人祸未息的同时,天灾也是不断,真是民不聊生,天灾人祸搞得全国出现了“地广而不得耕,民众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人吃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曹操很幸运,没有生活在水深

4、火热之中,而是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但他又很不幸,因炒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虽然曹嵩已官至太尉,但毕竟来自一个宦官家庭,被世人所鄙视,既然是宦官的子孙,曹操理所当然也有了挨骂的资本。何况,曹操的奸诈似乎是来自天性,又喜欢玩弄权术、;诈术,从少年时起就留下了不少话柄。然而这一切对曹操来说都算不上什么。人能够选择自己的道路,把不利变为有利,用自己的成功堵住别人的口。曹操究竟是时代英雄还是千古罪人?有人说曹操是个奸臣,曹操年轻时借以扬名的许邵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难”。曹操自己说得痛快“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残忍、宽容残忍与宽容,虽然不是截然对立

5、,但是也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子人的态度。在不同场合,曹操会以不同面目示人,或诚实,或虚伪,或和蔼,或凶残。他有时会睚眦必报、翻脸无情,有时又会既往不咎,气度恢宏。曹操的嗜杀残忍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白起、秦始皇、成吉思汗等寥寥数人可与之比肩,此外,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奸诈多疑的曹操出于对自身的安全考虑,凡是对自己性命、尊严、利益等构成威胁的或者影响曹操建功立业的,他会坚决铲除。建安十九年夏侯渊等众将与韩遂作战,攻破兴国后,大肆屠城。建安二十年夏五月,“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公攻屠之。”建安二十三年宛城守将侯音反,二十四年春正月,曹仁在宛城再次屠城。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张邈背叛曹操,次年,其弟张

6、起屯军雍丘,曹操围攻数月,屠城!曹操在军中定过一条军规:“围而后降者,杀无赦!”曹操在官渡坑杀袁军降卒八万。兴平元年,曹操讨伐陶谦,“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据曹瞒传,三国志仅含糊其辞曰:“死者数万”。)公元204年农历5月,曹操攻审配,引漳河水灌邺城,从5月至8月,使“城中饿死者过半。”如果说视百姓性命如草芥是古代统治者的通病,那么,对其他人呢?杀吕伯奢一家、华陀、杨修、边让、孔融等又是因何呢?又说明了什么呢?曹操当年背离董卓时,曹操亡命天涯,落脚吕伯奢家,却因疑神疑鬼,以为吕家要杀他,索性先下手为强,杀害吕家八口,并留下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千古名言。三国演义第四回如此记载

7、: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吕伯奢骗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保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

8、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至于名医华陀,虽然医术精湛,但因为让曹操产生了要被谋害的恐惧,因此被曹操杀害了。正如清代毛宗岗所说:“曹操欲谋人,必先全我身。”陈留人边让是当时很有声望的名士,博学有辩才,曾著章华台赋传育一时。蔡邕、孔融、王朗都非常推重他。曹操作兖州牧时,边让自负才气,看不起曹操,说了很多有损曹操的话,曹操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让太守士燮杀了边让全家。想念大家都知识杨修的故事吧。中学课本时就有杨修之死这篇课文,中心思想就是将杨修之死归之于曹操“忌才”,且还拿出杨修善于通过“

9、猜谜”、“射覆”道破曹操心事为例论。表面看似乎有些道理,仔细一想还真有些奇怪,建安七子哪有杨修的名号,激情焕发轰支车时的建安七子事实上都为曹操所重用,为什么?独对杨修别有所忌,必欲杀之而后快!再说,曹操是雄才霸主,杨修不过一区区秀才。雄霸天下的曹操怎会去忌妒一个秀才?如果曹操是一个莽汉,那还可以理解,但就文学才华而言,十个杨修也比不上曹操,他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爷”。这么一个文学大家会妒忌一个才华不如自己的人吗?究其原因,那就是出于政治需要,出于顾虑自己身后的安宁。杨修同曹植交往最密切,而当时曹操立储的主意已定,继承人不是曹植,袁结与刘表在处理继承权问题上都留下了致命的祸患,前车之鉴哪。

10、心有余悸的曹操为避免死后发生同样的悲剧,便决定削弱曹操植的力量,剿除他的党羽。为政治利益,为儿子的利益杀人,曹操也不是第一回了,崔琰、许攸、娄圭、毛玠等都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而被曹操处死。至于曹操杀孔融,则是因孔融的言行严重损害了曹操作为权臣的尊严和形象,进而影响统一大业的完成,曹操“疑其所论渐于,益惮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忌正议,虑鲠在业。”曹操害怕越来越多的人像孔融那样和他对着干。有了犯上不尊的榜样,捋虎须的人就多,这样,再强壮的老虎也要遭殃。孔融对曹操来说,有害无益,因此,必死无疑,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为清除异己,稳定人心,以“谤讪朝廷”、“在逆不道”的罪名,将“名重天下的”孔融处

11、死。从曹操杀人事例的点点滴滴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曹操感觉到某人对自己的生命、利益、尊严等构成威胁或者影响其建功立业的,哪怕仅仅是一丝意志,那他杀人总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曹操性格中也存在着宽容坦诚的一面。曹操对于前来归附的才智之干,对于他所信任的部属他往往能够推心置腹,坦诚相待。最早扶持曹操的陈宫。因容不下曹操的杀戮性格而拥立吕布、背叛曹操,当曹操听说很多人跟着陈宫和张邈背叛他时,拍着胸脯为一个人打包票:“唯魏种不弃孤也!”结果回来他发现魏种也毫不给他留下脸面。毕谌的老母妻子被张邈作为人质,曹操对他说,你去吧。毕坚称没有二心,曹操在这么多朋友背叛他的时候还能够有这么一个好朋友当场感动得大哭。

12、要知识曹操的眼泪要比刘备真诚得多,结果毕谌还是悄悄跑掉了。后来曹操在擒杀吕布后抓到了毕谌。打败袁绍后抓到了魏种。出人意料的是两个人都没有受到惩罚,相反都给了一个官位,曹操给毕谌的理由是:“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说魏种是:“惟其才也。”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徐州的刘备被吕布赶跑,狼狈地到许都投奔曹操,曹操待之以礼,幕僚却不以为然,程昱建议杀掉刘备,曹操却答到:“方今收英雄时也,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不可。”他明知刘备才能出众,日后必为自己的强硬对手,但他仍让他带兵五万去任徐州牧,并不听群臣建议,派兵追杀刘备。同样的官渡大战前,张绣归降曹操,曹操亲热得拉着张绣的手,设宴款待

13、,并要求结晶为亲家,张绣之前杀了曹操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大将典韦也罹难,曹操仿佛忘了。官渡大战曹操击败袁结后,搜得好多封部将私通袁绍的信,他看都不看就全烧了,他说,袁绍那么强连我都不能自保,何况他人?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曹操的性格和他的思想一样,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相互矛盾的特色,他既坦诚相交,宽以待人,表现出极大的宽,同时也具有奸诈、多疑、嗜杀的一面。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曹操不断异己,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曹操一生杀了很多人,但正是他的坦诚与奸诈互用,对推动他的霸业起了颇为有力的作用。坦诚与权诈,在曹操这里形成了对立的统一,成了曹操获得成功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手段。同时也可以说,作为一个政治家

14、,在当时时代动乱,群雄争锋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这种矛盾性格是社会的产物,也是霸业成功的需要。二、“挟天子”与“奉天子”?东汉末年,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然而,距离它寿终正寝毕竟还有一段距离。若想抢夺天下,“天子”的名义还不能完全抛弃,必须借助它作为号令天下的招牌。倡完全尊奉天子的意愿做事情,一方面由于天子自身素质不够,缺少拨乱反正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一些人不断膨胀的权势欲。所以“挟天子”便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因此各方豪强各显身手,外戚与宦官争斗不断,交相执权。董卓死后,袁绍谋臣沮授向袁绍建议:迎接献帝,迁都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加强武装,讨伐不听命于朝廷的叛逆,必定天下响应。师出有名,看

15、谁敢不听?可是郭图、谆于琼的几句话又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说把皇帝接来之后,动不动就得向皇帝请示,反而受到牵制。就在袁绍还在犹豫的时候,有人已经捷足先登。早在曹操初步巩固兖州,将黄巾军余部编为“青州兵”时,曹操谋士毛玠就为曹操制定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的大的战略方针,只时当时时机尚未成熟,因此没有行动。而现在天子正处于窘迫之时,正是一个大好机会,曹操再次提出要迎接汉献帝,荀彧等谋臣也竭力支持迎驾。于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开始了迎帝许都的计划。与沮授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同的是:毛玠、荀彧等谋士是让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值以畜军资”由于曹操捷足先登迎了天子,而使

16、其他人失去了机会,自己做贼不成只好装绅士般地大喊捉贼。果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就改变了曹操行为的性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义色彩荡然无存,相反却变成了挟持天子命令诸侯的不忠不义的行为。曹操借天子的名义,付出了一生心血,立下了齐桓、晋文三功。却被人冠上“汉贼”之名。曹操曾经自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于乱世中挺身而出救世在汉朝没落的情况下献征北讨,本身就是有利人国家统一的伟大功绩。虽然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任务,但是汉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豪族混战局面结束于他之手,他还排除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恢复了黄河南北的封建秩序,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他一直以汉臣自居,作为乱世的将相,曹操确实没有枉为人臣,他运用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