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649143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通海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行深入。这充分说明()A 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B 雅典民主政治已深入人心C 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D 改革促进了雅典社会发展2.对梭伦改革持完全反对态度的是雅典()A 平民B 贵族C 工商业奴隶主D 外邦奴隶3.10961291年,教皇先后进行了八次十字军东征,主要是

2、为了()A 扩大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 清除伊斯兰教C 扩张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D 维护教皇权威4.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的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雅典人主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经商有些贵族也加入了经营工商业的行列雅典人从商业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为求吉利绝不使用奴隶劳动A B C D 5.公元前600年左右,在雅典市场上,一位诗人声泪俱下地朗诵:“起来,到萨拉米斯岛去,为了这美丽可爱的岛屿,为了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战斗吧!”这位诗人是()A 荷马B 梭伦C 克里斯提尼D 伯利克里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

3、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 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 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 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7.雅典执政官梭伦非常重视发挥公民大会的作用。下列有关梭伦执政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B 是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C 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D 能决定战争等国家大事8.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有( )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反对农民战争,要求人民服从政府 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冲击了天主教的统治 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A B C D 9.“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

4、”该诗赞扬的是( )A 商鞅变法B 孝文帝改革C 王安石变法D 戊戌变法10.庆历新政夭折后,王安石曾呈送长达万言的言事书给谁,倡导变法( )A 宋太宗B 宋仁宗C 宋神宗D 宋哲宗11.范仲淹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予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 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 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军队实力D 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12.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B 促进了德意志语言的发展C 16世纪末取得合

5、法地位D 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13.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内容包括( )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享有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力 准许穆罕默德阿里管辖苏丹 对军队人数、军舰建造等有限制 所有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素丹的批准 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废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A B C D 14.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 B C D 15.下列关于僭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

6、个人独裁统治B 实行于公元前7前5世纪C 僭主在位时一般都实行独裁统治D 僭主政治还鼓励工商业发展16.对王安石均输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A B C D 17.下列符合穆罕默德 阿里农业改革措施的有( )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土地制度和税收改革 发展棉花等经济作物 强调推广改良农具 兴修水利A B C D 18.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 青苗法B 均输法C 免役法D 市易法19.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

7、在( )A 新思潮涌动B 农奴起义不断C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D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20.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A 遗嘱法B 财产等级制度C 解负令D 建立“四百人会议”21.下列属于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的影响的是()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A B C D 22.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最主要体现在( )A 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B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C 农民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D 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2

8、3.王安石变法期间,必须轮班为官府充役的河南农民田二得以回乡务农主要得益于()A 青苗法B 募役法C 差役法D 均输法2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与唐代的“庸”相似的是()A 青苗法B 募役法C 方田均税法D 市易法25.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 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D 缺乏民主传统26.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 阶级矛盾B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 民族矛盾D 鲜卑族内部矛盾27.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

9、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 “弱者,道之用”C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28.雅典卫城的雕像中刻着这样的诗句:“狄腓卢斯之子安塞密翁献这个像给神他已经变日佣级(收入不及200麦斗者,因他们靠打工为生,故称“日佣级”)为骑士级(收入300麦斗以上者)。”这种转变体现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A “解负令”的颁布B 废除“六一汉”制度C 按财产划分等级D 机构改革29.对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评价是 ( )A 弊大于利B 利大于弊C 利弊相当D 有利无弊30.下图是汉族儒生崔浩,是北魏的辅国元老,官至司徒这位汉

10、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了()A 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 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C 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D 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蔡泽列传探究思考(1)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说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3)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要改革

11、?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时代特征?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材料二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2)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面对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对民族关系的认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

12、上帝是人和宇宙的造物主,全知全能,至高无上;而人生来有罪,卑微渺小,无足轻重,只有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神和教会,才能求得来世“天国”永生,享受自由和幸福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他们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但丁说,就人所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莎士比亚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材料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

13、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和瓦拉等人认为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上述材料均引自朱寰主编的世界中古史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述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观点,并说明观点对立的背景和性质。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庇西特拉图实行的僭主政治,这说明他实行的是个人独裁,因此B、C两项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的内容与雅典社会的发展无关,D项也可排除。梭伦改革的成果之所以得以保留,是因为它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2.【答案】B【解析】在梭伦改革中,平民的权利有一定扩大,工商业奴隶主已分享了一定的政治权利,因此,他们对梭伦改革是基本赞成的;在梭伦改革中,贵族的利益受损失最多,他们对梭伦改革持完全反对的态度;至于外邦奴隶,他们根本没有丝毫的政治权利,更谈不上对梭伦改革说三道四。3.【答案】C【解析】教皇组织十字军东征,名义上是反对异教徒对基督教“圣地”与信徒的蹂躏,实际上是为了扩张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