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34642763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威一中2019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1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

2、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3.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4.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B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C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D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5.管子小匡认

3、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信息旨在说明A商业的发展可以为国家提供财富 B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C商业活动有利于各地经济的联系 D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迅速6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同等、相等)南翔”。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比为无赖蚕食,稍稍徙避,而镇衰落”。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A徽商的兴盛与市镇的发展相辅相成 B政府对待商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C徽商的经营范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D地方官府的态度决定了商业环境7.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

4、里不鬻(卖)”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导致史学界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8.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 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1519年麦哲伦进

5、行环球航行时,船队共5艘船,280名船员,总计费用830多万马拉维迪(当时的西班牙货币单位)。庞大的费用私人难以募集,而西班牙国王投资占75%。这反映出的实质是A官方支持是进行海外探险的重要条件 B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规模非常大C社会经济发展使欧洲王室财富大增 D追求贵金属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10.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

6、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1.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处办事处所组成。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A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贸易公司 B荷兰的工业发达,基础雄厚C商业资本是推动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D荷兰垄断了当时的世界贸易12.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

7、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驰13.“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14.“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

8、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15. 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敦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A英国

9、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16.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17.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

10、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18.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19. 1956年7月,陈云指出:“有的同志说,资本主义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大范围不合理

11、,但小范围合理,我们现在是大范围合理,小范围不合理。这句话,我觉得有点道理。”由此可见,陈云A认为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 B. 充分肯定“三大改造”成就C否定了当时的计划经济政策 D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20.阅读下列19782006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197897%0%3%198547%19%34%199030%25%45%20064.63%0%95.37%A.政府停止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带动作用

12、21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的特点22.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这表明A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 B民主观念并不为大众所接受C预备立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 D大公报具有进步政治倾向23.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

13、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4.“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到了1939年,国民收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1929年6月。来自商业社会本身的抵制,在没能获得全面复原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材料表明新政A无法彻底恢复美国经济 B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C严重阻碍了美国的社会再生产 D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25.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这表明当时的美国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B减少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C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 D增加了国有经济的比重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26. 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