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40919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公开DOC·毕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号:2009214134分类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院 系:中 文 系 专 业 班 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09级1班学 生 姓 名: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提 交 时 间:2011年5月 浅析王安忆米妮中米妮形象及悲剧根源 (安康学院中文系,陕西 安康,725000)摘 要 王安忆笔下塑造了一大批“真我”缺失的女性形象,他们为感情全然不顾其他,他们命运可悲,但是显示着强悍的自然力量。米妮中女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女性。米妮的孤独感,情爱婚姻的虚无以及命运的不可抗拒,悲剧意识,成为这部小说的情感基调。通过探讨这些悲剧的成因,用女性特有的执着

2、和敏感,为现代女性的地位、爱情婚姻带来新的思考。关键词 王安忆 米妮 孤独 命运悲剧 真我 自然力量米妮写于1990年,米妮这一“新女性”形象一反传统的被动从属地位,与男性一起成为两性欢娱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她有情有欲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米妮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堕落的故事。米妮是一个普通的上海知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在北皖工作的上海男孩阿康,于是引出了一个情感纠葛与生活波折的故事。一切都好像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阿康走上了偷窃的道路,走进了监狱,米妮也走上了偷窃的道路,随着时代变迁,他们由安徽的小城回到了大上海,这一对“扒手”夫妻又成了皮条客与卖淫女。他们聪明、精明、刁钻、冷漠、对金钱的渴望,对

3、情与欲的追求,他们的成与败,都在王安忆对人物心理、行为及语言的细腻刻画与看似平淡幽默冷峻的笔调中呈现给读者。一、米妮形象分析1、漂泊的孤独者米妮、妙妙、我爱比尔在王安忆的创作中非常特殊,他们全是描写一个女孩的堕落的过程。米妮在“文革”中经历了童年,少年在刚刚渴望知识的时候,文化被践踏了。在刚刚踏上社会需要理想的时代,一切崇高的东西就变得荒谬可笑了。荒谬的时代切断了真善美之根的正常延伸,将他们散落在贫瘠的土地上,使他们在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成了弃儿。“米妮”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只是大的环境,王安忆进而又将米妮同家庭的关系切割开来,1960年米妮那时八岁,米妮的父母在这个困难时期放下了哥哥姐姐及自己转身

4、去了香港,唯一的联系就是不断寄来的钱和千篇一律的问候平安信。这使得从小在她的内心就对家的感情寡淡如水,并且充满了隔阂与排斥。米妮就像漂浮在空中的一片羽毛,没有来路,也无归途。这种负面的淡化与退隐更加使主人公处于一种无根的悬浮状态,他们缺少来自现实生活的爱和关怀,看似无牵无挂,自由无比,但却永远孤独永远流浪。米妮从小生活在这个家里,哥哥是让她敬畏的,哥哥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最受父母器重和喜欢的孩子,米妮从不敢和哥哥有什么争执。姐姐性情极其平淡,从没有一个同学上门找他来玩。家里还有一个阿婆,但他们天生好像一对死对头,如同水和火谁也不会容下谁。阿婆因为年老脾气喜怒无常,没有耐心。米妮和姐姐吵架那么姐姐

5、一定会让着自己,一旦和阿婆有矛盾,那将会吵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在米妮和阿康后来离婚返回家时是她俩吵得最凶的时刻。阿婆骂米妮长的太丑男人才不会要她,米妮也不甘示弱用尖酸刻薄的话回击阿婆。童年对与每个孩子讲应该是充满欢声与笑语的美好时代,而米妮却恰恰拥有了这段只有孤独和冷漠的冰冷童年。从小开始就是一个漂泊的孤独者,家庭的缺失意味着米妮的成长和生存现实的悲剧情景,现实将她推入孤独的的境地,要么随波逐流,空洞庸常的生活,要么孤军奋斗,争取未来。米妮偶然的邂逅阿康并为他所吸引后,这次相遇就好像是道分水岭,将米妮的命运彻底的改变了。从与阿康相识相爱,到阿康因偷窃被捕,到米妮也因此靠偷窃养活自己和阿康的孩子,

6、再到结识皮条客平头到彻底堕落成妓女、皮条客也参与组织卖淫。米妮进入了一个丑陋、卑鄙、毫无廉耻的罪恶世界。米妮为了阿康,死皮赖脸的在阿康家,千里迢迢的背着孩子去探监,为了生活学着当扒手。米妮很大胆的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想将自己从那个毫无亲情与温暖的家里解救处出来。在遇到自己一见钟情的阿康之后,她很小心翼翼的去爱护他。为此她毫无考虑的就要和阿康结婚。或许婚姻使米妮觉得能真正的拥有幸福,这也是周围许多的女性所设想的前途,又是她本人的梦幻。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并且和他结婚,拥有一个好丈夫,或者找一个“保护神”就可以摆脱孤独开创自己的未来。米妮始终对阿康保持着一颗温暖的心。然而,这仅仅是自己所幻想的阿康。最终

7、阿康对她的背叛与冷漠,使米妮心灰意冷,悲痛万分。在阿康和自己离婚后,阿康一方面和她保持着从前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她和几个同伙一起进行性的往来。米妮对这样的情况暂时觉得非常荒唐,但她对这种错综复杂的性关系很快就适应了下来。因为她无法忍受和阿康离婚后的孤独,她承受不住没有爱情的生活,更承受不了孤独的日子得不到爱的女人是孤独的,米妮因此更加的孤独。有一次当一个伙伴被抓进监狱时,平头担心他们伙伴中的卖淫女孩子向警察告发,便让米妮到蚌埠躲一段时间。她在蚌埠的旅店住到第三天,实在不能忍受内心地孤寂,去轮船码头勾引了一个男子到旅店。由此看来,米妮对性的依托多半也是由于怕孤独,甚至为了解脱寂寞。米妮的孤独来

8、自于她失落的爱情,这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米妮和阿康与他人的隔阂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从小就潜伏在他们的心底,成长在他们的生活里。在米妮的父母去了香港发展事业,把她和姐姐哥哥托付给了阿婆,但作为孙女的米妮并不感激阿婆,反而插队回来之后,为了从阿婆那儿夺取一点在香港的父母寄来的生活费和她争执不休。和阿康离婚后米妮再一次回到家时,阿婆不但责骂孙女,还硬和米妮要水电房费。阿康从小爱干净,表面上很乖巧因此大家都亲昵的称他为“小姑娘”但实际上他在其他孩子的背后操纵捣乱,在家里乱藏东西,看到父母焦急就暗暗自喜。后来藏东西发展为偷钱,他不诚实的一面造成了父母、老师和他之间的隔阂。和米妮结婚后

9、阿康的“不诚实”还影响到了他们的婚姻,他们的婚姻中的阴影与放纵还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儿子。面对扑来的孤独,米妮做出唯一的努力,只能是“建立关系”像蜘蛛一样努力结网,在网中确立自身的位置并通过网络达成与同类的联系。对爱情欲念投入最多但最后这一切关系都破裂后,“米妮”依旧归处于深刻的孤独中。2、活泼、单纯的痛苦者小说开头写米妮和一群女孩子从插队回乡结伴而行的路途上,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米妮说笑话的本领当然是最优秀的。第一,她肚子里面有无穷的笑话。第二,她可以无穷无尽的重复某一个笑话而新意迭出。甚至当她不说话而只说些平常的话时,依然有一种引人发笑的意味。米妮给这插队暗淡的生活带来了乐天的精神,这种始终能

10、把大家逗乐的女孩,其天性也是一个快乐的天使。阿康对米妮来说就是一见钟情。对爱情保持着开放姿态的她不管阿康怎么想,很坦然的表达自我:“阿康,我要跟你在一起,无论你要我最什么我都可以的。” “不管牛喜欢不喜欢我,我反正喜欢你了。”“阿康,反正我不让你甩我,随便你怎么想。”米妮爱阿康,他不与家里任何人商量就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即使阿婆与她断绝关系也在所不惜。她可以不要任何婚约,也不计较仅与她一起过了六天的阿康的不辞而别,甚至愿意阿康是个罪犯。她根本没有把这一切看作是阿康的自私和不负责任,却坚强的自我解决生计,生下阿康和她的孩子。阿康住监的日子,她和儿子孤苦伶仃,但从来不绝望,每天都算着阿康出狱的日子

11、。米妮也做过的一段偷盗的行当,而这偷盗也正源于她不屈服的性格。他不愿屈服于阿康的父母,也不愿去理解她,她没有因此而放弃生存的希望。在她看来,只要阿康在,无论天涯海角他就什么也不怕了。虽说爱情使人性得以升华,但是爱情只是婚姻生活的一部分,她对爱情的单纯认识让他们走进婚姻的现实中,最终有许多难以面对的生活琐事。日复一日的地生活总会处于一种单调、平淡的状态而缺乏激情。而平淡的生活中最可以磨平人身上的棱角。由于阿康的越轨,两人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米妮在后来和阿康的接触中,明知道阿康不是曾经的阿康,然而她却置于自己浑浑噩噩的迷蒙心境中。直至平头的出现,她本应大喝一声,毅然而决然地告别往昔,挽救泥淖的自我

12、。可她最终还是陷落了进去。每个女孩都希望和自己深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快乐的过一辈子。可是在米妮辛苦的等待换来是阿康对她的背叛后,她的热情在一瞬间全部成为成了痛苦。米妮对接下来的生活开始了游戏般的方式。他们离婚后,米妮开始放纵自己,用身体来换取让自己快乐的生活。她抱着像玩一样的心情一边享受着豪华的客房,一边投入自己的“生意”还和阿康、平头和睦相处。米妮对爱情的幻想破灭之后,她彻底的脱离了道德的轨道,将自己身心深深放在性游戏的海洋中。不仅米妮如此,阿康、平头、卖身女们甚至米妮的儿子查理通通都是在这游戏的罗网中自得其乐,互为依存。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不存在世间的伦理与道德等正统的价值观念,向着他们的乌托

13、邦世界狂奔。与其说这是一种对阿康的报复,或者是接受阿康对她的歉意,倒不如说她在感情之火熄灭之后,难耐孤独自甘堕落与沉沦。他们彼此当着彼此的面鬼混,虽然儿子查理的堕落曾引起她一时的罪恶感,但很快接受了这个事情。单纯的米妮已经不在了,现在的米妮痛苦已经深深在她的心里扎根,她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也没办法回去了。二、面对爱情,渴求与幻灭的交织米妮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她的冲动,她的激情,她为爱情一片痴情。她一直在等待,她一直在坚守,她爱阿康,原谅他的一切的错误,妥协他的一切话语,她经不起阿康的精心的温柔,他每一次小小的亲昵,都会让她感动的忘记他一切的过失。或许,这叫放纵,或许这叫爱,她也必将承担一切后果。

14、米妮将自己的理想交予了想象中的“爱情。”她靠男性的话语,行为进行自我幻想,自我陶醉。米妮总是抓住任何蛛丝马迹臆想阿康对她的爱,直到入狱前夕,她还蒙在鼓里,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她以自己为中心,难以认清现实。阿康由于不具备她所设想的意义而根本不可能帮米妮实现自己的梦想,米妮一步步滑下命运的深渊。米妮面对爱情生活都是复杂的,她是一个寻找快乐的人。阿康之于米妮,象征着“快乐的源泉”这遮蔽了阿康真实的自私、阴暗,当现实真相揭开一角时,阿康和米妮的小姐妹通奸,米妮受了想象的欺骗决然离婚,这却并不等于她最终抛弃了梦想和阿康的旧情复燃就是一个证明。之后,顺着阿康设置的陷阱一步步下滑也无不与她对阿康的自我想象有关

15、,她并非不知道阿康的心思,却以自己的肉体的堕落进行着对他的报复,这种报复实质上是源于她对阿康割舍不掉的爱,她过于执着的要从阿康那里寻找快乐,也因此更加义无反顾的走向堕落。在她堕落的过程中同时也有非理性的因素,一部分是盲从,一部分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她对这种淫乱的生活并没有抗拒的心理,却附就而下,不做反抗,她的盲从使这个过程自然而然,源自于生命本体的欲望冲动也让她无法清醒。她第一次和平头在一起时“他使米妮的内心充满了渴望。”米妮本是一个性情至纯至真的女孩,可同时也是“最没有教育、最无理智、最无觉悟、最无自知之明和自制能力的人,”他们的破坏力足够将自己破坏殆尽。爱与恨、梦想与现实、理性与非理性的纠缠冲突终于将她吞噬。米妮葬送爱情,背叛身体,走向堕落,平头带给她的激情还带给她一丝心疼与安慰,她本无错,阿康让她一错再错,可悲的米妮,纯纯的坚贞的执着的爱,衍化成是一个泛滥的肉体的世俗的恶心的情欲。她的这几个患难的朋友相继入狱的时候,她感到了恐怖。天无绝人之路,他的母亲在香港要她去,米妮喜出望外,可是这时候刚刚再次如入狱的阿康供出了米妮,小说这就结束了。米妮对阿康的这份爱情是深入到骨髓里头的,她的执着坚守换来的是一份破灭的爱情果。米妮的阿康与平头,无一不是魔鬼把米妮带向了人间地狱。虽然男性在文本中没有受到什么尊重,他们在同女性交往时,寻求的只是性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